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硬盤接口(移動硬盤接口松動怎么辦)
前沿拓展:
移動硬盤接口
移動硬盤是很方便的一種東西,但是有的時候移動硬盤接口會壞應該怎么辦呢?現在就來詳細說說:
方法一、如果沒有烙鐵等工具,直接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買一個移動硬盤盒替換就行。
為什么可以替換呢,實際上移動硬盤里面只是一個普通的2.5寸硬盤和轉接板組成,所以接口壞了只是轉接板的問題,而移動硬盤盒子就是一個不帶硬盤的轉接板和外殼,使用把原來的移動硬盤拆開拿出硬盤,換到新的移動硬盤盒子里就跟新的一樣了,完全沒有任何的區別,當然移動硬盤盒要買個好點的,一般30多塊錢。
拆開后就能看到一個硬盤和轉接主板了。
然后分離開就是這樣的。
新買的移動硬盤盒就是這樣的,全部卡扣設計,直接把硬盤**去就行了,啥工具都不需要,自帶u**數據線。
方法二、如果有烙鐵等工具,且只是u**接口脫焊了,那么可以自己補焊來解決,或者換一個新的u**接口。
這種方法雖然不用買硬盤盒子,但技術要求較高,且需要本身就有工具,否則買工具也要花不少錢。
另外對于原生的移動硬盤,也就是無法拆下硬盤本身的移動硬盤,也需要自己來換u**接口的方法修理,當然如果自己不會,也可以去維修店看看能不能30多塊錢解決,可以的話,也相當于一個移動硬盤盒子的錢也是不錯的選擇。
雷電接口是當今最快的PC外部接口,非常適合移動存儲設備使用,但雷電移動固態硬盤的用戶并不多。除了價格昂貴之外,使用上的不便也阻礙了它的普及。
在現實中雷電接口高冷、不接地氣,作為隨身攜帶的移動固態硬盤,難免會遇到沒有雷電接口的電腦,這時候口袋里的高速雷電固態硬盤連在U** Type-C接口上就成了無法被識別的磚頭。于是有國內廠商推出了U**/雷電雙接口的移動固態硬盤,無論到哪兒都不會尷尬。
這類雙口方案通常使用了兩顆主控,一顆JHL6340雷電芯片可為內部SSD盤芯直接提供PCIe信號,另一顆U**-NVMe橋接芯片負責支持U**接口。由于兩個接口都是Type C外觀,所以連接時還需仔細看清了再插,數據線也千萬不要搞錯,雷電3數據線可以給U**使用,反之則不行。
科技進步就是為了幫大家消除麻煩,近期在海外Sabrent品牌的Rocket XTRM-Q移動固態硬盤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方案:單口雷電/U**雙模式移動固態硬盤。
它使用了一顆比JHL6340更新的JHL7440主控,該主控本身支持U**模式,所以只需一個外部Type C接口就能實現雙模式工作。當然為了使NVMe固態硬盤可以在U**模式下工作,依然需要在JHL7440之下再連接一個U**-NVMe橋接芯片。
效果就是只需單個接口,連接電腦雷電接口自動使用雷電模式(傳輸速度最高2700MB/s)、連接電腦U** 3.2接口自動使用U**模式(傳輸速度最高1000MB/s)。
Rocket XTRM-Q使用的SSD盤芯是群聯PS5012-E12S主控方案,搭配了美光96層堆疊3D QLC閃存,提供500GB到8TB多種容量選項,整個移動固態硬盤質保5年。小編希望這類使用方便的雙模式雷電/U**移動固態硬盤產品能盡早進入國內市場。
拓展知識:
移動硬盤接口
一般是U**的,少數有ieee1394(超貴,速度快),也有esata的最簡單
大的那頭是接電腦的,是標準U**
小頭的是接移動硬盤那頭的,是mini版的U**,也可做成其他形式的,只要能和移動硬盤對應就行了,
這兩個版本的U**都比較通用,所以方便數據線的更換
也有在接電腦的標準U**有2個相同的頭,呈Y狀,那是針對U**移動硬盤加強供電用的
移動硬盤接口
這個問題很簡單,U**分三種,標準口(你朋友的那種)
迷你口(你自己用的那種)
方口(接口類似正方型,但缺一個角的)
這三種都是U**口,傳輸速度都一樣.只是外形上的一個區別
上面說了,只是一個外形的區別.另外,U**分3種,U**
1.0
1.1
2.0
現在普遍都是2.0
幾種接口都是一樣的,三種的區別只和電腦主板有關系,和U**線本身沒有任何關系的
移動硬盤接口
移動硬盤有并口和串口,但移動硬盤盒的接口都是U**2.0
你說的你那個數據線一頭兩個U**,其中一個是主的,另一個是供電的(可插可不插,老主板U**供電不足,需要插兩個),另一頭小的是接硬盤盒的。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1847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