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養老保險最新政策(北京市養老保險)
前沿拓展:
北京養老保險最新政策
互聯網保險購買決策平臺-多保魚保險網是一個保險購買決策平臺,提供意外險、健康險、醫療險、人壽險、重疾險評測、攻略、百科、問答知識,幫助用戶科學購買合適的保險。學保險知識,選擇互聯網保險購買決策平臺-多保魚保險網。
問:北京市公務員社會養老保險新政策
答:退休工人漲工資新政策
據了解,按照人社部要求,今年總體上調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同時,此次調整,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北京市于去年3月13日曾上調過2015年的養老金標準,彼時調整后,北京市企退人員養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養老金水平提高到3355元/月。這也是北京市連續23次上調養老金。
北京市養老金計算方法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的,符合國家規定辦理退休后有四部分組成:
1、基本養老金:計算方法是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
2、個人帳戶養老金:按被保險人個人帳戶儲存額的1/120計發。
3、過度性養老金:以被保險人1992年年至1997年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998年6月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乘以1%,待退休時再乘以上一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與1997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4、綜合性補貼:按本市現有規定發放的各項價格補貼、生活補貼及過度性補貼。
北京市養老金計算公式
提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額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提前退休年限×2%)+個人帳戶養老金。文件同時規定,在辦理按月領取時,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的,其基本養老金低于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的,按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發給,在辦理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時,男不滿50周歲、女年不滿45周歲的人員,其基本養老金低于最低退職生活費標準的,按退職生活費最低標準發給。
拓展閱讀——北京5年內落實延遲退休政策
退休延遲?
北京市人社局和市發改委聯合公布了《關于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提出要落實國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和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同時要加強對職工退休人員醫療保險繳費參保、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等政策的研究。
規劃提出,北京將做好在京**機關事業單位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服務保障工作。積極參與護理保險試點,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統籌建立兼顧各類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障待遇正常調整機制,適度提高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水平。健全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標準聯動調整機制,適度縮小不同群體之間差距。
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等醫藥服務提供方的監督管理以及對參保人就醫行為的**,遏制不合理費用發生。強化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加大社會保險欺詐行為的打擊力度,健全案件查處移送機制,逐步將企業參加社會保險情況納入誠信體系。
以京津冀為突破口,完善社會保險轉移接續信息系統和業務流程,推動區域內醫療服務資源共建共享。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完善醫療保險信息系統,推進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此外,逐步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完善公務員考核獎懲體系,加大獎勵激勵力度,突出年度獎勵和及時獎勵的導向性。
另一方面,要以增加低收入職工收入、規范分配秩序、縮小分配差距為重點,加強宏觀調控,健全工資決定和增長機制,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進勞動者工資收入穩步增長。推動國有企業負責人與職工之間形成合理的工資收入分配關系,促進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工資增長。
延遲退休將分步走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現在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在建國初期,也就是60年前制定的,當時的人口預期壽命還非常低,現在人口預期壽命大大提高,而且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快。所以無論是從開發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老、醫療基金的持續健康運行,都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而且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發達國家現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是在60—65歲,甚至更高。
他表示,現在人社部已經有了一個延遲退休的方案,但是還要按照相關的程序,今年報經批準以后才能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他也曾介紹,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時會考慮“分步走”。首先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延遲進展
處級**部60歲退休
2015年初中組部和人社部已聯合出臺《關于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明確為充分發揮女領導干部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政機關、**團體中的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的**部,事業單位中擔任**務、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當于正、副處級的**部和具有高級職稱(含正、副高級)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
不過,上述**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如本人申請,也可以在年滿55周歲時自愿退休。
曾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我國已經在試點延遲退休。同時也有專家曾預計,在大規模推行延遲退休時,**部也是相對最好的選擇。因為目前女性退休年齡低,很多人身體能承受得起,遇到的阻力可能相對較小。
重磅消息!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
2022年社會保障待遇標準集中調整方案
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
工傷保險定期待遇等
快來看看
各項待遇標準是如何調整的!
退休人員養老金
調整后的養老金7月底前發放到位
按照國家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市繼續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含退職、退養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
今年的調整將繼續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繼續保持向退休時間早、連續工齡和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加大傾斜力度的調整辦法,使他們更多地享受社會發展成果。
本次調整面向2021年12月31日(含)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退休人員,預計惠及318萬余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并從今年1月份起補發養老金,其中企業退休人員于7月15日就可以領到當月和補發的養老金了。
具體調整辦法如下
↓↓↓
01
定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6元。
02
掛鉤調整基本養老金
(一)與繳費年限掛鉤
今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
?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對于不足整年的余月數,每月增加0.25元。
?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二)與養老金水平掛鉤
按照退休人員2021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以2021年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6250元)為基準線劃分兩檔,6250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6250元(含)以下每人每月增加50元。
同時,為了兼顧公平,對調整前月養老金水平在6250元以上的退休人群,如果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后仍低于6300元的,還將補足到6300元。
王大爺,64歲、繳費年限37年,基本養老金為6255元/月。按照對應標準,應上調20元,與原養老金相加為6275元。但2021年12月養老金低于6250元的人員上漲50元后,部分人員會達到6300元(6250+50),高過王大爺的6275元,所以再對王大爺提高25元,使他達到6300元。在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中,王大爺實際每月增長45元。也就是說,今年調整,王大爺每月共增加192元,調整之后基本養老金為6447元/月。
03
適當向高齡退休人員傾斜
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今年繼續向高齡退休人員適當傾斜,對在2021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辦法進行調整后,再次享受40元至7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
?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
?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
?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在此基礎上,繼續對65歲以上退休人員中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以體現對退休時間早、連續工齡和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進一步傾斜。
04
兩種特殊的調整方式
一是繼續單列調整企業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此次調整仍將按往年辦法,以參加革命工作時間進行調整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35元。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05元。
在上述兩檔標準的調整基礎之上,他們還享受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政策,本次調整合計將普遍增加375元/月至405元/月。
二是保證企業退休**干部、原工商業者調整后不低于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平均水平。按照定額、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和按絕對額增加基本養老金后,企業退休**干部、原工商業者基本養老金低于調整后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足到平均水平。同時,在2021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還享受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政策。
本市機關事業單位2021年12月31日(含)前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也將于7月底前發放到位。
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
北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
人均月增40元
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障水平,結合本市經濟發展情況,經**、市**批準,本市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標準。全市享受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待遇群體,人均每月增加40元,并從今年1月起補發,補發金額與本月養老金于7月15日發放到位。
具體調整標準為:2021年12月31日(含)前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不滿65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37元;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2元。
自2022年1月1日起,新增的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人員,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887元,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802元。新增人員的養老金差額部分,自領取待遇之月起補發。補發金額與本月養老金于7月15日發放到位。
2022年全市享受基礎養老金的平均人數為58.75萬人,享受福利養老金的平均人數為32.10萬人,本次調整惠及90.85萬人。
工傷保險定期待遇
繼續調整工傷人員傷殘津貼和
供養親屬撫恤金
本市自2001年起,對工傷人員和工亡人員供養親屬工傷保險定期待遇逐年進行調整。2022年,本市繼續調整工傷保險定期待遇,調整范圍為2021年12月31日(含)前享受傷殘津貼待遇的工傷人員(不包括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的工亡人員供養親屬。
調整一至四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根據傷殘等級每人每月分別增加:一級傷殘370元,二級傷殘335元,**傷殘305元,四級傷殘275元。
調整供養親屬撫恤金。工亡人員供養親屬撫恤金,每人每月增加170元。
調整五、六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用人單位未安排工作的五、六級工傷人員,用人單位應當為其增加傷殘津貼,每人每月增加額不得低于180元。
工傷人員傷殘津貼和工亡人員供養親屬撫恤金,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生活護理費的調整,待計發基數公布后另行發布。
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沿用去年標準
考慮到**肺炎**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經北京市勞動關系三方共同研究,2022年本市最低工資標準不調整,沿用2021年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全日制從業人員最低工資標準繼續為每月不低于2320元。
?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繼續為不低于25.3元/小時。
?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繼續為不低于59元/小時。
北京市失業保險金平均標準為最低工資標準的90%,2022年,本市失業保險金平均標準保持不變。
一圖幫您算清養老金漲了多少▽▽▽
來源:北京發布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549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