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祭掃(云祭掃是什么)
前沿拓展:
云祭掃
指園區工作人員代客戶指定墓地掃墓,掃墓過程拍照,攝像回傳給客戶。
春暖花開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是廣大群眾寄托哀思、緬懷祖先的傳統節日。但當清明遇上**,大眾似乎都有些進退兩難,既想尊重祭拜的傳統,又要顧忌**的現實。**關不住思念,距離隔不斷親情。許多出門在外的游子,急切的希望趕回去!
近日,一首改編自《你莫走》的清明防疫歌曲《你莫回》上了熱搜。“祭祖先 重在心”,勸導在外的鄉親清明期間不要回來,減少人員流動,降低感染風險,鞏固防疫成果!
如何既滿足群眾祭掃需求,又做好**防控呢?為避免現場祭掃引發聚集性**,全國多地都發文“暫停現場祭掃活動”,采用網上獻花、線上寄語、云上代祭、撰文追憶等方式追思故人。
何謂“云祭掃”?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云端”,在網上追思已故之人。
事實上,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近年來,全國各地為了營造“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綠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圍,紛紛在網上開辟實景式“祭掃”平臺,將現實里的祭掃場景在網絡世界進行還原,通過在“云”上表達思念,倡導綠色、低碳、文明的祭祀新風尚,算得上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新。
當前,**防控還未到“松勁”“歇腳”之時,防控工作不能有半點松懈,提倡“云祭掃”,就能有效避免**聚集引發**傳播風險,又可寄托哀思、化解思念,是一種具有現代氣息的祭掃方式。
與傳統祭掃方式不同,“云祭掃”體現的是綠色低碳的理念。指尖輕動,在“云端”點燭、獻花、祈福,減少了碳排放等引起的環境污染,其中所包含的意義,在本質上跟傳統祭掃方式并無區別,使綠色低碳成為慎終追遠新的“打開方式”。
同時,“云祭掃”所秉持的理念,也讓人們從過去“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舟車勞頓中,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清明”空間,于人情往來中抽身而出,有利于規避攀比浪費等祭掃陋習,推動了文明觀念的進步。可以說,通過形式多樣的“云祭掃”,祭祀對先人的虔敬之心、緬懷之意,完全能夠很好地得到傳遞,更能無視時空的距離,讓天涯如在咫尺,讓思念在“云端”蔓延。
祭掃之要,誠在其心,貴在其意。
追思緬懷先人,無論形式怎樣改變,不變的是親情、是思念,關鍵在于是否用“心”。只要心誠意真,“云祭掃”、代祭掃和實地祭掃一樣,都能表達對逝者的思念和禮敬!別樣清明一樣情,尤其在**防控形勢緊張的當下,“云祭掃”更是對家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文明體現,不失為一種清明祭掃的新選擇。
云中誰寄錦書來?是家人、是親人,是所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承者。清明時節,讓我們來一場“云祭掃”——這是對生命的共同追憶,對歷史的深刻銘記。
在“云端”悼念逝者、懷念先人,不只是**期間的權宜之計,即使**結束后,也應該成為引領移風易俗的新風尚。
拓展知識:
云祭掃
創建完紀念空間后,點擊完善信息,上傳照片即可拍照或上傳照片。
在**防控的特殊時期,結合**防控實際,“云祭祀”活動將引導市民朋友采用“云祭掃”“代祭掃”等方式,過一個更文明有序的清明節。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0747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