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齡工資新規定(退休工齡工資新規定百度)
前沿拓展: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能領多少?是很多老人非常關注的話題。對于個人來說,能夠記住的社保繳費信息最主要的是繳費年限,這也是最方便查詢的。養老金能不能按工齡發放呢?說實話,這是可以的。因為目前工齡是計算養老金的一項極其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決定性因素。
養老金待遇中,繳費年限的作用。
參加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根據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領取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其有關養老金待遇是逐漸累積的。
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如果按照100%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由此可見,基礎養老金實際上具有縮小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計算公式中繳費年限的重要性高于繳費基數。
天津市養老金計算公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的余額是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2005年以前是11%。這種積累實際上也是看繳費年限的,不過也跟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有關。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現在是由國家統一公布,2021年是6.69%。2016年以來一直在6%到8%以上。
如果我們參保時間早,相對來說這筆錢的記賬利率可比存銀行的利息劃算。不過,由于過去我們相應的記賬利率比較低,而且養老保險制度不完善,可能現在看起來相對吃虧一些,但是現在參保繳費不會了。
過渡性養老金,這是一種歷史性政策,主要是針對當地建立統賬結合以前的參保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各個地方的計算公式不一樣。
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是針對由于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包含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待遇的一種補償性待遇。
如果是建立個人賬戶以后,參保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建立個人賬戶以前參保繳費或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養老金待遇,是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養老金調整中的繳費年限的作用。退休以后我們的養老金會每年進行調整。調整方式一般分為三部分,歷年來都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掛鉤調整包含了按繳費年限掛鉤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可見繳費年限的作用重要性。其實按養老金水平掛鉤,由于我們的養老金水平中已經體現了繳費年限的作用,所以說繳費年限的作用是雙重的。
重慶市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如果按照工齡計算養老金,需要大家采用相同的繳費基數。
說實話采用相同的繳費基數,對低收入人群來說可能會加大參保負擔,反而會讓很多人停止繳費,享受不到職工養老金。
每繳費一年領取150元的養老金,確實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說北京市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現在是10534元,如果大家統一按照10534元的100%為基數繳費,養老金就差不多每繳費一年領取150元的。
北京市養老金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部分,每繳費一年領取1%,即105.34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每繳費一年能夠積累10,112元,如果是50歲退休,每月可以領取51.86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兩部分相加,是每月領取157.2元。
可是,要繳納多少養老保險費呢?單位職工還好說,每月需要繳納843元左右,剩余部分由單位承擔。靈活就業人員如果按照20%的比例計算每月需要繳納2106.8元。你能負擔得起嗎?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748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