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南門汽車站(蘇州南門汽車站到太倉汽車站時刻表)
前沿拓展:
蘇州南門汽車站
蘇州南門汽車站營業時間:5:10-21:30
民國22年(1933),平望就有汽車客運站了。車站建在十蘇王公路(后稱蘇嘉公路、227省道,現為524國道),平望鎮鶯湖橋北堍。1936年,平南(平望至南潯)公路完工通車;1966年,滬青平(為318國道)公路全線竣工通車;2009年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10余條公交線進站運營,平望汽車客運站正地處318國道、524國道十字交匯處。過往車輛車水馬龍,交通十分繁忙,有江、浙、滬、皖公路交通樞紐之稱。為了緩解路**通擁堵狀況,提升市民的乘車環境,2021年4月18日,運營近一個世紀的平望老汽車客運站,整體搬遷至平望太浦河大橋北堍,離老汽車客運站約5里路程的平望商貿城內。新汽車客運站雖沒有老汽車客運站交通樞紐的氣勢,但市民乘車環境、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新汽車客運站有100多個客運班次,站內同時設有10余條公交線路,繼續發揮著市民出行交通樞紐的作用。
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平望汽車站
俯瞰建設中的平望新汽車站
平望地處蘇州、嘉興兩地中心,自通車后,在平望鎮一南一北,始建汽車客運總站和分站。平望客運總站建在平望鎮西南側,橫跨頔塘河的鶯湖橋北堍。車站十分簡陋,一幢五間,呈四合院建筑的平房緊靠蘇嘉公路西側。車站候車室朝西開啟一小門,門外搭建簡易涼棚,供乘客上下車;南北兩邊間為售票處和站內員工起居用房。車站設一名站長,一名售票員,一名汽車檢修雜工。雖說是總站,也只不過是三四個人的一個小車站。車站西側,沿頔塘河塘路通往梅堰、震澤等地;南面過鶯湖橋便是與盛澤、壇丘交界的“大古鄉”(現為鶯湖、復興、端市、小圩、北萬、同心6個鄉村):東邊毗鄰黎里。車站占盡地理優勢,“鄉腳”頗大,周邊老百姓無論坐船或步行到平望乘車出行十分方便。
平望
汽車客運分站設在離總站相距三余里路,平望鎮北東溪河臨京杭大運河處,平望人稱為東溪河汽車站。東溪河汽車站是蘇州進入平望鎮北首入口處。旅客分站下車,只需步行百米,過長老橋便進入平望鎮老街北前街、北大街;分站西側即是平望鎮東溪河、北河西街。鎮上居民或周邊坐船經運河到平望乘車的旅客都十分方便。分站只是兩間平房,每天由總站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到分站值班,負責售票和旅客上下車檢票等事務工作(抗日戰爭時期車站被毀)。公路客運業務由江蘇省建設廳蘇嘉公路辦事處經營。
20世紀70年代的京杭大運河(平望段)
民國25年(1936)7月,平望通往南潯的平南公路完工通車,是蘇州、吳江通往西南地區的一條交通主干道。路經平望客運站中轉換乘江浙兩地的客流量多了起來。同時,平望汽車站原有江蘇省建設廳蘇嘉公路辦事處經營蘇嘉公路客運業務,則由民營蘇嘉湖汽車公司取得蘇嘉、平南公路專營權。民國25年(1936)7月15日,蘇嘉鐵路筑成通車,平望火車站設在平望鎮西面北草蕩東岸(現平望鎮通運路西端),離平望汽車站不到一里路,每天途經平望有客貨混合列車3班和客車1班。客運火車的開通,在平望轉車換乘公路客運前往各地的旅客日漸增多。平望汽車客運站成為旅客中轉換車前往江、浙、滬、皖各地的中心樞紐。
民國時期的平望汽車站
20世紀50年代,為適應公路客運交通運輸量的不斷增大,在老車站對面,蘇嘉公路東側,南斯港南岸,新建平望新汽車客運站。新車站占地20余畝,建旅客候車大廳、售票廳、辦公樓、汽修車間、職工宿舍等車站輔助設施用房。為確保旅客乘車安全,改善旅客乘車條件,車站南北兩側分別修建車輛進出站專用通道,蓋有旅客上下車擋雨大車棚。客運班次也從新**成立前的日發車不到50班次增至100多班次,并始發平望至蘇州、湖州、嘉興等長途客運線路。新車站無論在規模設施、乘車環境還是日客運量,在當時的吳江全縣都是首屈一指。1966年元旦,平望至上海北站、平望至上海**廣場兩條客運班次線路開通。同年,上海青浦至平望滬青平公路(即318國道)竣工通車,大大縮短了平望與大上海之間的距離和行程時間。
平望南斯港南岸周邊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客車
20世紀70年代,筆者由吳江縣文化館組織,參加上海市總工會舉辦的“上海市戲劇創作講習班”。講習班地點開設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內。上午乘坐平望開往上海**廣場班次車,經兩個多小時車程,至**廣場下車,穿過**中路,便是福州路口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所在地。下午三點左右上課結束,購買上海至平望回程班車,五點半左右就可回到平望。每星期一趟,當天來回,十分方便。不過,20世紀70年代,各鄉鎮的公路交通網絡建設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四通八達,客運交通也沒有如今這樣發達,各鄉鎮很少有直達吳江、蘇州、嘉興、湖州的班車。從蘆墟、黎里、梅堰、震澤、銅羅、桃源等地去吳江、蘇州、嘉興,上海等地辦事,需要先坐車到平望再換車才能前往目的地,車站內總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特別是平望至蘇州南門**橋汽車站,其中途經勝墩站、八坼站、吳江站,而吳江又是縣**所在地,客流量特別大,是最繁忙的一條客運線。除了平望至蘇州始發班車外,大部分都是途經班車,就算每天有幾十個班次車發送至蘇州、吳江,有時還滿足不了旅客的乘車需求。按照車票到達目的地,檢票員會采取先遠后近的原則,優先讓去蘇州的旅客先檢票上車。吳江、八坼暫緩上車的短途旅客,不必擔心走不了,車站會臨時增加區間班車,以直達包車形式將旅客及時送達目的地,不會出現旅客滯留在平望汽車客運站的現象。車站的這種運營管理服務,在當時有限的客運資源條件下,相當合情合理。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客車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大量社會流動人員的外出需求,平望汽車客運站在原址上進行徹底改造擴建。一棟造型別致,六開間,七層樓高的地標性建筑,汽車站辦公大樓十分氣派。車站西大門沿524國道建80余米長的售票大廳及輔助商業用房。售票大廳外墻上面,有費孝通題的“平望汽車站”五個鈦金字,十分耀眼。挑高8米開間,寬敞明亮,近1000平方米的候車大廳,美觀舒適,大廳內服務設施俱全。8個檢票口,可同時為10多輛班次車進站停靠載客服務。車站南側建有近3000平方米的客車停車場和修理車間。新汽車客運站的落成啟用,客運業務不斷擴展延伸,新增至湖北、安徽、河南、浙江、上海、江蘇各省市直達或途經長途客運線100余班次。2009年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同時有10余條公交線進站運營,日客運達300余班次,市民出行便捷,交通十分繁忙。凸顯平望汽車客運站交通樞紐的氣魄。
外墻修繕過的平望老汽車站售票大廳正面
平望老汽車站停車場
平望老汽車站候車大廳
如今,一座陪伴平望老百姓乃至為吳江幾代人提供出行方便,有近90年歷史的平望老汽車客運站,移址曾經風光了近一個世紀的繁華之地。正是土生土長的平望人,86歲的錢祥伯老人所說:“聽說汽車站要搬遷了,真的有點舍不得。”他還記得,父親是蘇州人,小時候過年,父母親總是帶著他從平望汽車站坐車去蘇州奶奶家送團子,買新衣服。經營了20年的車站便民小賣部,曾經為無數旅客提供方便的小店,因車站的搬遷要關門了。小店老板娘不無感嘆:“總有點舍不得啊”!平望老汽車客運站的搬遷,搬不走的是過往記憶,留戀難舍。
干凈整潔的平望新汽車站
本文作者:錢水生
責任編輯:王秋蕾、吳英
技術編輯:吳英
圖片來源:錢水生、館藏及網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征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么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1、請發送至投稿郵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謝謝!
由于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
拓展知識:
蘇州南門汽車站
上面有車站地圖,打開識別一下啦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949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