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中醫院網上掛號(江蘇省中醫院網上掛號可以用醫保卡嗎)
前沿拓展:
江蘇省中醫院網上掛號
到官方網站上預約掛號
跨省住院門診
費用直接結算
江蘇省中醫院所有掛號、收費、出入院辦理窗口已全部實現異地就醫結算。 楊甜子 攝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異地就醫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日常需求。要是異地就醫能夠像在“家門口”看病一樣方便,那該多好。現如今,長三角區域的異地就醫真的實現了醫保“一卡通“。
江蘇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已于2017年實現了包括上海、安徽、浙江在內的所有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2019年5月,實現了長三角(與上海)跨省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019年底實現了全省各市與浙江部分試點地區門診直接結算。今年,我省將加快江蘇與浙江各地門診直接結算的準備工作,努力在上半年實現全省各市與浙江各市的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揚子晚報/紫牛**記者 楊甜子
長三角異地就醫 發展“進度條”
2016年,江蘇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門診、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2017年,江蘇實現包括上海、安徽、浙江在內的所有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2018年9月,長三角地區在國內率先試點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徐州、鹽城等8市成為首批試點城市。
2019年6月底,江蘇所有統籌區率先實現與上海門診直接結算。
2019年底,江蘇所有統籌區實現了與浙江部分試點地區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全覆蓋。目前江蘇省正加快推進與浙江各市、安徽的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事例
上海老人在南京住院
住院10天自付500多,報銷不用來回跑
對長三角區域異地就醫發展“進度條”最有體會的,莫過于來自上海的繆女士。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南京工作,父親1999年退休后,便搬到南京和自己同住。“老年人總有一些病痛,原本父親在南京看病的所有花費,我都是自己先墊付醫療費,之后再回到上海進行報銷,報銷時還要帶上包括病歷、**在內的齊全材料,萬一有所缺漏,還得設法補上。異地就醫正式聯網后,明顯方便多了。”繆女士介紹,去年她父親突發腔梗,在江蘇省**醫院住院10天,花了不到2萬元,自付500多元,“竟然不用墊付,很便捷”。
江蘇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蘇是全國較早開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省份,省醫保局成立以來,全力推進長三角跨省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2019年4月初,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啟動了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聯網結算試點工作。
4月11日22時24分,上海市參保患者王先生在江蘇省**醫院急診持卡結算成功,4月13日10時51分,南京參保患者邱女士在上海市肺科醫院刷卡成功,兩位參保人分別成為滬寧兩市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首位患者,標志著南京順利接入長三角跨省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平臺,實現了寧滬兩地互聯互通,雙向結算。患者可直接在定點醫院刷卡結算住院和門診費用,既減輕了墊付資金壓力,又減少了報銷來回跑路和等待周期,極大地方便了兩地參保人異地就醫。
成績
截至2019年底
江蘇跨省聯網定點機構數量達3282家
根據3月3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2019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截至2019年底,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療機構數量為27608家;國家平臺有效備案人數539萬人。基層醫療機構覆蓋范圍持續擴大,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24720家。全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72萬人次,醫療費用648.2億元,基金支付383.2億元。日均直接結算7452人次。次均住院費用2.4萬元,次均基金支付1.4萬元。
截至2019年底,長三角地區全部41個城市已經實現與上海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全覆蓋,累計結算64.6萬人次,涉及醫療總費用14262.2萬元。
長三角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亮眼“成績單”,有一組詳細的數據做支撐。江蘇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全年江蘇全省實現雙向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33.06萬人次,同比增長136.31%;結算醫療費用總額79.83億元,同比增長143.98%。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計上傳跨省備案人員信息33.04萬條,同比增長85.83%。截至2019年底,江蘇跨省聯網定點機構數量達3282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進展
今年上半年
蘇浙異地就醫將實現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記者了解到,蘇浙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工作取得新進展,經過認真調研,兩省醫保部門就門診結算范圍、規則、信息互通、結算辦法等相關工作進行了大量的具體推進工作。去年底江蘇所有統籌區已經率先與浙江省本級、嘉興市、湖州市開通蘇浙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
2019年全年,我省與浙江實現雙向跨省門診直接結算2771人次,結算醫療費用總額54.67萬元,開通長三角門診聯網定點醫療機構3037家。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加快江蘇與浙江各地門診直接結算的工作,上半年將實現全省與浙江各市的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省醫保局出臺規范 提供“就醫指南”
2019年9月,省醫保局專門出臺《江蘇省異地就醫經辦服務規程》,分別就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范圍對象、登記備案、待遇政策、就醫管理以及零星報銷作出明確規范,給有異地就醫需求的人提供了一份“就醫指南”。
四類受益人群
目前,受益異地就醫結算的人群主要包括四大類,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后在參保地設區市外定居并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參保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參保地設區市外長期居住且不遷戶籍的參保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參保地設區市外長期工作的參保人員。異地轉診人員:指經具有轉診資質的醫療機構批準,需要到設區市外醫療機構繼續就醫的參保人員。
備案流程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不是意味著參保人拿著醫保卡就可以直接在異地刷卡看病?異地就醫是按參保地還是就醫地政策報銷?對于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目前市民們最大的疑惑莫過于結算的流程。根據規定,符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四類人員要異地刷卡看病,先要在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進行備案,填寫需要去看病的地方。為了讓患者少跑路,江蘇各設區市將全面推廣微信微業務、**網站、手機APP或基層平臺自助一體機等備案渠道。記者了解到,除原有的經辦服務網點窗口備案、電話傳真備案渠道外,江蘇所有統籌區現在都至少開通一種線上快速辦理途徑。
對外出農民工和外來就業創業人員,在備案時可采取“承諾補充制”先行備案,并承諾在就醫地取得相關材料后及時補充,確保兩類人員離開參保地前及時備案。適時推進“承諾補充制”,即對擬赴外地的農民工、雙創人員等先行備案,在就醫地取得相關材料(如居住證申請回執等)后進行補充,讓他們在離開參保地前完成初始備案。對單位集中組織赴外地工作的人員采取“單位集中備案制”。對已在就醫地工作或居住的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時只要求其提供就醫地居住證明。
結算政策
辦完備案手續后,異地住院怎么結算?相關負責人表示,參保人員跨省就醫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的醫保目錄范圍,參保地的支付政策,這些支付政策包括醫保基金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
拓展知識:
江蘇省中醫院網上掛號
江蘇省中醫院
www.jshtcm.com
界面中間有個預約掛號,進去按照步驟做就可以了。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449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