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教育局(福鼎教育局新任局長)
前沿拓展:
福鼎教育局
被黑了。或者服務器關閉了。
近段時間,福鼎“教育信息化”工作頻傳捷報:福鼎市實驗小學利用遠程同步互動教學對赤溪小學開展精準扶貧、福鼎二中“草根信息化也有作為”2個案例參加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福鼎市實驗小學校長還向**副部長朱之文詳細匯報了福鼎實小與“**扶貧第一村”赤溪小學利用“互聯網+教育扶貧”應用模式,兩校開展精準扶貧中如何克服兩校學生水平差異的具體做法。
近年來,福鼎市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積極落實寧德市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與發展工作會議精神,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機制,重視人才培養,以“強校帶弱校”等方式,助力教育均衡化,助推現代化教育發展。
探索互聯網+教育扶貧
上一節優質的課程是多數農村孩子的奢侈之想。然而,今年**扶貧第一村——赤溪小學的孩子們在福鼎市實驗小學的幫助下,心愿得以實現。
“我來……”“我來……”“點紅色和橙色。”6月8日,福鼎市實驗小學卓景芳老師帶領二年(10)班的孩子,與**扶貧第一村赤溪小學的孩子們,一起同步上“造型表現領域”美術課。課堂上,孩子們認真聽課、踴躍發言。
與平時上課不同的是,赤溪小學的孩子們并不需要來到城里聽課,城里的老師也不必遠赴赤溪為孩子們上課。而是通過“遠程同步課堂”,63公里之外的赤溪小學的孩子們就可以與福鼎實小的孩子們一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赤溪小學現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80多人,辦學規模和師資力量都比較薄弱,特別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學力量尤顯不足。因此,學校一直無法開足、開齊課程。
■ ■■■■
2017年10月,福鼎實小與**扶貧第一村赤溪小學“牽手”,創建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遠程同步互動課堂”開啟了“互聯網+教育扶貧”的探索之旅。福鼎市教育局積極發揮實驗小學名校名師優勢,為赤溪小學建立一間遠程同步互動課堂教室,由實驗小學強校帶弱校,從“項目建設幫扶、學校管理幫扶、師資培養幫扶、教學教研幫扶”四個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應用的常態化教研和幫扶活動。
除了實驗小學與赤溪小學開展遠程互動教學外,作為農村校的代表白琳中心小學也開展了“一校帶多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帶動轄區教學點教學質量提升。目前,該校與轄區牛埕下、沿州兩個教學點,通過建立“遠程同步課堂”,讓這些教學點的學生享受到優質課程。“現在每周固定開設兩節‘遠程同步課’,今后還要拓展。”白琳中心小學校長葉傳意說。
開啟教學模式新時代
每天一放學,福鼎實小的學生陳瑞格都會打開媽**智能手機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在手機上完成作業后,學生可以看到自己完成的效率情況。這款軟件就是“作業盒子”,目前在該校相當普及。
而另外一種“好分數”軟件也被家長及學生廣泛使用。本學期半期考后的第二天,福鼎一中桐城校區學生陳小宇通過安裝在手機上的“好分數”軟件查到自己的分數及在年段、班級的排名情況。最重要的是該軟件還能對陳小宇的錯題情況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
除了實驗小學、福鼎一中桐城校區,福鼎二中信息化教育也日趨成為常態。走進福鼎二中,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一群孩子齊刷刷地拿出手機或平板電腦,放在課堂上自由地“玩”,而老師則是站在他們中間,手里不拿教案和書本,也是拿著一臺平板電腦。他們通過教室**AP登錄天聞云課堂或Moodle平臺(教學互動平臺),在課前檢測反饋、課堂互動提升和課后鞏固拓展等環節和老師進行課堂互動。Moodle平臺在第一時間對同學們學習掌握的情況做出反饋,老師們“以學定教”,進行個性化教學,這就是美國人提出的“翻轉課堂”。
順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逐步普及這一趨勢,因地制宜摸索出一條基于移動學習終端和Moodle平臺的信息化教學新路徑。福鼎二中信息化教育不僅**、省、市媒體爭相報道,還二度登上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的舞臺,受到同行關注。
日前,福鼎信息化教育成燎原之勢。福鼎一中、福鼎職業中專被福建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實驗學校,福鼎二中成為全國教育管理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入圍福建省信息化典型案例并推薦參加**信息化典型案例遴選。福鼎二中、四中、實驗小學、桐北中心小學、流美中心小學成為寧德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和實驗校。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學模式開始改革,教研活動開始由線下轉為線上:全市共有1890位教師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互助教學、網絡教研、個人進修、自主學習和共享資源等活動。
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在機制方面,福鼎市出臺《關于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與運行機制的實施意見》,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運行、督導激勵和資金投入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致使福鼎教育信息化駛入快車道。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早在“十一五”期間,就推出“四個1500萬”,其中一個1500萬用于“班班通”以及三通兩平臺建設等;自“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福鼎市加快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教育資源班班通”。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班級百分百接通了互聯網并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全面完成“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建設任務。2017年還投入1200多萬元解決全市教師辦公電腦人手一機問題,以及部分班班通設備更新。
在人才培養方面,福鼎市抓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工作,舉辦全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培訓活動,開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和測評,以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與此同時,該市教育主管部門還鼓勵教師通過“全國新媒體新技術比賽”“中小學電腦制作”“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平臺,促進教師成長、出成果。近三年來,福鼎市教師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共有44節獲得部級“優課”,93節獲得省級“優課”。
“幸福福鼎”編輯部
文:曾云端
圖:林瑩瑩 福鼎市教育局
拓展知識:
福鼎教育局
慈濟小學創辦于2008年,是福鼎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小學。學校地處福鼎城區東擴南移的中心地帶,學校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學校以“積極教育”辦學核心理念,以“讓孩子擁有幸福能力”為辦學宗旨,力求通過人文關懷和個性化教育,構建“心映七彩,燦若千虹 ”的校園文化,不斷提升辦學內涵。幾年來,學校各項工作不斷發展,深受廣大家長和社會人士的認可。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948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