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館新館(北京科技館新館在哪里)
前沿拓展:
北京科技館新館
別聽那位瞎說**科技館新館有四個門南門從來沒開過,南門是大屯北路北門不讓觀眾走,北門是科薈南路東西門都可以觀眾進入,東門在北辰東路,西門在湖景東路,(但湖景東路不讓車輛通行)但是售票處在西門所以建議你走西門
喻以諾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
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
現已保送至北京科技大學
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室
兩次國家獎學金
北京市三好學生
校優秀三好學生
學院求是學會部長
材料1811班宣傳委員
材料2109班引航學姐
材本18級第五**支部副**
懷揣著美好憧憬的她
從青澀懵懂到意氣風發
她是永遠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夢想家”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剛入學的喻以諾懵懵懂懂,在迷茫中勤勤懇懇學習,因此在大一下學期便獲得了新生特獎答辯的資格,她欣喜若狂,便也在心中默默許下“參加每一次特獎答辯”的愿望。
慢慢地,喻以諾習慣了大學的授課方式,也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節奏。除了被動地學習知識,她的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
“求學即是求知的過程,而獲取新知一定是令人興奮和快樂的。”在學習過程中她或多或少會遇到難題,但每次當她依靠知識的武裝將其克服了之后,成就感不言而喻,就是這樣對于知識的渴望支撐她跨過了重重難題。
在過去的三年半中,喻以諾的綜合成績保持專業第一,必修課加權成績為92.19分。“參加每一次特獎答辯”的愿望也最終得以實現,她也很幸運自己是材料學院18級唯一一名四次全部參加學院特種獎學金答辯活動的學生,也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兩次)、**特等獎學金、**(新生)一等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校優秀三好學生等榮譽。
最終以95.19分的保研成績被保送至北京科技大學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師從楊槐教授攻讀博士學位。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學習的過程同樣是艱苦奮斗的過程,每一科成績的獲得都與“勤勉”息息相關。三年來,她在不斷實現自我成長、自我突破,從大一的90.72到大二93.91,再到大三的95.31,在求知中進步,在勤勉中成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大二時,喻以諾初次接觸到了科研競賽,因此她也不再簡單滿足學習成績上的追求,而是希望可以多方面發展。2019年9月,喻以諾師從廖慶亮老師在先進低維材料研究室參加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參與了“面向新一代人機界面的自驅動交互型電子皮膚”項目。
當科研小白第一次接觸科研時,無疑像個無頭蒼蠅。但導師廖老師和趙璇老師對團隊進行了詳細的指導,讓她所在的團隊對項目有了深入的了解。經過開題答辯,他們的項目獲評為北京市級項目。但大二下學期經歷**無法返校,只好居家進行文獻查閱,以確保項目進展。
之后,團隊想將項目轉化參與創業競賽,可商業計劃書的撰寫對于工科生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但必須迎難而上。經過老師的不斷建議,商業計劃書逐漸完善,經過十余版的修改,近五萬字的商業計劃書最終成型。
在廖慶亮老師和趙璇老師的輔導下,她以第一負責人和第二負責人身份參加了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和第六屆**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最終歷時一年多,經過團隊的不斷試錯,項目的不斷優化,該項目取得了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和首都賽金獎等一項國家級、兩項市級、三項校級的獎項。
2020年12月,喻以諾也非常榮幸地代表了團隊在北京科技大學2020年學生表彰大會中獲得學校給予的表彰。
這次科研經歷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非常感謝學校以及學院對團隊的一路支持,蘇烜老師從項目計劃書的撰寫到比賽場地的布置,事無巨細,為他們提供了無微不至的幫助;非常感謝廖老師和趙老師的一路指導,沒有老師的一次次指導,就不會有項目的次次完善;感謝團隊的一路堅持,項目戰線很長,但是他們毫不氣餒,最終才能取得如此碩果。落腳于自己,此次科研經歷讓她初次接觸科研卻也產生了更大的向往。
之后,隨著“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流行,節能減排的概念深入人心,于是她“轉戰”于節能減排競賽。從無到有的過程無疑是困難的,對身邊環境的一次次思索、腦洞大開的一次次想象,會議上團隊頻頻發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再到翻閱文獻專利將難題逐個攻克。雖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方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改版,但是以上過程的重復讓這個團隊從無到有并構建了幾個較為成熟的方案。而最終她也獲得了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三等獎、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一等獎和三等獎等獎項。
參與節能減排比賽讓她了解了節能減排相關知識,也更多地關注到了生活中的低碳,同時培養了理論結合實際的意識,提高了應對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個隊伍為同一個目標不懈奮斗的狀態實在難能可貴,一起熬夜寫申請書、做PPT,一起面對挫折和失敗,但不氣餒繼續前行,這才是勇于開拓進取的大學生活。”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入學以來,喻以諾一直在思想和行為上向**組織靠攏,通過**組織的培養,目前已是一名****。在擔任材本18級第三**支部“助學零距離”活動負責人時,她積極幫助身邊的同學,認真開展“助學零距離”活動,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幫助身邊的同學答疑解惑。目前她正擔任材本18級第五**支部副**,每月認真組織開展支部內的理論學習,加強支部的思想作風建設,也負責支部檔案的整理,支部學習資料的整合等工作。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她也將在行動中不斷提高**性,培養德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除此之外,她曾作為一名學生群眾代表參加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通過本此次會議,她感受到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青年**,必須嚴格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同時深刻意識到學生骨干身份和**身份的責任和使命相通,要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實踐報國,以實際行動響亮回答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由誰實現的時代之問!
2019年,喻以諾加入慶祝活動群眾**第十方陣,為祖**親70年華誕獻上“希望田野”。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18000余名志愿者的努力與付出,而她也深感榮幸能夠成為這其中的一份子。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更作為一名****,她用自己的行動為冬奧的順利舉辦貢獻一份力量,也為這奧運盛會貢獻一份溫暖。
長期以來,她都秉持著“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樂于奉獻。她平時熱愛志愿活動,共獲志愿工時429小時,并且被評為2019年度“百優志愿者”。教老人電腦、清晨奉粥、南鑼鼓巷站崗送水等志愿讓喻以諾看見這個社會友善的一面。
她送給自己的第一份成人禮物是一張光榮的獻血證明,自己小小的一個舉動就可能為他人帶來多一些生的希望,目前累計獻血1000mL。同時也是一名器官捐獻志愿者,她希望在未來可以為別的家庭帶來生的希望或以別樣的方式為科研事業做出貢獻。
未來漫漫長路,她希望自己仍可以滿懷感恩的初心,永葆服務的熱情,繼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光與熱。
為了全面發展自己,喻以諾也多次參與學生工作,她曾擔任過班級宣傳委員、院求是學會部長等,也主持過五四運動演講比賽和兩院先鋒課堂競賽等活動。
堅守盡己所能為新生服務的初心,鑒于自身豐富的學生工作經歷,她選擇成為材料2109班的引航學姐。“引航”二字對于她來說不是應付完成任務,而是意味著真正去親近每一位同學,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盡可能解答學習路上的困惑,讓其走出舒適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漸漸完善自己的大學規劃。
每一段經歷都是一次成長與進步,每一次活動也都能收獲匪淺。學生工作培養了她嚴謹的態度,**建工作強化了她對于**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青年學生應牢記青春使命、煥發青春熱情,努力成為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喻以諾經過仔細慎重地考慮在推免時決定師從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的楊槐教授進一步從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既然已勇敢地接下前輩們的接力棒,那必須有所作為。”她已經做好了面對未知挑戰的準備,科研的道路必將不是平坦之路,她必將完成使命。
大學匆匆,轉眼即將背上行囊,踏入新的旅程。過去終將不復,在未來,她將懷揣赤子之心,拼上青春的榮耀,練就過硬本領,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書寫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新篇章!
“不要因路遠而躊躇,只要去,就必到達”
拓展知識:
北京科技館新館
最近展出項目為愛因斯坦的一些成就新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5個主題展廳以及公共空間科普展示。主展廳加上**影視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面積可達到約6萬平方米。新館擁有常設展項800多個,其中大部分展項可讓觀眾動手**作或親身體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并有豐富的科技內涵。 這些展項許多配有液晶播放互動設備,觀眾在參與互動科技項目時,可看到豐富生動的影像資料,也可從液晶屏上看到互動效果,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各個主題展廳特色鮮明,每個展廳大都是國內外最新研制的科技展項。 據透露,每個展廳的展項花費都在數千萬,這些充滿高科技技術的展覽項目將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觀感。新館還設置了球幕**、巨幕**、動感**、4D**共4個****。其中,動感**和巨幕**將在20日首先對公眾開放。 **科技館新館作為200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北京主場,將于9月16日舉行開館典禮,16日至19日期間會面向單位及有組織的團體開放,20日起向社會公眾開放。 [編輯本段]北京科技館看點: �7�4看點1 侏羅紀恐龍“屹立歸來” 魔方大廳位于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方塊”的方塊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云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昨天已經在大廳組裝完畢,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因為要等到16日才能揭幕,三條龍目前還在大幕里面“沉睡”,只有高達6.5米、長27米的阿納川街龍忍不住“探出頭”看看新家。個頭較小的許氏祿豐龍、雙脊龍則被完全遮蓋,等待“蘇醒”的那天。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云南專程運來,并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電梯直梯幕墻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沖擊。 �7�4看點2 科學樂園專為兒童設計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歡樂農莊”里,一輛小拖拉機正在耕田,小朋友可以坐在拖拉機上嘗試耕作收割,拖拉機前的大屏幕上對應顯示整個模擬勞作的過程,十分有趣。 “空間站”里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游戲,例如管道游戲,兒童**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這些都是兒童易于理解的,展項采用以游戲化互動參與為主的多樣化展教形式,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情境。”展廳的負責人說。 �7�4看點3 機器人會現場畫素描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我國最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打太極、寫書法,本領不同凡響。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在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還有兩個不像人的機器人,可以現場為觀眾畫素描。這兩個機器人實際上是一套機械系統,觀眾看到的是畫畫的機械手臂。當觀眾坐在凳子上,機器人首先識別人臉,然后系統指揮機械手臂在一個液晶屏上畫出人臉的輪廓。 �7�4看點4 兩****將先亮相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和巨幕**、動感**、4D**。新館正式開放后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和動感**。其中,巨幕**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座椅平臺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臺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臺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仿佛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動感座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向面前。動感**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編輯本段]提醒 新館票價與老館相同 據介紹,新館開放后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和動感**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采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 [編輯本段]特色展品介紹 除去展廳中的展品,新館的公共空間也有很多特色鮮明的展項,分布在新館展廳地下一層至四層,獨特的展品有: 小球陣列——位于一層西大廳天花板,由鋼絲懸掛的805顆直徑26厘米的小球組成長18米、寬12米的陣列;在計算機控制下,電機**縱著小球在空中上下直線運動,組成不同的幾何圖案。 生命螺旋——位于一層南大廳,由人體組成的巨大雙螺旋雕塑造型(高47米),表現DNA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礎及其造型之美。 機械旋律——位于一層科普長廊,組合各種齒輪、連桿、氣缸、活塞、凸輪、光圈、滑塊、車輪和擺動結構等,以復雜機械裝置及其聯動關系和運轉過程,表現機械及其金屬材料本身的美感。 分子運動墻——位于一層南大廳,20多個半球形“分子滑塊”自由運動、相互碰撞,在表現類似于布朗運動的微觀粒子運動之美的同時,再現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自由運動及相互碰撞的過程。 動態變形墻——位于二層北環廊。通過計算機控制的電磁閥帶動數百個氣缸桿伸縮運動,使墻面產生有規律的起伏變形,組成特定圖案或字符等,并可對背靠墻面的觀眾產生推出的效果。 生命歷程——位于地下通道。長達68米的藝術玻璃浮雕壁畫自西向東依次表現地球生命誕生、演化的歷程,內含生命進化的思想以及生命進化與環境的關系。 時間之輪——位于三層北環廊。透明表盤顯露出其內部復雜精巧的機械結構和零部件,通過鐘表結構造型和機械運動,表現鐘表內部復雜精巧的機械結構和運轉過程。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247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