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前沿拓展: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

不可以。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并且這種計稅辦法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每一個納稅人只允許采用一次。 無論代扣代繳義務人是否在會計上已經一次性計提,在計算全年一次性獎金時,只允許對實際發放當中的一次選擇適用,在不同月份再次發放的年終獎應并入發放當月的工資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上述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它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2021年馬上就要結束了,但**到目前也沒有要延長獎金稅的公告,所以從2022年開始你所發的年終獎都要歸入綜合所得計算個稅。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工資越高,獎金越多繳納的個稅也就越多。

下面通過我制作的2022年個稅計算表,測算下2022年拿到年終獎當月以及后續每月應繳納的個稅。

先講二個基礎知識,個稅扣除分二種:

一:專項扣除五險一金,以上海為例:個人養老保險8%,個人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合并2%,個人失業保險0.5%,合計個人社保稅前可以扣除10.5%,再扣除個人公積金7%。

二:專項扣除六項,子女教育扣除1000/月(子女滿三周歲后),贍養老人扣除2000/月(父母滿60周歲后),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二選一扣除1000元/月,繼續教育400元/月(學歷或證書取得當年扣除3600),大病醫療一般在個稅匯算清繳時計算。

如果你的工資固定,除了工資以外你沒有其他額外收入,2022年之前計算個稅時一般情況下你的工資和獎金是分開的,所以獎金按照獎金稅計算,工資按照個稅計算。但是2022年獎金并入綜合所得后,如果還是按照月稅率計算個稅,就會導致每月計算的個稅與全年個稅綜合所得計算的個稅不一致!

按月稅率計算舉例如下:

假設你的月工資為2萬,年終獎4萬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社保繳費基數為21000(可以通過支付寶三金賬單查詢,比如公積金是2940元,社保繳費基數2940/0.14=21000)另外社保與公積金的最低基數不一樣,所以有些人社保和公積金基數是不一致的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專項扣除有子女教育1000,贍養老人2000,住房貸款利息1000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按月稅率計算個稅如下,1月把獎金并入綜合所得后,需要繳納4171.25元的個稅。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與2021年同樣的工資和獎金用月稅率計算后,2022年要比2021年多繳納3048.75元個稅。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細心的你可能已經發現,獎金并入綜合所得后再使用月稅率計算,1月的個稅明顯偏高異常,所以接下來我們使用年稅率重新計算個稅!

第二個月的工資累計數等于當月工資加上前一個月的累計數。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社保和公積金每月累加,專項附加扣除也是每月累加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同樣的工資和獎金,使用年稅率計算后發現,適用稅率從3月開始升檔變成10%,隨著稅率的升檔,個稅除1月因發獎金計稅基礎較高外,其他月的固定工資,從3月開始個稅都是732.5元。年累計個稅8270比按月稅率計算少了1648.75!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與2021年同樣的工資和獎金用年稅率計算后發現,2022年要比2021年多繳納1400元個稅,使用年稅率后2023年做2022年個稅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出現多退少補的情況!(對比按月稅率計算要少1648.75)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年終獎個稅計算表格)

以上就是本次我制作的2022年個稅計算模板,使用模板時只修改黃**域,其他顏**域的公式不要修改!

公眾號:財稅Excel筆記

拓展知識: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

年終獎個稅可以按照年綜合所得來計算個人所得稅的。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在用應納所得額來乘以稅率。年綜合所得不足6萬元的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擴展資料: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

(一)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三)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四)納稅人申請退稅。

納稅人申請退稅,應當提供其在**境內開設的銀行賬戶,并在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

匯算清繳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

在2021年12月31日前,計稅方式有兩種選擇:

1、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是企業為了獎勵員工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而設置的獎勵。企業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一般是以時間來衡量的,需要你為企業工作滿一年或以上的時間。在此基礎上,通常還要考核個人或團隊的工作績效,靈活調整年終獎金。

擴展資料

1、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終獎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稅計算表(一般月份,年終獎)

根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的規定: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8497364.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贺兰县| 芮城县| 额济纳旗| 博湖县| 察哈| 临沭县| 区。| 横山县| 株洲市| 盐源县| 常德市| 吴桥县| 宜昌市| 万山特区| 中宁县| 共和县| 田阳县| 格尔木市| 高陵县| 临高县| 山阴县| 遂平县| 安远县| 莎车县| 贵溪市| 呼和浩特市| 宜兰县| 丹东市| 措勤县| 土默特右旗| 张家口市| 潮州市| 武川县| 巧家县| 疏附县| 五台县| 黄浦区| 庄河市| 海安县|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