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怎么報銷(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2022年)
前沿拓展:
農村合作醫療怎么報銷
法律分析:外地就醫的農村合作醫療在參合地醫保申請批準后可以報銷。在外地住院就醫時,需要先向參合地醫保提出申請,批準了以后可以報銷,否則參合地是不給報銷的。參保地批準以后帶上住院的病歷、住院的**、費用清單、疾病診斷書、出院的小結、身份證、戶口本和合作醫療本及轉院的手續這些資料到指定的報銷醫院的醫保結算窗口進行報銷。
法律依據:《中華****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不支付工傷、第三方侵權造成的意外傷害醫療費用,因為本人意愿或者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意外傷害的治療費用,按照疾病醫療相同的報銷比例報銷。
《中華****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村合作醫療項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03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到2010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目前全國各市縣鎮地方已全部落實到地方,每個年度參保的老百姓都可以用享受到新農合醫療。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一、到底哪些項目可以報銷?
報銷的費用項目是:
1、床位費,(鄉鎮衛生院最高12元/天,市級及市級以上醫療機構最高15元/天);
2、藥品費(藥品使用范圍執行省規定的藥物目錄);
3、檢查費(檢查、化驗等,限額600元);4、治療費(300元以內按實結算,300元以上部分按50%納入報銷范圍);
5、手術費(按規定收費標準執行);
6、輸血費(手術或搶救,每次住院最高限額500元);
7、材料費(每次住院最高限額2000元);8、各種腫瘤患者的放、化療及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門診費用,視同住院費用進行補償。
二、報銷的比例是多少?
剔除不可報銷費用后,可報費用根據就診醫療機構級別的不同相應打折:本市鄉鎮衛生院100%,本市市級醫院90%,市外80%,無轉診證明60%。折后費用實行分段按比例結算: 4000元以內報銷45%;4001-8000元報銷55%;8001-12000元報銷65%;12001-20000元報銷75%;20000元以上報銷80%。每人每年最高補償金額不超過3萬元。
三、醫藥費用報銷需要哪些材料?有哪些手續和程序?
(一)所需材料為: 1、住院**原件;2、出院記錄;3、醫藥費用清單或醫囑單(由就診醫院提供);4、本人身份證明(身份證復印件或戶籍證明);5、其他(轉診證明、打工地證明等)。
(二)手續和程序 患者在市內就診,直接在各定點醫療機構結算住院費用;轉市外的住院費用,在1個月內將上述材料交本鄉鎮衛生院(合管所)經辦人員辦理結報手續,經初審后,由鄉鎮集中送交市醫保處結算。
四、住院是否需要辦理批準或登記手續?如何辦理? 參合人員在本市各定點醫療服務機構(衛生院)住院治療不需辦理任何手續。但因病情需要轉市外就診治療的,由經治醫生填寫病情診斷,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批。報市合管辦備查。急診在十日內按規定程序補辦。
五、外出打工人員的醫藥費如何報銷? 外出打工者住院治療,除需提供住院**、出院記錄、醫藥費用清單(或醫囑單)、身份證明外,還需提供打工地的打工證明材料(可由打工所在地的居委會或工廠等單位提供)。否則,按無轉診證明比例結算。
六、參加合作醫療人員醫藥費報銷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市**有關文件規定,本年度合作醫療籌資繳費時間截至年底12月25日,參合人員在2本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住院藥費用可以按規定范圍和標準給予報銷。當年度的醫藥費用必須在次年2月底前全部結清,逾期將不再受理。
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使用和監督? 全市農民繳納的費用及**補貼費用全部存入市財政,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農民住院醫藥費用經鄉鎮審核后,報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管理處結算。市合管辦(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將對整個醫藥費報銷實施全過程的監督,確保規范有序進行。所有醫藥費用及結報金額都要在鄉鎮**或衛生院的醒目位置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讓百姓明白。
另外還有實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撥打社保局電話:12333
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喜歡的朋友點個贊加收藏,謝謝!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749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