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自行車(北京公共自行車退卡點)
前沿拓展:
10月12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簡稱TOCC)了解到,近年來,北京交通運行走勢總體平穩,但**對人們出行習慣的影響還在持續,由于自駕通勤增多,城市路網交通壓力總體比**前有所加大,2021年公共交通總客運量為**前2019年常態水平的八成左右。
海量數據如何轉化成交通服務信息?
在節假日前夕、中小學返校、惡劣天氣等時段,北京都會發布相關交通預警提示信息,市民也越來越關注北京交通指數,據此調整出行安排,客觀上助力了交通擁堵的緩解,這背后都離不開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該中心是全國首個建成并投入實際應用的省級綜合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作為首都交通的“最強大腦”和“交通指揮中樞”,該中心圍繞運行監測、預測預警、指揮調度、決策支撐、社會服務5大職能,全力做好交通運行監測的“千里眼、順風耳”,協同聯動指揮調度的“傳令員”,交通決策支撐的“好參謀”。
該中心還統籌協調**交管、公交、軌道、出租、民航、鐵路等16個分中心,整合接入行業內外41個應用系統、8000多項靜動態數據、29萬多路視頻,實現了涵蓋路網、公交、靜態、慢行、城際等共計19個交通領域的動態運行監測。
要想對交通情況進行準確分析并對未來趨勢加以預測,自然離不開海量的數據。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指揮調度部部長毛力增解釋,目前,中心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系統對接方式,如車輛GPS(北斗)、刷卡數據、ETC門架等獲取的海量數據,主要用于掌握當前交通動態的變化情況,如早晚高峰時段交通的實時情況;二是行業企業報送的數據,如每天公交、地鐵、出租、共享單車等的客運量、滿載率等,用于統計分析以日、月、年為周期的變化發展規律;三是大量的視頻圖像。
近年來,北京交通運行有哪些新變化?
自2011年成立以來,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也一直在關注北京交通運行的變化和規律,特別是**發生后,北京交通運行出現了一些新趨勢。
毛力增介紹,近年來北京交通運行走勢總體平穩,但**對人們的出行習慣、出行意愿都有不小的影響。
公共交通受**影響仍未完全恢復。2021年公共交通總客運量為**前2019年常態水平的八成左右。同時,城市路網交通壓力總體比**前有所加大,略高于**前2019年的常態水平,早晚高峰和平峰時段,路面車流量都有所加大。
但也有更多市民選擇了與他人接觸更少、更綠色健康的騎行通勤方式。現在北京共享單車騎行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21年日均騎行量261萬人次,同比**前2019年(167萬人次)增長56%。日騎行量最高為471萬人次,出現在2021年9月18日(周六,中秋節前調休工作日)。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白爽 校對 **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648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