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2之泰西 bt
前沿拓展:
一路向西2之泰西 bt
J鮑硅吩暈臂眠妹幼亮3扮較急求一路向西2之泰西百度影音謅瞇
1947年7月,國民**整編第七十三師七十七旅、整編第三十二師一四一旅進攻泰西地區,狂妄地叫囂:“日行百里,橫掃泰西”,泰西**政組織遭受破壞,一些**、干部、土改積極分子慘遭殺戮。
但到1947年底,冀魯豫區運河以西、黃河以南的形勢已經逐步好轉。主要原因歸于兩個方面:一是陳(毅)粟(裕)野戰軍于1947年9月和11月先后舉行了菏澤以東沙土集戰役和隴海鐵路破擊戰。二是1947年12月,陳(賡)謝(富治)兵團發起了平漢路戰役,取得重大勝利。
冀魯豫軍區地方部隊配合這幾次戰役,向當地之敵廣泛出擊。黃河以南地區之敵除被消滅者外,余部換防南調開封一帶。借此機會,我先后收復了定陶、成武、單縣、鄆城、巨野、嘉祥等8座縣城及廣大地區。
趙健民
而這時,運河以東的第一分區(泰西)和第七分區(運東)的汶上、東平及濟寧以北地區,形勢依然嚴峻。由于敵控制東平、汶上境內的運河線,冀魯豫七分區被分割,**一旅第一、二團被隔在河東不能與第三團會合,彈藥被服無法供給。駐守之敵不斷出動,向泰西地區“清剿”“掃蕩”,泰西我軍處于被動狀態。廣大干部群眾急盼主力打開泰西地區的斗爭局面。
冀魯豫軍區司令員趙健民,與區**委前梯隊負責人徐運北商議,決定舉行東進戰役,粉碎敵人的運河封鎖線,打通運河兩岸的聯系,打開運河以東地區的斗爭局面。
徐運北和夫人沙曉魯
參戰部隊為軍區**第一旅,由第二軍分區八團、第三軍分區九團、第五軍分區十四團組成的機動兵團(王才桂任司令員,范陽春任政委),及部分縣大隊武裝。
機動兵團經一周攻堅爆破練兵,和對作戰地區敵情進行偵察,于12月5日北進至梁山一帶、運河以西地區,與**一旅三團和七分區部隊會合。剛剛取得石橫戰斗勝利的**一旅第一、二團及七分區十五團一部和東平、汶上等縣大隊也做好了東進戰役的準備工作。
機動兵團政委范陽春
東進戰役從12月9日開始,至1948年1月9日結束,前后經過了運河線戰役,東平縣花蘭店遭遇戰,肥城與東平交界地區的演馬莊、白屯、丁家塢戰斗和東平縣城戰斗,大體分為3個階段。
運河線戰役
運河線戰役于12月9日晚10時發起戰斗。機動兵團、**一旅第三團在汶上、東平、濟(寧)北等縣大隊配合下,向北起大安山、南至南旺的敵百里運河線發起攻擊。至11日,先后攻克運河上靳口、張壩口、袁口、王口、開河等敵據點。突破了敵運河封鎖線,斃傷俘敵正規軍548人,地方團隊135人。在我軍攻勢下,東平、平陰守敵認為華野主力到來,均棄城東逃。我控制了東平及汶上縣西部大片地區。此為戰役第一階段。
花蘭店遭遇戰
12月14日,東進部隊乘勝兵分兩個梯隊,由東平東南三官廟一線向東北挺進。機動兵團(缺十四團)為左梯隊,經東平城、前后水河向東開進。**一旅第三團、軍區直屬機關和十四團為右梯隊,經葦子河、宿城向東平城東北的花蘭店、蘆泉屯、孟樓一線開進。
這時,放棄東平城逃至東阿縣城東南楊家河一帶的敵保安第三旅十七團及部分地方團隊又奉令折返東平。其先頭部隊進至花蘭店、劉莊一帶時,與左梯隊設營人員遭遇。我設營人員及機動兵團偵察通訊排向敵開火,下午1時許,將敵驅逐至花蘭店,雙方形成對峙局面。
3小時后,八團趕到,將敵擊潰,逐至扈山一線。15日拂曉,敵以一個營的兵力進占扈山高地,八團一部向其攻擊,奪回扈山,敵向柿子園潰退,戰斗勝利結束。**斃傷俘敵近百人。當日,機動兵團、**第一旅按原計劃駐于花蘭店、蘆泉屯一線。
演馬莊、項屯、丁家塢激戰
東進戰役開始后,國民**第七十三師十五旅率其第四十三、四十四兩個團,經肥城西援運河線。敵見我打通運河線后向東北挺進,遂于12月17日東返東平縣常莊一帶,后又增調其第四十五團,準備在肥城縣西南部的南尚任、閻屯一線向西迎擊我軍。
軍區**遂放棄掃蕩平阿山區、打擊敵保安第三旅十七團的方案,決心在肥城四區演馬莊一帶打擊敵第十五旅,遂命各部于17日連夜進至作戰位置。
19日下午2時許,敵分5路,由伊家溝、吳莊、閻屯、李井等地向我進攻。我除留獨一旅一個營扼守東平縣大羊以東、匯河以西一線要點并警戒平陰、東阿方向援敵外,主力全部投入戰斗,于演馬莊、孔莊、項屯、白屯、鄭莊一線向敵展開反擊。激戰至深夜,殲敵一部,并將敵一個步兵連和一個機炮連壓至項屯。當晚再戰,全殲此敵,活捉敵副營長以下160余人。
20日晨,因發現敵人增援,我軍遂撤出戰斗,分駐匯河兩側夏謝、上下遂城、魏樓、三旺、丁家塢、大羊一線,決心以**一旅堅守丁家塢,依托有利地形打擊該敵。10時許,敵第十五旅兩個營和前來增援的整編第十二師一一二旅一個團,附山炮一門,并在兩架飛機掩護下,由白屯、楊莊向丁家塢的我軍進攻。
**一旅第三團冒著敵機掃射,堅守陣地,與敵反復沖殺,連續打退敵5次進攻,下午1時進玫之敵潰逃楊莊。駐守魏樓的機動兵團兩個連也在增援部隊支援下,打退了敵第十五旅一個營的猛烈進攻。下午2時許,兩架敵機俯沖掃射時相撞墜毀,敵人士氣大挫,出現混亂,我軍向敵展開反擊,敵不支潰敗。我在追擊中又殲敵一部,共斃傷俘敵正規軍2170余人。此為戰役第二階段。
攻打東平城戰斗
此為東進戰役的第三階段。由于敵軍經過與我軍幾次交戰,發現我并非華野主力,復令整編第三十二師一個團和山東保安第三旅十七團,在敵第十五旅配合下,于12月25日進占了東平城。
27日,我**一旅襲擊寧陽,敵第三十二師一個團回防寧陽。此時,正值敵第十五旅與第七十七旅換防,軍區前線指揮所決定,抓住有利戰機,消滅東平縣城內的敵保安第三旅十七團及少數東平地方部隊,進一步擴大東進戰役戰果。
戰斗于1948年1月6日12時打響,獨一旅進至城北土山、北大橋及城東北單樓一線阻擊位置,掃清了小股警戒之敵。機動兵團和十五團掃清了東平城外圍梁莊、葛針園、展園、馬口等敵據點,進入攻擊位置。城內之敵欲從大東門出逃,被我擊回。
7日早5時,機動兵團第十四團、八團分別從大東門、小東門、南門攻入城內、將敵分割。十五團從北門進攻、因被水阻攻擊未果,下午3時,在城內我軍配合下,采取兩面夾擊的戰術,殲滅北門守敵一個連。
7日夜至8日,我軍經激戰將城內守敵大部殲滅。9日,得悉敵第七十七旅3個團前來增援,我軍遂撤出戰斗。殘敵東撤泰安、寧陽,我軍收復東平城。此戰斃傷俘敵正規軍900余人,俘地方團隊470余人。至此,東進戰役勝利結束。
戰后、冀魯豫軍區將**一旅第二團留泰西軍分區指揮,與七分區武裝共同堅持泰西地區的斗爭。**第一旅一、三團和機動兵團均返回梁山一帶休整。
東進戰役歷時31天,殲滅國民**整編第三十二、十二、七十三師等正規軍各一部,共3645人,地方團隊600余人,解放了東平、平陰、東阿3座縣城,取得了重大勝利。
這次戰役,迫使敵軍退守汶河兩岸地區,打通了運河東西地區的聯系,特別是對多次“掃蕩”泰西地區、**恨之入骨的國民**第十五旅給以沉重的打擊,此后其上司多次電催“掃蕩泰西”,但該敵始終未敢輕舉妄動。泰西軍民大受鼓舞,泰西地區的斗爭局面大為好轉。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148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