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通訊社(世界十大通訊社排名)
前沿拓展:
世界十大通訊社
★日本共同通訊社 日本最大通訊社,社團法人組織。該社實際上是半官方的通訊社
★德意志**社(dpa) 總部在漢堡,每天播發約6萬字基礎服務,內容涉及各方面**,德國大多數報紙雜志,以及各部門企業也接收其基礎服務
★塔斯社 原稱蘇聯通訊社,是前蘇聯的國家通訊社,1992年1月在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基礎上成立****通訊社,簡稱俄通社
★法國**社(afp) 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法新社名義上是**的報業聯營企業,實際上是法國官方通訊社
●安莎社 全稱全國報紙聯合通訊社,意大利半官方通訊社,總部在羅馬
★意大利**社 意大利第二大通訊社,規模僅次于安莎社,總社設在羅馬
★路透社(REUTERS) 英國創辦最早的通訊社,是英國的官方喉舌,現為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是與新華社最早建立**合作關系的西方通訊社
★美聯社(AP) 1848年成立,世界主要通訊社之一,每天發稿2千萬字、1千張照片,有近2萬家媒體接受該社服務,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
★合眾國際社(UPI) 1907年成立,是世界著名的**組織,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
●****通訊社 **的國家通訊社
●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 馬來西亞的國家通訊社
●時事通訊社 日本第二大通訊社,總部在東京,經濟**是其特色內容
●印度**托拉斯 印度報業托拉斯是印度最大的通訊社,前身是1910年建立的印度聯合**社,總社設在孟買,**總編室在新德里
●巴西國家通訊社 巴西的國家通訊社
●安哥拉通訊社 安哥拉的國家通訊社
還有新華社 **的國家通訊社
? 文 觀察者網 劉程輝
“路透社不知羞恥!”
“為了**,連吃相也不要了。”
“這就是西方大牌媒體的**守?”……
就在今天,“慣犯”路透社又把**網友惹惱了。這事還要從它們發的一條推文說起。
北京時間18日晚,路透社推特賬號轉發了一篇“獨家報道”,聲稱“歐洲頂尖大學的**教授與**軍方實驗室合作,將猴子暴露在極端海拔條件下研究其大腦,開發一種防止大腦損傷的新藥。”
對**軍民融合話題的炒作是西方媒體的一貫伎倆,但這次值得注意的是,偏偏在這條“猴子實驗”的推文下,路透社配了一張正在室內吸氧的**戰士的照片,可以說與文字內容毫不相干。
觀察者網發現,路透社的這張配圖,截自****官網,是《**國防報》在今年10月25日發表的一篇圖片**,題為“微壓氧艙落戶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天文點邊防連”。文字內容寫道,“近日,微壓氧艙落戶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天文點邊防連。該連結合官兵工作訓練實際,制訂了微壓氧保健計劃表,每月對全連官兵進行保健治療。”
為何要將“猴子實驗”和**戰士放在一塊兒?這篇推文一經發布,迅速引發了中外網友的憤怒,人們不約而同地發出聲討,認為路透社此舉包含惡毒的暗喻,毫無疑問是種族歧視的行為。
有意思的是,在接下來大半天的時間里,意識到“不妥”的路透社三番兩次修改推文及措辭,但始終未對配圖原因和做法作出公開道歉。更有甚者,路透社在報道正文至今留存了兩張**戰士的照片,毫無刪改之意。
讓我們來具體看看路透社這一天以來的**作。
觀察者網19日下午翻看路透社推特賬號,已經看不到18日當晚那條最初的推文,但該推文及評論的截圖已經在國內外社交媒體上廣為傳播。
在那條推文發出幾個小時后,也就是北京時間19日凌晨2時15分,路透社推特再次轉發了這篇報道。這條推文內容十分簡潔,只有一則“與**軍方相關的猴腦研究,引發歐洲頂尖大學的不滿”的報道標題,配圖也與**戰士無關。
但這并沒有結束……
近4個小時后的北京時間19日上午6時12分,路透社故技重施,再次轉推了這篇報道,又放上了最初**戰士的照片。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路透社修改了推文內容,刪去了“獨家報道”以及“猴子”的字樣:“一位歐洲頂尖大學的**教授與**軍方進行基因研究,但未透露兩者之間的聯系,這是**追求軍民技術如何利用西方學術界的最新案例。”
從路透社在推文里刪去“猴子”一詞的做法看,這家英國媒體很可能意識到了此前做法的不妥。但只要點進推文鏈接的報道正文你就會發現,路透社依然沒有做出任何修改。它不僅在標題中醒目地寫上“猴腦研究”,更在其7張內文圖片中配有兩張**戰士的照片。
路透社的報道正文的7張配圖中,依然有兩張**戰士的圖片
這種小動作沒有瞞過網友的眼睛,這篇推文下方,已經有不少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和不滿。
“圖片和文字毫無關聯,暴露出這家媒體毫無底線。”
“路透社等同于謊言。”
“不只是圖片令人反感,路透的整篇文章都是捏造的,充斥著種族主義和科學文盲的胡說八道,暗示非白人不應從事基礎生理學或進化研究,這所大學有很好的理由**。”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并沒有。
在上午的這條推文發出約6小時后,再次意識到“不妥”的路透社發了條“圖片更正”的推文。它在推文第一部分重復了帶有“猴子”一詞的報道標題,并補充道“我們將刪除了此前的一條推文,因為其中附有錯誤的照片”;在第二部分繼續辯稱,“我們已經刪除了一條早前的推文,那條推文配有一張**士兵在室內吸氧的照片,這張照片可能造成了冒犯。”
北京時間19日中午12時,路透社推特再發“圖片更正”聲明
終究這則推文,也沒能平息網友的怒火,更沒能掩蓋人們對路透社斑斑劣跡的回憶。
“僅僅糾正還不夠,必須公開道歉,這是對所有**人的種族歧視,你不能就這樣了事,當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路透社,我覺得你們編輯的腦子需要修理一下。”
“通常你們是要道歉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知道你們的意圖,你們就是故意的!”
“路透社不是第一次這么做了,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環球時報》在其推特賬號上抨擊道,“路透社在推文中附上與報道毫無關聯的**士兵照片,這一種族主義舉動引發了**網友的憤怒。路透社沒有在第一時間對此作出解釋或道歉。”
《環球時報》推特賬號
這件事傳播到國內社交平臺上,同樣引發網友們的嘲諷和抨擊。大家紛紛表示,路透社這是“為了**,連吃相也不要了”“缺乏教養,非常無理與惡毒”“徹底撕下了道德的偽裝”……
“猴子”與種族主義的聯系,并非網友們的臆想。在國外問答網站Quora上就曾有人提問,為何說把非洲人或亞洲人稱為“猴子”是種族主義言論?有網友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歷史上白人曾有過奴役、**、侵略非洲和亞洲的歷史,一些白人為了粉飾這段歷史的正當性,會試圖用“非人化”的語言來形容非洲和亞洲人,畢竟對動物施虐要簡單的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把非洲人或亞洲人稱作“猴子”往往還有貶低、侮辱的意味。
Quora問答網站上關于“猴子”與種族歧視的答疑
盡管存在這樣的文化背景,實際上在最初路透社發布推文前,仍有網友討論這是“失誤”還是“有意為之”,但路透社之后一系列的**作,似乎很能說明問題。
一則報道推文,三番兩次改了又發,路透社顯然并非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而面對憤怒的網友,時隔近半天沒有道歉,沒有解釋,僅發布了一則“圖片更正”的說明,但哪怕這樣都似乎勉強了這家英國媒體。因為當觀察者網點進“圖片更正”推文所附的報道正文鏈接后,那篇“猴腦研究”的文章和兩張**戰士的照片,依然在那里,不來不去。
作為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路透社在涉華報道上層出不窮的小動作和小心思,讓人不禁感嘆和唏噓。文末,觀察者網分享一篇**報道,以饗讀者、以及改了一天推文的路透社小編。
來源|觀察者網
拓展知識:
世界十大通訊社
新華社;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共同社!
世界十大通訊社
美國聯合通訊社
合眾國際社
路透社
法新社
俄通社-塔斯社
共同通訊社
埃菲社
德意志**社
中東通訊社
世界十大通訊社
你們都偏了,世界上最大通訊社是路邊社
世界十大通訊社
新華社、德云色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1747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