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款特斯拉價格表(2021款特斯拉價格表model1)
前沿拓展:
今天早上,特斯拉官網更新了 Model 3 和 Model Y 的頁面。
所有變化如下:
Model Y 價格更新
長續航雙電機版車型 33.99 萬元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車型 36.99 萬元
Model 3 價格更新
長續航后驅版 Model 3 下架
標準續航升級版 Model 3 售價不變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車型售價從 41.9 萬下降至 33.99 萬元
配置變化
Model 3/Y 全系標配電動尾門
Model 3/Y 高級內飾標配方向盤加熱
Model 3/Y 換裝全新內飾
標準續航升級版/Performance 高性能版 Model 3 輪轂樣式更新
特斯拉總是擅長給人驚喜,但是即使我們拉高了自己的閾值,今天早上起床看到手機之后,還是被震驚了,摸了摸微疼的膝蓋才意識到,這是真的。
要性能選 Model 3,要空間選 Model Y
這一部分先給忍不住著急下單的盆友看。
更新售價之后,最暢銷的長續航 Model 3 下架了,只剩下了標準續航升級版和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這兩個比較極端的車型,售價區間也拉大到了 9 萬元,所以在這方面我想沒有人會糾結,預算夠直接上 Performance,續航長動力爽。
Model Y 現有的兩款車型只差了 3 萬元,這 3 萬元帶來的變化如下:
百公里加速從 5.1 秒提升至 3.7 秒
最高車速從 217 km/h 提升至 241 km/h
輪轂升級為 21 英寸旋風渦輪輪轂
更高級的剎車系統
碳纖維擾流板
懸架更低
鋁合金踏板
且不說賽道模式、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和后面幾點可以讓顏值大幅提升的外觀配置,Model Y Performance 版本光是輪轂 + 輪胎 + 剎車系統的升級對于值回這 3 萬元的票價已經綽綽有余。還是那句話,預算夠直接上 Performance。
最讓人糾結的其實是 Model 3 Performance 和長續航雙電機版的 Model Y,一樣的售價,一樣的配置,到底應該選 3 還是選 Y。
如果你對性能有極高的要求,而且沒有任何空間需求,Model 3 是一款非常出色的「鋼炮」,但是如果你對性能的要求沒有那么極致,Model Y 一定是更合適的選擇,作為更晚推出的產品,不僅有更先進的白車身,更優的細節設計,當然還有更富裕的空間。
19 個月之后,鐮刀終于落下
Model Y 作為特斯拉的第四款量產車發布于 2019 年 3 月 15 日,這臺「更大號的 Model 3」在當天公布的價格區間為 39,000 美金至 60,000 美金,介紹完價格之后馬斯克說:「I think we will sell more Model Ys than S X and 3 combined most likely.」輕描淡寫之間,已能看出特斯拉對于 Model Y 的預期之高。
當時市場上中型純電 SUV 里沒有一款能在續航加速等主要性能參數上與 Model Y 對位,從那時中型 SUV 的市場上就懸掛起了特斯拉蓄勢待發的鐮刀。
364 天后的 2020 年 3 月 13 日,第一臺 Model Y 在美國交付,截至 11 月,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的 Model Y 累計交付 63,775 臺。這一數據放在豪華品牌中型 SUV 中對比的話,已經接近奧迪 Q5 2019 年在美國全年 67,516 臺的銷量。
而特斯拉 Model Y 這把懸掛 19 個月之久的鐮刀也伴隨著 33.99 – 36.99 萬的價格重重地揮向了**市場。
而這時候我們也不妨思考一下它所帶來的行業影響。
繼續破圈
首先,Model Y 將會是特斯拉在**面對傳統豪華品牌發動的又一次強力進攻。它的主要目標是從 BBA 中型 SUV 的地盤上分走更多的市場。
在 Model 3 的市場表現上特斯拉已經證明了電動車可以憑借其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在銷量上與燃油車打得有來有回。在 Model Y 上,這一差異化競爭**斯拉的強項被再次放大了。
同品牌下同級別的 SUV 比轎車貴是常識,國內寶馬 X3 的起步價比 3 系起步價高了 9.59 萬,奔馳 GLC 的起步價比 C 級高了 9 萬,奧迪 Q5 則比 A4 的起步價貴了 8.2 萬。
特斯拉這邊,同配置對比下 Model Y Performance 版本相比 Model 3 Performance 僅高出 3 萬。
而且 Model Y 這次起步即高配,33.99 萬的長續航 4 驅版本 Model Y NEDC 續航為 594 km,零百加速為 5.1 秒。而這些都意味著 Model Y 有著這個級別車型中**的高性價比。
而且這種高性價比不僅在于價格低,還在于強大的產品力。
在外媒 Edmunds 做的一期性能橫評中,Model Y 在賽道圈速和 1/4 英里直線加速賽當中均勝過了 X3M Competition與 GLC 63 s Coupe 這兩臺來自傳統價格更高的車型。
而在油管知名車評人 Doug DeMuro 的榜單上,Model Y 和 Model Y Performance 也力壓全部燃油車登上了他的 SUV 總評榜頭兩名。
所以 Model Y 不僅是一臺優秀的純電 SUV,甚至在算上燃油車的全車型市場上,它也仍然是一臺優秀的 SUV,這點上它與 Model 3 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新勢力們的頭號對手還是頭號幫手?
2020 年,理想汽車實現了 3 萬輛的交付量;蔚來 3 款車型在今年的合計交付量有望突破 4 萬輛;小鵬作為后起之秀也突破了 2 萬輛。
這些成績和新勢力們自己比起來,可以說都在 2020 年有了巨大的突破。也算是在國產 Model 3 的影子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陽光。
但是 2021 年 Model Y 來了,游戲難度提升了。
2020 年特斯拉依托 Model 3 一款車型收獲了 10 萬 + 的交付量,即使 Model 3 的后排空間小到人人吐槽,即使「做工差」、「簡陋」成了特斯拉的代名詞,但這仍然不妨礙 Model 3 成為**最暢銷的純電動車型。
也就是說在很多條件都不占優的情況下,特斯拉也就碾壓了一眾純電動車型。
現在補上部分短板的 Model Y 來了,局勢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無論是在我們社群還是在微博的評論區,大家擔心最多的就是蔚來 ES6 和 EC6。
理想 ONE 依靠增程,依靠沒有里程焦慮這個獨特賣點區分開了和 Model Y 的受眾群體,那 ES6/EC6 呢?
先讓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對比。
特斯拉長續航四驅版 Model Y 售價 33.99 萬,WLTP 續航 594 km,標配 Autopilot 輔助駕駛。
蔚來運動版 ES6 售價 43.25 萬元,NEDC 續航 600 km,選裝 100 kWh 電池 + NIO Pilot。
從續航來看,選裝了 100 kWh 大電池的 ES6 和 Model Y 在續航上沒有太大的差距,但是選裝了 NIO Pilot 之后,ES6 的售價已經比 Model Y 貴出了近 10 萬。
而且相比沒有選裝任何舒適性配置的 ES6,Model Y 在價格上反而更有優勢。
那么蔚來靠什么撐起貴處去的這 10 萬?
更可怕的是,特斯拉在拉低價格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短板。
內飾沒有豪華感?
改!
加木紋,加縫線。
這次改款之后也讓特斯拉和北美開始有了一些差異化,仔細看兩者的內飾圖,可以發現,相比北美車型,國產 Model 3/Y 在門板上多了一道木紋飾條,而且這也是第一次,國產特斯拉走在了北美之前,國內的 Model Y 已經換上了全系的內飾,而且北美還是老款內飾。
配置不夠?
加!
Model 3/Y 全系標配電動車尾門,高級內飾的版本增加加熱方向盤。
差異化競爭是「智能電動」這條賽道上其他玩家唯一的出路。
這是我看到 Model 3/Y 售價之后的第一想法。
緊追著特斯拉的打法不僅在「電動」「輔助駕駛」這些核心競爭力上很難有領先的優勢,在價格戰上也玩不過特斯拉,所以足夠的「差異化」才是「智能電動」這條賽道上其他玩家唯一的出路。
當具備了足夠的差異化之后,大家反而可以向特斯拉借力,一起分攤特斯拉從燃油車市場搶來的份額。
寫在最后
**今天的特斯拉社群各種定車的截圖此起彼伏,新任車主的歡呼下,想必已經有不少友商已經在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2021 年從第一天起就已經不太平了,特斯拉繼續帶頭破圈。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148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