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哪些區(南京有哪些區 有幾個區哪幾個縣)
前沿拓展:
南京有哪些區
南京江寧區的大學
(1)部屬高校有五所:南京航天航空大學、**藥科大學、河海大學、金陵協和神學院。
(2)省屬高校有五所:**傳媒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工程學院、江蘇經貿學院、南京交通技術學院、江蘇海事學院。
(3)市屬高校有兩所:南京曉莊學院、金陵科技學院。
河海大學師資力量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3535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540名,博士生導師596名;現有院士4人(其中外籍院士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53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0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名,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計劃培養對象逾300人次。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河海大學
地名是地域文化歷史的符號與烙印,對于南京來說,各區區名充分彰顯了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
1955年8月,除了當時的“中山陵區”外,南京其余一至十區依次改名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燕子磯區、棲霞區、雨花臺區,另有江寧、句容、六合、江浦四縣。經過幾次行政區劃變革,最終形成如今11個市轄區和1個國家級新區。
這些區名背后藏著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鼓樓區
鼓樓(圖自圖蟲網)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南京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城樓因戰火被毀,到了清代僅剩下下層城闕。康熙南巡時曾在此登臨四望,地方官員在城闕上樹碑建樓,并更名為“碑樓”,故而鼓樓有“明鼓清碑”之稱。
鼓樓是舊時南京城的報時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務、京師迎王、接詔書、選妃等重大慶典的重要建筑,是**古代官式磚構建筑的代表之一。
鼓樓區因鼓樓而得名,2013年2月,原鼓樓區、下關區撤銷,成為如今的鼓樓區。
玄武區
玄武湖(圖自圖蟲網)
玄武區區名源于轄區內著名旅游景點玄武湖。
玄武湖最古老的名稱是桑泊,自秦朝起數易其名,細數下來多達19個。
公元446年,南朝宋文帝劉裕將玄武湖建為皇家園林湖泊。古人慣以朱雀指代南方、玄武指代北方、白虎指代西方、青龍指代東方,由于該湖位于城北,便根據都城四神布局的需要,以“玄武”命名。
1955年8月由第一區改稱玄武區后,曾短暫改稱要武區,后復稱玄武區至今。
秦淮區
秦淮河(圖自圖蟲網)
十里秦淮蜿蜒曲折,滋養著兩岸的人們,秦淮區因此得名。
秦淮河古稱淮水,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路過秣陵(南京),見此地“王氣”氤氳不去。為了保住秦朝千秋萬世的江山,下令在今南京東南的方山一帶鑿開長壟,以泄金陵王氣,因稱“秦淮河”。
唐朝詩人杜牧夜泊秦淮,觸景生情,寫下名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恨,隔江猶唱**花。”
從此,秦淮之名方盛于天下。
建鄴區
建鄴南京眼(圖自圖蟲網)
金陵虎踞龍蟠,乃帝王之州,“建鄴”源自于南京古地名。
漢建安十七年(212),東吳孫權胸懷遠大政治抱負,改秣陵(今南京)為建業,取“建立帝王大業”之意。
晉武帝司馬炎發兵六路大舉伐吳后,為削弱建業政治地位,先將其改稱為秣陵,后將之分割成幾塊,分而治之,秦淮河以北稱建鄴,秦淮河以南稱秣陵。
2002年,南京市進行區劃調整,建鄴退出老城,進軍河西,成為南京河西新城的主體。
棲霞區
棲霞寺(圖自圖蟲網)
因境內有“金陵第一明秀山”棲霞山,故名棲霞區。
棲霞山原名攝山,其美不勝收的自然勝景,讓諸多古代名賢高士贊不絕口。
南朝劉宋至蕭齊時期著名隱士明僧紹,就曾隱居于攝山,甘于淡泊、不圖富貴。當時的皇帝多次下詔征他任官,但他始終拒絕。
明僧紹去世后,根據其遺言捐出在攝山的住宅“棲霞精舍”作為寺院,即棲霞寺前身,攝山也因此更名棲霞山。
1955年后,棲霞區幾經合并分設,并最終延續至今。
雨花臺區
雨花臺(圖自圖蟲網)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韻,一部青史鑄千秋圣臺。雨花臺區一稱出自紅色旅游勝地雨花臺風景名勝區。
雨花臺位于中華門外1公里處,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三國東吳時,這里又叫做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
南朝時期佛教盛行,相傳高僧云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說法,虔誠所致,感動天神,落花如雨,故名雨花臺。
如今的雨花臺區轄雨花、鐵心橋、板橋、西善橋、賽虹橋、梅山、古雄7個街道。
江寧區
江寧百家湖鳳凰臺(圖自圖蟲網)
江寧也是南京的舊稱之一。
“江寧”作為縣名出現,始于西晉,寓意為“江外無事,寧靜于此”。這之后,江寧縣屢廢屢立,“江寧”這個縣名前后使用了1400多年,并最終沿用下來。
新**成立后,江寧縣曾兩度劃屬鎮江專區,1971年3月重新劃歸南京市。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立南京市江寧區。
浦口區
浦口鐵路線(圖自圖蟲網)
浦口區位于南京市西北部、長江北岸。據清光緒《江浦埤乘》記載:“浦口……元時為浦子市,又稱浦子口,清代始稱浦口鎮。”區名由此而來。
2002年4月,由原浦口區與江浦縣合并設立新的浦口區。
六合區
六合水衫林(圖自圖蟲網)
六合古稱棠邑,處“吳頭楚尾”之地,戰略位置重要,明時即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
隋開皇四年(584年),因境內定山有寒山、獅子、石人、雙雞、芙蓉和妙高峰六峰,峰連環合,而稱“六合山”,縣因山名,六合縣名自此始。
溧水區
溧水天生橋(圖自圖蟲網)
溧水區因溧水(古稱瀨水,吳語中“瀨”、“溧”兩字音近)得名。
公元591年,隋大將宇文述將溧陽縣的西部和古丹陽縣的東部劃出來新建立了一個縣,即溧水縣。《太平寰宇記》曾記載:“溧水西自溧水縣界流入。”
2013年2月,溧水撤縣立區。
高淳區
高淳椏溪國際慢城(圖自圖蟲網)
高淳區鎮守南京南大門,是有著“日出斗金、日落斗銀”美譽的江南魚米之鄉。
高淳原為鎮名,所指為今淳溪鎮。南宋詩人范成大曾在《高淳道中》寫道:“路入高淳麥更深,草泥沾潤馬駸駸。雨歸隴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滲金。”
明弘治四年(1491),高淳割溧水西南7鄉單獨置縣,初擬淳化,后明孝宗欽定高淳。
至于“高淳”地名的本意,一般人們比較認同“居住湖濱高阜,民性淳厚”的解釋。另有一說是山下有一條叫淳溪的溪流,故取“高阜”與“淳溪”首字命名。還有人認為“淳”為三點水加個“享”字,表示“享丹陽、固城、石臼三湖環抱之福”。
江北新區
江北新區市民中心(圖自圖蟲網)
2015年6月27日,國務院批復設立江北新區,是全國第13個、江蘇省首個國家級新區。這里承擔著國家賦予的“三區一平臺”戰略使命,肩負著全省創新策源地、引領區和重要增長極的重任。一個“新”字,意味著告別因循守舊與披荊斬棘,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來源: 方志江蘇、江蘇年鑒
本文部分圖文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聯系zhangcheng@jmtad.com,我們將在24小時內處理。
拓展知識:
南京有哪些區
南京有11個區。
南京下轄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浦口區、棲霞區、雨花臺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11個市轄區,在江北新區還設有一個經濟功能區。
南京是**東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游城市。
南京地點:
南京位于**東部,長江下游中段,是南京經濟區的省會城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1° 14′至32° 37′,東經118° 22′至119° 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 02 ' 38 ",東經118° 46 ' 43 ",總面積6587.02平方公里。2019年建成區面積823平方公里,2020年建成區面積868.28平方公里。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749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