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年(2016小年夜春晚iu)
前沿拓展:
今天,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并非專指一個節日,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那么您知道小年是怎么來的嗎?2016年的小年在2月1日,星期一,小年的到來會有什么樣的風俗習慣呢?趕快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小年,小年一般在什么時候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小年并非專指一個節日,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小年的民俗都有哪些?
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開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新年要有新氣象。小年期間漢族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那么南北小年的習俗都有哪些呢?
“ 大掃除”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小年的時候都會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干凈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后“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 祭灶”
小年是民間祭灶神的日子,所以各地人們都會在那一天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要貼灶神畫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拜祭灶神時,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不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
“ 貼窗花放鞭炮”
在北方,小年的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可是現在這種景象少了。放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于空氣污染等因素,現在也少放了,過小年的氣氛就淡了。
“ 北吃餃子南吃年糕”
在北方,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所以在小年里肯定少不了吃餃子。而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里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一個傳說是,“小年”是上古神獸“年”的伙伴,喜吃灶糖,于是人們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人南方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 貼春聯”
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里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并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謀劃策寫什么的時候最溫馨了。
“ 備年貨”
這小年離大年不過就是剩個不到十天,人們開始提前買好年貨。很多東西比如菜、飲料什么的都是要小年開始備貨的。農村的年貨相對簡單,殺豬灌腸就可以搞定,當然這些活也不是說一天就能干完,所以從小年開始就得準備。
“ 沐浴更衣”
有新年新氣象之寓意。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沐浴更衣、神清氣爽地過年是必須的。把上一年的塵埃晦氣除去,把新一年的好運帶來,便是洗浴的宗旨。
小年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里搗窮了。
**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小年并非專指一個節日,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南北相差一天,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
俗話說,“小年”不小,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距離春節僅剩幾天啦,今天開始,要按這個節奏準備過!年!了!
給大家拜個早年!
本文來源網絡
人人都是小主編,集思廣益廣征信息及好文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shanshuihuairou@163.com
別忘了點擊右下角“寫留言”
把你想說想聊想問的告訴我們吧!
懷柔人的自媒體品牌
山水懷柔
微信號:山水懷柔
拓展知識:
2016小年
今天,2月1日小年
2016小年
明天就是了
追問
小年夜不是小年前一天晚上啊?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447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