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居簡介(魯迅故居圖片及介紹)
前沿拓展:
來紹興旅游的,恐怕沒有一個不想去魯迅的故居看看的。紹興是魯迅故鄉,1881年9月25日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就出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這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為世人所熟悉的筆名。
魯迅的出生地位于現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241號,在這里,魯迅一直生活到18歲去南京求學,以后魯迅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于此地。1912年至1919年間,魯迅也曾幾次回鄉在此住過。
因魯迅的祖居是八世祖周熊占(1742—1821)在清朝嘉慶年間購地興建的,因此被稱為“周家老臺門”;魯迅的曾高祖一房移出祖居搬到這里,因此也被稱為“周家新臺門”,并世襲綿延。新臺門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為臺門形式布局,前后共六進,占地580平方米。現魯迅故居臨街的兩扇黑漆石庫門系原新臺門的邊門,由魯迅一家于1913年前后經過修繕后獨家進出。
魯迅故居的第一進為臺門斗;穿過臺門斗,隔一小天井,便是第二進為平屋和長廊;走過側門,繞過拐彎處的石欄水井就是第三進五間樓房,是當年魯迅一家的住處,魯迅就出生在這里,樓下西側為魯迅在紹興工作時的臥室。
第四進為兩間南北向的樓房,東首樓下中間用板壁隔開,前半間稱小堂前,后半間是魯迅母親魯瑞的臥室。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房間,后半間是過道。小堂前里方桌、太師椅、條案、茶幾仍按當年的原樣擺放,魯迅童年時代常到此處看書、習字、畫畫。晚上,好學的魯迅總愛在小板桌上纏著祖母給他講水漫金山、貓和老虎的故事。
出第四進經過走廊,相隔一個天井,就是第五進魯迅家的廚房。三眼大灶,一應炊具,展現出周家原有的富庶。廚房北首,隔一狹小天井還有三間平屋這就是第六進。
在第六進中間有門通往百草園,這里原來是新臺門周姓十來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谷。這是魯迅童年的樂園,常來玩耍嬉戲,采桑椹,捉蟋蟀、拔何首烏,夏天納涼,冬日捕鳥雀。魯迅的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已道盡了百草園的斑斕色彩、盎然情趣。
1918年,周氏家族逐漸衰落,才經族人共同商議把這座屋宇連同屋后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屋宇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除重建,百草園的南北兩端雖已改變了面貌,北端修建了花廳,擴建了假山,南端的池塘邊也筑了圍墻。值得慶幸的是魯迅故居包括百草園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樣。解放后,**多次撥款整修,已經逐步恢復了舊觀,原來的家具也多數被找回,并按原樣陳列。
拓展知識:
魯迅故居簡介
魯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由魯迅紀念館演化而來.
紹興魯迅紀念館于1953年1月成立,它是建國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紀念性人物博物館。它以魯迅生平事跡的宣傳教育、魯迅文物資料的征集保護、魯迅思想作品的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對外宣傳教育的一個“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觀,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2002年,紹興**、市**本著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在魯迅紀念館原有基礎上,慎重決策實施《魯迅故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經過幾年來的保護建設和修繕,魯迅故里已初具規模。不僅保持著魯迅當年生活過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還恢復了周家新臺門、壽家臺門、土谷祠、魯迅筆下風情園等一批與魯迅有關的古宅古跡,對存在于整個故里區域范圍內的一般傳統民居建筑,大都修舊如舊。2004年5月,一座以“老房子,新空間”的設計理念建造的富有紹興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現代化展館--紹興魯迅紀念館在魯迅故里落成。
在魯迅故里內可以看到昔日魯迅嬉戲、游玩的周家新臺門、周家老臺門和朱家臺門,追尋魯迅成長中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追憶魯迅作品那字里行間透出的故鄉情結,感受那似乎依然回蕩于屋內似水流年的純真時代,親眼目睹這一**南方獨一無二的居民住宅風格——“紹興臺門”。斑駁的歷史一一再現,庭院深深的老臺門內,一路匯集了多少古老的故事。
現在的魯迅故里已經成為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魯迅祖居,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后的魯迅故里已成為立體解讀**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1988年,魯迅故居(含三味書屋、周家老臺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紀念館被評為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6年,被命名為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館,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魯迅故居簡介
魯迅故居簡介
魯迅故居有專門宣**位的,去下載一篇。
魯迅故居簡介
白度一下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148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