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快遞收費(郵政快遞收費標準查詢官網)
前沿拓展:
郵政快遞收費
郵政快遞國內的普通包裹、快遞包裹、EMS特快、掛號信、平信,五種的資費是不一樣的。如果是普通包裹需要同城2日到達的話運費是5塊,鄰省2-3天到達運費需要6塊,新疆**4-5天到達需要運費10塊,其它的3-4天到達運費需要8塊,到貨方式為全境派送。
1、EMS國內特快專遞收費標準:如果是500g以內20塊。500克以上的物品續重資費實行分區計費。即將寄達地所在省(區、市)參照省會城市間運距歸為3個計費區。一區(1500公里及以下)續重每500克資費為6塊;二區(1500公里以上至2500公里)為9塊;三區(2500公里以上)為15塊。
2、郵政快遞平郵包裹收費標準:政快遞平郵包裹收費計算方法為實際費用=包裹資費+3塊掛號費+0.5塊單據費+保價費(自愿)。訂購時系統顯示費用為實際費用,包裹首重500g為一個計算單位,續重以每500g為計算單位,不足500g的按500g計算。
3、郵政快遞其他收費標準如下:保價費為每保一元或其零數0.005。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郵政資費
**晚報全媒體訊(全媒體記者王艷紅)郵政普通包裹繼3月1日大幅提速寄遞時間后,寄遞資費也迎來調整。4月20日起,郵政普通包裹服務資費由**定價改為**指導價,郵政企業將根據新的資費體系在上限標準內自主定價。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調整完善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有關問題的通知》,20日起,郵政企業寄遞單件重量不超過10千克、每立方分米重量不低于167克的普通包裹服務資費,按照省級行政區劃、省會城市之間郵運距離,設置31個計費區、6檔資費,區分首重、續重計費,首重、續重計費單位重量均為1千克,且不再另收掛號費。
寄遞普包分三檔計費
19日,記者從**郵政集團公司新疆分公司了解到,調整后,從新疆寄遞郵政普通包裹,共有三檔計費。
分別為:一檔:寄達新疆、甘肅、青海、**,首重1千克6元,每續重1千克1.5元。
二檔:寄達河北、內蒙古、寧夏、山西、陜西、四川,首重1千克9元,每續重1千克4元。
三檔:寄達安徽、北京、重慶、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山東、上海、天津、云南、浙江,首重1千克10元,每續重1千克5元。
此計費標準從20日起開始執行,今日各郵政營業網點已張貼資費調整通知。郵政營業信息系統、**郵政官方網站、網上營業廳、微信公眾號及11185等涉及普通包裹資費查詢、應用的系統也同步進行調整。
**郵政集團公司新疆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資費調整有三大變化,一是計費區和資費檔大幅減少,由216個計費區、86檔資費調整為31個計費區、6檔資費,資費更加簡單透明;二是取消了每件包裹3元的掛號費;三是參照社會寄遞企業的通行做法,將此前的遞重等額累進計費,改為區分首重、續重計費,首、續重計費單位調整為1千克。
調整后郵費有升有降
資費體系調整后,郵政普通包裹的寄遞費用會上漲還是下降?
記者發現,調整后,寄遞資費有升有降,資費總水平基本穩定。
以從烏市郵寄5公斤重的普通包裹到廣東佛山為例,調整前的郵費為33元的基本資費,另加3元的掛號費,共計需要郵費36元。而調整后,只需要首重10元加續重的20元,共計30元,郵費降低6元。
而同樣5公斤的包裹,如果從烏市郵寄到伊寧市,調整前的郵費為7元的基本資費,另加3元掛號費,共計需要郵費10元,而調整后,則需要郵費12元,上漲2元。
對此,《通知》要求,郵政企業對因資費結構調整郵資下降的線路,不得不降或少降資費,而對于個別郵資上漲的線路,要充分考慮市場供求競爭狀況、用戶承受能力等因素,通過采取資費下浮措施,合理控制實際郵資漲幅。
寄遞包裹有更多選擇
在揚子江路郵政營業網點辦理包裹寄遞業務的市民王曉軍說,現在用郵政寄遞包裹時間也快了,資費再調整后,就更有競爭力了。”最主要的是郵政網點覆蓋面廣,尤其是往鄉鎮寄遞包裹,用郵政更方便。”王曉軍說。
據了解,今年3月1日,新的《郵政普遍服務》標準正式實施,郵政普通包裹大幅提速,寄遞時限壓縮一半,且城市內的包裹全部投遞到戶。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資費調整后,郵政普通包裹無論是資費還是服務,都在逐步與市場化水平接軌,以便更好參與市場競爭。
記者了解到,郵政包裹分普通包裹、快遞包裹和EMS三種,此次調整資費的郵政普通包裹,屬于郵政普遍服務范圍,資費水平最低。而與民營快遞業務相似的快遞包裹和EMS價格未調整。
郵政普通包裹資費調整后,民營快遞價格是否也會有變動。對此,首府部分民營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暫無變化。他們認為,在當前用戶可以選擇的寄遞渠道更多的情況下,無論是郵政還是民營快遞,唯有拼速度、拼服務才能贏得用戶。
相關鏈接:
郵政包裹資費體系為何調整?
此前,我國郵政普通包裹實行的資費體系結構是1958年確立的,計費區設置是以20世紀50年代較大的城市、縣級城市為中心,將全國劃分為216個計費區,按照計費區中心城市間的郵運距離形成了每500克從0.3元到5.95元不等、共計86檔的資費標準,每件還要另外收取3元掛號費,資費計算過程十分復雜。
而隨著我國寄遞市場和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此前的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已經明顯不適應當前市場。一是資費結構復雜,計算繁瑣,很難在窗口公示,對公眾來說,資費透明度低;二是計費區設置不符合當前交通運輸和郵政生產作業實際;三是不符合寄遞行業按“首重+續重”計費的通常做法。
調整后,資費體系更加簡潔透明,有利于消費者了解和監督,計費區和資費檔的數量大幅減少,與郵政其他包裹類產品及社會寄遞企業的資費體系結構保持銜接,也利于郵政企業提升服務效率、更好參與市場競爭。(全媒體記者王艷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1547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