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幫官網登錄(藥師幫app官網)
前沿拓展:
藥師幫官網登錄
我們現在敢提奧恩,這個鑰匙還是很有能力的,就是這個要工作還是比較嚴的。!
圖源自視覺**
日前,院外醫藥交易平臺藥師幫遞交港股上市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高盛、中金公司。
藥師幫App于2015年推出并經營業務,早先聚焦于平臺業務,2019年開始運營自營業務。作為一個B2B醫藥營銷平臺,其連接的是藥廠、醫藥企業、中小型藥店、基層醫療機構、店員,致力于讓藥店及基層醫療機構的采購及銷售工作實現提效降本。
醫藥電商賽道包含B2B、B2C、O2O模式,其中,大眾熟知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屬于B2C模式,叮當快藥、京東藥急送以及美團、餓了么等屬于O2O模式,藥師幫則是B2B模式的代表。
藥師幫聚焦**醫藥流通行業的院外市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1年**院外醫藥流通行業市場規模占整個醫藥流通行業市場規模約33.5%,達5522億元,預計到2026年,這一市場將增至926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0.9%。
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1年GMV計算,藥師幫是**院外醫藥產業最大的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其2021年總GMV為275億元,2019年以來年復合增長率為42.9%。
港股遞表之前,藥師幫完成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陽光人壽保險、復星醫藥和順為資本等,合計募資約4.6億美元。其中,百度、陽光人壽保險于2022年4月參與藥師幫8520萬美元E2輪融資,二者分別出資3000萬美元。
依靠自營業務,營收終于突破百億元
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藥師幫營業收入分別為32.5億元、60.65億元、100.9億元,其旗下有三大業務板塊:平臺業務、自營業務、其它創新業務。
圖源自招股書
2019年推出的自營業務是藥師幫的營收支柱,過往三年的收入分別為30.12億元、56.91億元、95.90億元,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2.7%、93.8%、95.0%,占比連年提升。反觀平臺業務,經營時間最長,但收入“微薄”,2019年至2021年分別創收2.38億元、3.73億元、4.89億元。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2019年之前的藥師幫,其營收情況可能更加“窘迫”。
但從GMV角度來看,又截然相反。2021年,藥師幫平臺業務中第三方商家的GMV為170億元,占總GMV的61.9%,自營業務GMV為105億元,約占總GMV的38.1%。
收入及GMV的差異主要在于二者的創收路徑不同。可以說,在2019年之前,平臺業務都在為自營業務的展開鋪路搭橋,藥師幫用4年左右的時間聚攏行業中的上下游參與者。
平臺業務相當于醫藥中介,藥師幫根據賣家銷售額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傭金,此項收入有賴于SKU的豐富度以及更多B端賣家的入駐。數據顯示,2021年,藥師幫可提供的月均SKU數量超過240萬個,截至去年末,平臺有約4700個賣家,同時還有43.4萬個買家。
何謂自營業務?即藥師幫直接通過產品銷售獲得收入。2021年,藥師幫平均每月采購并向下游藥店及基層醫療機構銷售約19.6萬個SKU。為此,藥師幫開發了專門的履約系統,對采購、倉儲、配送及營運資金進行集中數字化管理,2021年,其存貨周轉天數控制在27天。此外,截至年末,藥師幫自有倉儲網絡在18個城市建立了19個智能倉庫,以保證平均3.39小時內處理訂單并發貨,跨省配送39小時到城市,50小時到鄉鎮。
自營業務推出一年后,藥師幫進一步挖掘平臺沉淀的資源池,依據藥企的增量業務需求和買家低成本交易的需求,推出了廠牌首推業務,即從藥企及其選定的主要分銷商采購并銷售至平臺買家。這令藥師幫砍去中間商,低價拿到藥品,用價格去將消費者留在藥房,也是應對處方外流趨勢下、醫藥電商賽道競爭者加劇的一個突破點,如阿里健康近兩年就在借勢布局處方藥市場。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藥師幫廠牌首推業務與約560家藥企合作開展超過1000個SKU的推廣。2021年,其廠牌首推業務的GMV為88.7億元,同比增速達162.4%,占自營業務GMV的8.5%,未來增長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藥師幫的第三大業務板塊是其它創新業務,2021年收入占比僅為0.2%,主要包括在基層醫療機構放置檢測設備并檢測出具結果的光譜云檢業務、24小時無人智慧藥店的小微倉業務、為藥店提供庫存管理及銷售管理服務的SaaS解決方案業務,以及提供藥師資格考試在線課程的藥師培訓業務。
圖源自招股書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自營業務在近三年撐起了藥師幫的營收規模,但這一業務板塊的的毛利率并不高,2019年至2021年,其自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3%、5.1%和5.2%。對比來看,2021年,藥師幫的平臺業務和其他創新業務在毛利率分別達到83.7%和51%。但是,公司整體毛利率出現下滑。
深陷虧損困境,靠“節流”能走向盈利嗎?
營收雖然起量了,但藥師幫至今仍深陷虧損泥潭。
根據招股書,2019年到2021年,藥師幫凈虧損分別為10.46億元、5.72億元和5.02億元,2019年、2020年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為4.65億元、2.77億元。過去三年時間,藥師幫累計虧損超20億元,不過目前虧損幅度在收窄。
從毛利的角度來看,如前文所述,藥師幫整體毛利率在去年出現下滑,2019年至2021年,其毛利率分別為7%、10%和9.1%。
對此,招股書解釋稱,其毛利率在2021年較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其自營業務的擴張,而自營業務的毛利率又低于其它業務。而且,隨著自營業務擴張,其平臺業務收入更多來自平臺上自營店鋪的傭金,因此在綜合報告平臺業務收入時,出現較多集團間的收入抵銷。同時,在藥師幫平臺業務上由其自營店鋪進行的交易,相應的交易手續費被錄為平臺業務的銷售成本。
再來看影響公司最終盈利能力的三大費用,藥師幫正有意控制三費,以收窄虧損。
2020年,包括研發費用、銷售及營銷費用以及一般行政及管理費用在內的運營費用,同比增長24.5%至9.07億元,2021年,運營費用同比增長46.3%至13.27億元,雖然增速在提升,但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大,其運營費用率已從2019年的22.4%降至2021年的13.2%。
其中,銷售及推廣費用占運營費用的比重最高,2019年至2021年分別為6.04億元、7.26億元、10.64億元,但同期,銷售及推廣費用率分別為18.6%、12.0%、10.5%,呈逐年下降態勢。另外,一般行政及管理費用率也是逐年下降。
鈦媒體App制圖,數據來源:招股書
目前,企業進入上市節點,財報需更具備說服力,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費用率,確實可以調整公司的經營數據走向,但已經經營7年的藥師幫還未實現盈利,且新創收業務板塊開展時間較晚,未來繼續投入在所難免。如需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在營收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內部的精細化運營也很重要,最終目標是盡早抵達盈利終點。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孫騁)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0547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