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歸元寺(武漢歸元寺簡介)
前沿拓展:
武漢歸元寺
武漢歸元寺藏經閣的對聯: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 (記者 丁傲岸 通訊員 周曉亮)不久前,歸元寺北路(西橋路-歸元寺路)工程主體完工并臨時開放通行,為歸元寺片區交通提供便利,獲市民點贊。近日,有市民發現,該路不僅有獨具特色的路名石和極具歸元文化的樹穴設計,路燈也別具一格。12月22日,長江日報記者現場探訪。
歸元寺北路(西橋路-歸元寺路)路燈。記者丁傲岸 攝
記者發現,歸元寺北路(西橋路-歸元寺路)和歸元寺南路(歸元寺路-鸚鵡大道)都采用的這類路燈主體呈黑色,燈桿上端有金**線型裝飾,黑色圓形燈體懸在燈桿頂部“云”形的橫桿上。
漢陽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造型提煉行云流水的意向元素,體現“人生行云流水,生命回歸本真”的禪道,搭配木紋裝飾,極具古典韻味。
“歸元寺北路路燈的外形設計源自**傳統文化,但其內核卻非常現代。”該負責人介紹,該路燈設計中包含4大功能:可實現照明的智能控制和節能管理;預留了5G設備接口和倉位,接入5G設備后可提供信號穩定的**網絡服務;預留了平安城市設備接口和倉位,后期搭載平安城市**設備后可實現實時**及錄像,給城市管理覆蓋一層可靠的安全網;預留了交管設備接口和倉位,設備接入后可實現交通管理。
目前,歸元寺北路和歸元寺南路的路燈僅啟用基本照明功能,其他功能將于日后根據相關實際需要逐步實現。
【編輯:白璐】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拓展知識:
武漢歸元寺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浙江僧人白光、主峰創建歸元寺;在前朝(明朝)王章甫的葵園舊址基礎上建造。
1661年,中院主體建筑大雄寶殿初建,其后經多次維修;現大雄寶殿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
道光年間,南院主體建筑羅漢堂初建;
1852年,南院毀于兵災;
1895年,重建南院,1902年完成;
1922年,歸元寺興建了新閣,藏品豐富;
1935年,太虛法師出訪緬甸,仰光佛**贈予的一尊1噸多重的玉雕釋迦牟尼佛像,今供奉于北院藏經閣。這種佛像在**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別列供于北京和上海。
1983年,歸元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擴展資料:
該寺舊有比較穩定的經濟來源,其經濟實力為(武漢)各寺廟之最,歷代**捐贈過不少田產和山場,供寺廟維修和擴建。每年農歷正月間,羅漢堂門庭若市,七月閱焰口忙不暇接,佛事活動收入頗豐。
寺內常住及掛單僧人總有兩三百人之多,成為近代鄂、豫、湘三省佛教的傳戒中心。年年有定期傳戒,一直持續到1948年
院占地17500多平方米(一說4.67公頃),分為中院、南院、北院三組,有藏經閣、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筑,殿舍200余間。
現由寶通禪寺隆醒**擔任歸元寺方丈。隆醒法師和原主持隆印皆為歸元寺老主持昌明**徒弟,昌明師最后的傳法**隆智為昌明師晚年所收,俗世修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歸元禪寺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武漢歸元寺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96.htm?fr=ala0_1
武漢歸元寺的歷史:
歸元寺座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歸元寺是武漢保留最好的古代寺廟,廟內殿閣巍峨、林木蔥修秀。是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歸元寺始建于清順治年間,名取自佛經“歸元性不二,便利有多門”的“歸元”二字。歸元亦也稱作歸真,即歸于真寂本源,得道成佛。歸元寺分中、南、北三組庭院,有藏經閣,大雄寶殿3個主體建筑物各具特色。
歸元寺以建筑完善、雕塑絕妙、收藏豐碩而聲震佛門。
歸元寺位于武漢漢陽,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筑,占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
北院的藏經樓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佛寺。1935年太虛法師出訪緬甸時,仰光的佛**贈他一尊1噸多重的玉雕釋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這里。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磧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還有兩件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千書寫的“佛”字。“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20厘米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鏡看,筆力挺秀,是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精品。
南院的羅漢堂,至今有200年歷史。歸元寺的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條件。羅漢依“田”字排列,殿堂里盡管安放了500多尊塑像,卻沒有擁擠之感。這種建筑格局既巧妙又合理。
中院大雄寶殿前的韋馱殿內,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朝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武漢歸元寺
1.古長安歸元寺,地處關中腹地–古長安城西二十公里處。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原長安區)王寺街道辦事處五一村(許村),東伴秦阿房宮遺址,西依灃河畔、南見悠悠秦嶺,北臨渭水之濱。歸元寺的“歸元”名稱來自于佛經中“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 據《長安縣志—寺觀志》記載,古長安歸元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余年歷史,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千年古寺。
2.據《長安縣志—寺觀志》記載,古長安歸元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當年唐三藏法師玄奘西行印度求法出長安西門,沿如今的西蘭北路上行;歸來時,順西蘭南路折返。歸元寺即是玄奘法師求法歸來后進入長安城前住錫之最后一站。當地傳說,歸元寺最早為隋代的行宮,楊廣曾來此射獵,唐時改為寺院。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149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