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451醫院)
前沿拓展:
451
質數——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
451——可以被1、11、41、451 整除,因此不是質數!
即 451是合數!
說到451陣型,不少球迷總會感覺對于這種陣型既熟悉又陌生,說對它熟悉是因為451眾多的衍生陣型在世界足壇廣受歡迎;說對它陌生則是因為當今世界足壇的普遍趨勢依舊集中在442、433之中。如今451陣型的地位相較于其巔峰期已經有了不小的下滑,但作為**男足曾經廣泛使用的足球陣型,451陣型在**大地一直有著不錯的歡迎度,不過這種陣型也曾一度被球迷們詬病為“擺大巴”、“進攻松散”,那么這種古老的陣型是否真如部分球迷所說已經到了“退役”的年齡了呢?
起源初期
九鋒一衛陣型過于強調進攻,對于防守幾乎完全放棄
在不為人熟知的現代足球發展初期,人們對于足球比賽中的防守是非常看淡的,所謂的足球比賽往往就是十余人由后場至前場圍著球跑,現代足球如此繁復的技戰術策略更是無從談起。在那樣的背景環境之下,世界足壇衍生出的一系列足球陣型也是更多偏向于進攻。就拿世界足壇首個有記載的足球陣型–“九鋒一衛”陣型來說,球隊的11人僅有一名后衛以及一名門將位居后方負責防守,其余的9位球員全部堆積于對方禁區之中負責進攻。這樣的策略放在今天來看顯然是荒謬不堪的,但在那個對于進攻異常強調的年代卻成為了足球這項運動的代名詞。
2323陣型
1934年世界杯上的意大利國家隊的先發陣容
“九鋒一衛”的熱潮從19世紀末持續到了20世紀30年代,直到1930年烏拉圭世界杯結束之前,“九鋒一衛”都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足球陣型,不過歐洲球隊在烏拉圭世界杯中的慘敗終于讓主教練醒悟:在前場盲目堆積前鋒未必能夠有效加強進攻,過多的前場人員反而會打亂進攻的節奏。到了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前夕,意大利國家隊的著名主帥維多利奧·波佐(Vittorio Pozzo)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決定打破人們對于足球的認知,他率先使用了一種開發后衛與前鋒之間區域的陣型–“2323陣型”(當時人們對于中場尚未有概念)。正是憑借著2323陣型,第1次參加世界杯的意大利國家隊就在本土拿到了世界杯冠軍,4年之后他們再次在法國世界杯上登上巔峰,從此之后,人們對于“九鋒一衛”的狂熱追求慢慢消退,轉而開始認識到中后場防守對于一支球隊整體戰機的重要作用。
四后衛陣型的風靡以及442陣型的脫穎而出
1958年巴西首發陣容
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足球世界中的重要拼圖–“巴西國家隊”終于開始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由小鳥加林查、中場雙核迪迪與瓦瓦領銜的桑巴軍團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以巨大的優勢奪得了冠軍(17歲的貝利以替補身份參加本屆世界杯,直到小組賽第三場對陣蘇聯的比賽才首次亮相),巴西國家隊在此期間使用的424陣型也迅速取代意大利人創造的2323陣型成為了那時世界足壇最受歡迎的足球站位。
442陣型的創造者–馬斯洛夫
了解足球陣型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當年巴西人在世界杯中橫掃**的424陣型早已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強調攻守平衡的442陣型的崛起,時至今日,442陣型依舊是世界足壇最為流行的足球打法,那么442陣型大概誕生于什么時期呢?經過詳細的資料查詢,我們得出了一個讓人非常驚訝的結果:創造442這樣偉大陣型的主帥并沒有進入過歐洲主流聯賽,他個人甚至都沒有帶隊打過洲際級別的足球賽事。這個人就是前蘇聯著名足球主教練–維克托·馬斯洛夫(Victor Maslov)。
馬斯洛夫出生于公元1910年的一個普通蘇聯家庭,他的父母從事的職業都和足球沒有太大的關系,不過馬斯洛夫從小對于足球就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孩子的足球夢想。就這樣,年輕的馬斯洛夫培養出了非常扎實的基礎足球知識,這對于他在從事主教練職位后頻繁出現的超前思想有著非常堅實的幫助。馬斯洛夫經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創新性和影響力的足球教練之一,他是第一個對球員營養進行實驗的人,更為關鍵的是,這位蘇聯主帥在執教基輔期間發明了4-4-2陣型,并提出了壓迫的概念,用喬納森·威爾遜(Jonathan Wilson)的話來說,這“可能被視為現代足球的誕生”。
全新足球概念–442陣型
馬斯洛夫首創的442陣型圖示
在馬斯洛夫執教球隊的那個時代,世界足壇的風向標還依舊存在于桑巴軍團的424陣型之中,幾乎所有俱樂部都在全力模仿在兩屆世界杯大放異彩的424陣型,不過馬斯洛夫敏銳的觀察能力讓他準確的預料到了現代足球的發展趨勢,并且這位前蘇聯主帥還將彼時尚未成熟的442陣型在基輔迪納摩俱樂部身上做出了成功的實驗:他出人意料的將風靡世界的424陣型中的兩位邊鋒撤至中場,將攻擊力強悍的424變成了一種“本末倒置”的古怪陣型(此前世界足壇完全沒有出現過僅有兩位前鋒的足球陣型,馬斯洛夫的舉動在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過于保守,因此他也受到了不少的詬病)。
基輔迪那摩的成功離不開442陣型
幸運的是,馬斯洛夫和他創造的442陣型最終用時間證明了他的偉大之處,基輔迪納摩在442陣型的加持之下通過加強中場對于皮球的控制力來遏制對手的進攻,同時442陣型中后場人數的巨大優勢也可以保證球隊在由守轉攻時擁有足夠的后上力量。正是憑借著這一套陣型,馬斯洛夫在1966年到1968年之間帶領基輔迪納摩連續三年拿得蘇聯足球聯賽冠軍頭銜,他的陣型也在這一時期將影響力擴展到了整個歐洲范圍。
首次使用442陣型奪得世界冠軍的主教練–阿爾夫·拉姆西
基輔迪納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強悍的統治力也讓不少歐洲主流聯賽主教練對于這種全新陣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中之一就有被譽為“現代足球鼻祖”的阿爾夫·拉姆西(Alf·Ramsey)。拉姆西于公元1920年出生于達根漢姆,他年輕的時候雖然也在英格蘭頂級聯賽效力過很長的一段時間(1943~1949年效力于南安普頓,代表俱樂部出場90次,打入8球;1949~1955年效力于熱刺,代表球隊出場226次,打入24粒進球),但相比于他在執教期間所取得的輝煌履歷以及不朽功績,他的球員時代實在有一些不值一提。拉姆西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戰績就是他在1966年本土世界杯中作為主教練帶領英格蘭國家隊憑借著442陣型以5勝1平的不敗戰績拿到了英格蘭隊史上首座世界杯冠軍,時至今日這也是英格蘭隊史唯一一座世界杯冠軍。
英格蘭國家隊的成功以及巴西國家隊的失敗預示著一場全新的戰術革命即將到來
盡管拉姆西始終沒有承認自己所使用的442陣型靈感來自于馬斯洛夫,但在那個信息傳遞愈發快捷的時代,我們有很充分的理由相信正是馬斯洛夫首創的442陣型在蘇聯國內的成功給予了拉姆西推翻舊有陣型的信心。1966年世界杯之后,巴西國家隊也因為在當屆世界杯的慘敗開始拋棄424陣型(桑巴軍團在當屆世界杯僅取得第11名,戰績為1勝2負進4球丟6球),轉而開始使用由英格蘭國家隊逐步推行至全球的442陣型,442陣型自此之后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并且逐漸成為當時世界上公認的“最強陣型”。
這三支在當時具有爭奪歐冠冠軍實力的英格蘭球隊都是442陣型的使用者
如果沒有經歷那個時代,很難想象442在當時具有多么火爆的影響力,英格蘭聯賽的**利物浦在香克利與佩斯利時代憑借著442陣型成為了歐洲足壇當之無愧的霸主,他們不僅連續多年在歐冠中保持著極高的競爭力,更是在英格蘭本土聯賽中被渲染成了“統治者”;無獨有偶,同時期的阿斯頓維拉以及諾丁漢森林在對于442陣型的使用上更加堅決,與利物浦偶爾會變陣433不同,諾丁漢森林以及阿斯頓維拉兩家球隊的輝煌時代幾乎全部伴隨著442陣型的使用(諾丁漢森林在1979、1980連續兩年奪得歐冠冠軍、阿斯頓維拉在1982年奪得歐冠冠軍)。
442陣型的對立面–451陣型
不少朋友們在看過上文可能會非常不解:本篇文章不是要著重介紹451陣型的誕生及其在現代足壇的各種分支嗎?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介紹442這一陣型呢?原因非常簡單,正是因為442陣型在上個世紀對于世界足壇的長時間壟斷,才讓不少主教練為了針對這種陣型打法研究出了451陣型。毫不夸張的說,451陣型就是為了對抗442陣型所誕生的。
英格蘭國家隊勇奪世界杯冠軍
前文已經提到,隨著英格蘭在1966年本土世界杯勇奪冠軍,442陣型徹底打破了之前424陣型對于世界足壇長達10年的壟斷,自此之后這種陣型也逐漸成為了足壇之中每支球隊的必備。不過442陣型的大肆普及讓一些原本依靠于穩固防守生存的中下游小球隊顯得非常頭疼,他們在面對豪門的直接對話中變得愈發被動,不少中下游球隊的主教練眼見這種情況卻無能為力不禁非常痛苦,這也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各大足球聯賽冠軍幾乎全部都由幾支豪門球隊所壟斷的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不少中下游球隊的主教練意識到如果像豪門球隊一樣使用442陣型完全無法在直接對話中擁有獲勝機會,為了提高球隊在聯賽中的競爭力,他們逐漸將思路轉化為尋找一種全新的陣型以圖可以克制442陣型強大的攻防平衡屬性。在不少主教練日夜的辛勤研究之下,在上個世紀被稱為442陣型最大克星的451陣型就此誕生。想要準確尋找到451陣型的發明者已經非常困難,但我們依舊可以從記載資料的只言片語中發現人們創造這種陣型的初衷–防守反擊。
放眼今天,451陣型依舊都是防守反擊的代名詞之一,相較于532陣型對于邊路推進的高度重視,小編個人認為451陣型在防守反擊時更加多面性,無論是邊路推進又或者是中路滲透都是這種陣型在反擊之中的上上之選。在接下來的文章之中小編便會詳細為大家介紹當今世界足壇451陣型的幾種分支。
451陣型(平行站位)
451陣型(平行站位)圖示
所謂的451平行站位陣型簡單來說就是兩位邊前衛分居邊路,而中路則放置三名中前衛,由于三名中前衛在戰術板上的站位幾乎處于平行狀態,所以我們也簡單將這種使用三名中前衛坐鎮中路的451陣型稱為平行站位。上面這張圖片就很直接的為我們揭示了451平行站位的戰術面貌,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陣型目前在世界足壇已經很少有球隊再繼續使用,究其原因就是三名中前衛的存在讓球隊在由攻轉守時沒有足夠的兵力用于保護中后衛身前的巨大空檔,對方往往可以利用簡單的三傳兩倒就發動威脅十足的二次進攻。
平行站位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層次感
451平行站位陣型似乎從創造出來開始就并不能真正意義上當成一種首發陣型,毫無疑問451陣型誕生的初衷就是為了將反擊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既然這種陣型是為了防守反擊而生,那么就確定451陣型在中場的防守布置必定會更加嚴密,而所謂的三中前衛配置則和這種陣型創造的初衷背道而馳。如上圖所示,三名中前衛在中路的確可以有效幫助球隊擁有更加多的控球權,同時球權一旦能夠長時間掌握在己方中場腳下,無論是邊前衛還是邊后衛的前插都能夠獲得更加精準的炮彈輸送。不過這種陣型的缺點也異常的明顯,那就是球隊完全無法保證后場防守的穩固性,三名中前衛在進攻中必將會將自己的身位進行一定程度的前提,一旦中場球權被斷,兩位中后衛其中的一員必將會將自己的身位從后衛線拉出進行前壓防守,這樣三名后衛(如果邊后衛高度壓上,甚至還不到三人)形成的后衛線便非常容易暴露出巨大的肋部空檔。
正是考慮到如此明顯的缺點,451平行站位陣型從創造之初就幾乎沒有作為首發陣型出現在任何一支球隊之中,主教練使用這種陣型更多是為了在比賽過程中的某一瞬間加強進攻從而將原本位居后方的后腰位置前提“臨時改為1~2名中前衛”。綜合來看,我們對于451平行站位陣型的理解還應該進一步深刻,即這種陣型更多運用于比賽過程中球隊在某一時間發動的快速反擊或者是防守反擊陣型被破導致早早丟球。
451陣型(第一種單后腰)
451陣型(第一種單后腰)圖示
后腰在一支球隊中的戰術地位毫無疑問非常重要,這個位置上的球員不僅要起到保護后衛線身前空檔的重任,還要在進攻中利用自己精準的長傳球技術起到后場向前傳球的關鍵作用。放眼當今世界足球,即便是強如曼城、巴薩這樣的攻勢足球代表球隊也會在自己的中場放置1~2名后腰,后腰的存在絕不代表球隊具有消極的防守態度,反而更加貼合了當今現代足球愈發嚴苛的“攻守平衡”策略。考慮到451陣型中場人員的充沛性,即便確定了單后腰也并不代表這種陣型的站位就已經固定,這里為大家介紹的第1種單后腰陣型大概意思就是在拖后位置放置一名單后腰,單后腰的身前放置兩位站位平行的中前衛,在他們身邊的則是左邊前衛以及右邊前衛。
單后腰的存在讓球隊的中場防守更有層次感
如上文所說,三中前衛的配置讓451陣型走上了和本意背道而馳的道路,不少主教練為了加強球隊在陣地防守時的后場人數優勢,將三名中前衛中的一名撤下放置在后腰位置,這樣一來球隊的陣型就從451轉變成了4141(4141陣型仍然隸屬于451陣型,通俗意義上來講就是451陣型的一大分支)。單后腰的存在將原本空空如也的后衛線身前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填補,對方球員想要通過簡單明了的地面傳控或者是過頂球直傳將球權打入防守三區則變得愈發困難。同時后腰可以在球隊由守轉攻之時作為中場的一個節拍器將皮球率先分往中前衛或者邊路球員腳下。
只有吸引對方中場前壓,己方前插隊友才有更加充足的發揮空間
如上圖所示,后腰球員在后場拿球后必然會吸引對方1~2名中場球員進行上壓逼搶,這時候處于后腰前方的兩位中前衛所受到的防守壓力必然大幅減少,同時邊路球員也有了更加充足插上的空間,這時候后腰球員便可以輕松利用巨大的空檔進行長傳球調度,這種技戰術思路也是當今世界足壇對于后腰球員的最基本進攻要求。
這一種單后腰陣型是否有著自己的缺點呢?**毫無疑問是有的,并且這種缺點在多次比賽之后體現的非常明顯–對于這位單后腰球員的個人能力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正如上文所說,這位單后腰在后衛線身前不僅要在防守時起到保護空檔的重要責任,在進攻中還要作為除了后衛的第1名接球者充當節拍器的作用,一旦球權在后腰位置再次丟失,對方很有可能會輕松形成二次進攻的機會。綜合上述因素,作為單后腰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攔截掃蕩能力,還要在進攻中能夠充分持球、傳球,試問對于能力要求如此嚴苛的后腰球員能被幾支球隊擁有呢?
451陣型(第二種單后腰)
451陣型(第二種單后腰)圖示
正是考慮到上面這一種陣型對于單后腰嚴格的要求,不少主教練經過實地實驗之后創造出了另外一種451單后腰陣型,這種陣型簡而言之依舊放置一名后腰在后衛線身前負責保護,而前方的兩位中前衛則由站位平行轉換為站位垂直(即平行于球場之長),這種陣型就是我們通俗所講的41131。
“中場自由人”圖示
為什么說這一種單后腰陣型能夠有效緩解后腰的壓力呢?我們可以與451的第1種后腰陣型進行一系列的比較:前面已經說過,451第1種單后腰陣型之所以逐漸被不少主教練棄用是因為其對于單后腰有著較為嚴苛的要求,如果這一位拖后的單后腰不能起到持球轉換乃至于向前輸送的重任,很可能會導致球隊的后場以及前場完全脫節。為了解決這一種問題,優秀的主教練們最終開創了一種全新的451單后腰陣型,為什么這種單后腰陣型可以有效緩解單后腰的壓力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中前衛與后腰之間的緩沖地帶布置了一名“中場自由人”。
中場自由人的靈活移動可以有效緩解后腰壓力
如圖所示,這位位于中前衛與后腰之間的中場自由人活動范圍非常之大,這位球員在防守乃至于由守轉攻時都可以回到單后腰身邊進行協助,此時球隊在防守狀態時就相當于從之前的41131轉化為4231。更為關鍵的是,即使一位中場自由人身位大幅回撤至后衛線身前也并不會影響球隊發動由守轉攻的反擊,因為在單后腰與中場自由人身前依舊擁有一位中前衛以及位居邊路的兩位邊前衛,中場自由人與后腰在后衛線身前的協助可以有效保證球隊的球權不會第一時間被斷,同時兩位后衛線身前球員的持球也可以有效為中前衛以及兩位邊前衛的前插跑動創造時間。
451陣型(第二種單后腰)最大弊端:邊路防守不力
總而言之,這一種單后腰陣型有效幫助球隊擴大了中場攔截的層次感,中場自由人的存在可以在防守以及進攻中有效為自己的隊友提供幫助,不過這也側面對這位自由人的體能以及場上意識有了嚴苛的要求。那么這種陣型有沒有在防守上的缺點呢?很明顯,我們可以從上圖中發現端倪:盡管中場自由人的存在可以有效幫助球隊在中場的攔截以及反擊更加具有層次感,但這樣的人員布置必將導致中場兩個邊路的防守必須全部依賴于邊前衛的積極回位,如果邊前衛在由攻轉守過程中沒有及時回位參與邊路防守,那么中場堪稱垂直球場之寬的人員配置是很難將防守區域覆蓋到邊路的。
綜合來看,451陣型的第2種單后腰站位的確可以有效保證中場攔截的層次感,但中場人員過于垂直的問題也側面影響了中場橫向攔截力量,一旦邊前衛無法在防守時回撤到中場進行攔截,球隊的中場攔截力量就必須依靠于邊后衛的位置上提或者中場其他球員拉邊補位,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球隊的防守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連著一環暴露出空檔。
451陣型(雙后腰)
451陣型(雙后腰)圖示
說到451陣型,或許不少朋友們都一定對于現在我們即將要為大家介紹的雙后腰陣型最為了解,所謂的451雙后腰陣型就是指在后衛線身前放置兩位后腰,而在兩位后腰身前的中路放置一名中前衛,這名中前衛的兩邊則分別是左邊前衛以及右邊前衛。球隊的中場配置就這樣被分為了兩個部分–“后腰”與“前衛”,所以這種陣型站位也被人們稱為4231陣型。
4231陣型毫無疑問應該是所有451分支陣型中流傳度最廣的一個,有記載的最早使用4231陣型的應該是目前征戰于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的銀河巨艦皇家馬德里。相較于451其他分支陣型漫長的歷史,451雙后腰陣型(后續我們都稱4231陣型)真正開始投入使用的時間非常之短,但這種陣型卻能夠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迅速成為世界足壇廣為流傳的站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最初使用這種陣型的皇家馬德里實力實在過于強勁,皇馬在歐洲賽場上的統治級表現也讓這種伴隨著他們輝煌的陣型迅速發光發熱。
皇**4231陣型
讓我們來看一看當初皇家馬德里輝煌的陣容吧,在門將位置上他們擁有當時西班牙的天才巨星、后來也被稱為世界足壇歷史前五門將的卡西利亞斯;雙中衛的搭檔則是耶羅以及埃爾格拉,邊后衛位置也有著當年世界最佳左邊后衛卡洛斯以及攻防兼備的右邊后衛薩爾加多,這兩位邊后衛的搭檔無論是防守還是攻擊都可以有效幫助球隊,他們的組合也被多次評為皇家馬德里近20年來最佳邊路組合;雙后腰的搭檔則是世界最佳防守中場馬克萊萊以及從前鋒位置退下來的古蒂,馬克萊萊在后要堪稱恐怖的覆蓋能力已經毋庸置疑,而古蒂在前鋒位置上的經驗也可以有效幫助他在后腰位置的向前傳球意識;在兩位后腰身前的三位攻擊型中場分別是居中的勞爾、左路的齊達內以及右路的菲戈,無論是邊路堪稱自由人的法國巨星齊達內還是世界足球先生菲戈都有著可邊可中的強大能力;頂在這個陣容最前方的單箭頭則是大名鼎鼎的莫倫特斯,這位高中鋒盡管始終不受到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的賞識,但他強大的支點作用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毫無疑問是最為適合這個陣型的,也正是憑借著莫倫特斯勇于犧牲自己的奉獻精神,在他身后的三名進攻型中場在連續幾年的時間中進球如麻,合力幫助皇家馬德里在21世紀初再次登上歐洲之巔。
皇家馬德里無疑憑借著對于4231陣型如火純青的使用登上了歐洲之巔,但并不代表4231陣型就適用于所有的豪門球隊,同時期的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國家隊都是4231的堅實擁護者,但這兩支球隊在2004年舉辦的歐錦賽上全部沒有能夠從小組賽中突圍,自此之后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兩支世界豪門逐漸開始放棄4231陣型轉而重新打造屬于自己的技戰術。從上面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4231陣型并非適用于任何球隊,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種轉型對于邊路球員較為嚴格的要求。
皮耶羅并不熟悉左路位置,這也導致意大利在左路的進攻接近癱瘓
我們先來拿意大利舉例,毫無疑問藍衣軍團的防線絕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穩固存在,但他們在邊前衛這個位置上人員的錯誤使用也最終導致4231這一陣型全面的失敗。當時意大利國家隊派出的三個攻擊型中場搭配分別是皮耶羅、托蒂以及卡莫拉內西,這三位球員都是近些年來意大利國家隊最為頂尖的進攻球員,托蒂作為意大利國家隊歷史上最為優秀的前腰之一自然要占據中場中路的位置,但這樣一來巔峰不再的皮耶羅就不得不把自己的位置拉到左邊前衛,容易想象,對于這個位置非常陌生的皮耶羅怎么能夠適應左邊前衛位置對于攻防的嚴格要求呢?
勞爾適合當一名終結者,而并非一名組織者
我們再來看一看另外一支倒在4231陣型面前的世界強隊–西班牙,他們的問題則出在前腰位置上人員的使用。眾所周知,04年歐錦賽西班牙國家隊的主教聯塞斯堅決使用勞爾作為球隊的前腰主力選手,但那一年的勞爾恰巧處于國家隊的低谷時期,雖然在皇家馬德里的表現依舊是現象級的,但他已經很久沒有在國家隊賽事拿出值得球迷們肯定的表現了,在這樣重要的大賽面前依舊冒險使用狀態并不好的勞爾,塞斯在作出決定的同時就遭到了大面積的反對。為什么勞爾在皇家馬德里的4231陣型可以踢得風生水起,而到了西班牙國家隊的4231陣型就變得舉步維艱呢?眾所周知,勞爾雖然在皇家馬德里的進球如麻,但他絕對在皇馬不是作為一名正經前鋒來進行使用的,主教練更多將他的位子安排在中鋒的身后充當一名影子前鋒,勞爾可以充分利用自己靈活的跑動以及出色的場上意識進行出人意料的搶點;但到了西班牙國家隊的勞爾不能再踢自己最為擅長的影子前鋒位置了,由于西班牙國家隊缺乏齊達內這樣的中場突破與組織者,主教練要求勞爾必須在前腰位置上作為一個組織者進行出球,這對于勞爾這樣的頂級巨星來說也顯得非常困難,不過主教練塞斯顯然對于自己的決定無比肯定,盡管遭到了社會各方的強大壓力,但他依舊堅定地將勞爾作為了球隊首發前腰一員,不過最后的結果顯而易見也沒有達到任何人的期待–西班牙國家隊盡管擁有一批正值當打之年的優秀巨星,但依舊在小組賽便慘遭淘汰。
4231陣型在兩支世界豪門中的問題毫無疑問告訴世人:對于這種陣型的使用必須非常警惕,如果沒有貼合于各個位置的人員搭配,即便擁有勞爾、皮耶羅這樣的超級巨星依舊不能將陣容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簡而言之,4231陣型中的各個人員必須都要對于自己的位置有充分的了解:陣型中的人員在比賽過程中不能進行貿然的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4231陣型能夠在主教練的預期之中進行長時間合理且穩定的發揮。
451陣型(圣誕樹)
451陣型(圣誕樹)圖示
除了4231陣型之外,451陣型中最受到球迷們了解以及熟知的恐怕就要數圣誕樹陣型了,如圖所示,所謂的圣誕樹陣型即4321陣型,其中中場的五人組位置稍微靠后的三人全部是后腰,在這兩位后衛身前的則是兩位平行站位的中前衛,4321陣型因為在場上的樣子酷似圣誕樹故而得名圣誕樹陣型。
2006~2007賽季奪得歐冠冠軍的米蘭
圣誕樹陣型在歷史上也有過非常之多的輝煌戰績,相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2006~2007賽季成功復仇利物浦重奪歐冠冠軍的AC米蘭。繼2005年在伊斯坦布爾的相遇之后,利物浦和AC米蘭這兩支歷史悠久的老牌勁旅再次在歐洲巔峰相遇,不過這一次米蘭沒有像之前一樣遭遇罕見的大逆轉,最終他們憑借著意大利傳奇前鋒因扎吉的梅開二度以2:1的比分戰勝**拿到了隊史第7座歐冠冠軍,同時也是截止到目前米蘭的最后一座歐冠冠軍,而在這一次歐冠之旅中,安切諾蒂治下的AC米蘭正是奉行451陣型中的4321。
米蘭的圣誕樹陣型
主教練安切洛蒂在歐冠決賽中依舊派出了他們最常使用的4321圣誕樹陣型,其中巴西著名門將迪達作為守門員首發出戰,在他身前的兩位中后衛由馬爾蒂尼以及內斯塔組成,而處于左邊后衛以及右邊后衛位置的便是揚庫洛夫斯基以及奧多;在中場后腰方面,安布羅西尼、皮爾洛以及加圖索從左至右占據后衛線身前的大片空檔,在他們身前的則是西多夫以及巴西巨星卡卡;頂在鋒線上的則僅僅只有因扎吉一人。這樣一套華麗的陣型在那個賽季的歐冠決賽成為了有史以來平均年齡最大的首發陣容,首發11人的平均年齡達到了驚人的31歲零34天,其中年齡最大的保羅·馬爾蒂尼在那一場比賽更是已經達到了38歲零331天,可以說,這樣一支“垂垂老矣”的米蘭依舊能夠憑借著不錯的表現拿到歐冠冠軍,離不開圣誕樹陣型在比賽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皮爾洛雖不善于防守但依舊被放置于后腰位置,究其原因就是主教練想利用他的精準傳球能力
與之前我們提到過的4231陣型不同,4321陣型的后場防守更加穩固,多達三名的后腰配置可以讓球隊在防守時擁有充足的人員儲備以便于應付某個環節出現的失誤。正是憑借著三名后腰以及4位出色的后衛球員,那一年的AC米蘭盡管在整體年齡偏大的情況下依舊成為了歐冠聯賽丟球最少的隊伍。更為關鍵的是,這樣一套陣容和米蘭使用的防守反擊思路不謀而合,如上面這一張圖片所示,處于后腰居中位置的皮爾洛在獲得后衛線的傳球之后立即利用自己細膩的腳法將球權送往邊路的危險地帶,這時無論是自己身邊的兩名后腰還是后上的兩位邊后衛又或者是身前的兩位中前衛都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進行可邊可中的調整,皮爾洛相對來說靠后的位置又可以給予他充足的調整時間,這樣一來球權在后場的推進很難真正意義上被對方阻攔。
與那些三前鋒、三前衛陣型不用,4321陣型的后套思路不會發生在對方的防守腹地,這種陣型更希望將中場邊路選手與邊后衛的配合放置在中場位置,邊后衛不需在進攻中高速插上至對方的防守腹地再與隊友尋求配合,這是因為兩位拉邊的后腰可以在后衛線身前就迅速通過調整吸引對方1~2名防守球員將身位進行前壓,這時邊后衛以及中前衛便可以利用對方防守球員位置的前提尋找到空檔進行積極的后套。不過這種陣型在這種思路中也擁有一定的缺點,對方很容易看透后腰只會拉邊而并不會高度前插這一現象,這很有可能導致在后腰拉邊拿球后他們并不會傾盡所有兵力前壓進行逼搶而是在后方滯留1~2人進行拖后防守。
像加圖索這樣覆蓋面積大的后腰已經愈發稀少了
4321陣型在當今世界足壇已經逐漸走上了下坡路,究其原因還是這種陣型對于后腰的拉邊能力有著較為嚴苛的要求,在這個對于后腰位置需求異常嚴苛的現代足壇已經很少出產能夠像加圖索那樣“跑不**”的優秀后腰了,而如果后腰不能在進攻以及防守中及時拉便幫助邊后衛騰出空檔或者補位,對方很有可能會利用2~3腳的快速傳遞沿邊路撕裂防線,這時候后腰想要繼續回防到邊路已經為時已晚,他們只能被迫將自己身位并入中后衛旁參與爭頂或者搶點,很顯然這是一種較為被動的防守方式,如果不能及時限制對方傳球者的發揮,僅僅只依靠和對方搶點人進行直接的身體對抗是非常不保險的。
總結
綜合來看以上幾種451陣型的分支,每一種陣型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足球陣型絕對不是決定最終比賽結果的最關鍵因素,足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運動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其在比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即便擁有最好的球員最優秀的教練最先進的技戰術思路,只要在臨場調度上被對方巧妙克制依舊無用。足球陣型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往往只是在比賽過程中將主教練的思路更加直接且快速的傳遞到每個球員腦中,只有主教練和球員在比賽進行過程中心有靈犀、互相信任,球隊才能將紛繁復雜的場上局勢通過陣型的靈活變化一一化解。
拓展知識:
451
451年屬于公元5世紀中期,當時的**屬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451
公元451年**處于南北朝分裂時期,北朝是北魏,南朝是南宋。
451
公元451年**處于南北朝分裂時期,北朝是北魏,南朝是南宋。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3148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