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成本包括什么(直接成本包括什么科目)
前沿拓展:
直接成本包括什么
直接人工費用屬于生產成本或各產品成本。
1、直接人工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職工工資和職工福利費。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工資總額包括以下六項內容: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直接人工計入生產成本,屬于直接計入費用。
2、由于生產工人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工費用的發生能夠判明應由哪種產品負擔,因此,這些費用發生后直接歸集到各產品成本中去。
拓展資料: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具體而言,會計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征: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采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會計工作,二是指會計工作人員。
一、會計工作是根據《會計法》《預算法》《統計法》及各種稅收法規為法律依據來核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二、會計工作人員是進行會計工作的人員,有會計主管、會計監督和核算、財產管理、出納等人員。
三、會計目標也稱作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準,也稱為財務報告的目標。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對會計核算的目標做了明確規定: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四、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
五、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
記者 | 陶知閑
編輯 | 陳菲遐
汽配龍頭股德賽西威(002920.SZ)發布的業績并沒有讓投資者滿意。
今年上半年,德賽西威營業收入約64.07億元,同比增長56.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21億元,同比增長40.96%。
半年報發布之后,德賽西威股價大幅下挫,目前市值為880億元左右。此前,這家公司股價曾在7月末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也一度達到1130億元,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
不過,德賽西威市值想要站穩千億,還有諸多障礙需要跨過。
巨頭環伺難立足
德賽西威業務板塊主要分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集團(600104.SH)、比亞迪(002594.SZ)、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
智能座艙是德賽西威最重要的業務板塊。其主要產品包括座艙域控制器、智能座艙系統、信息娛樂系統、顯示模組及系統、液晶儀表等,第三代座艙產品已獲得長城汽車、理想汽車等多家主流自主品牌客戶的項目定點。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2.44億元,占比81.84%。
表面業績突出的德賽西威暗藏隱憂。在營收增速創出上市以來上半年新高之際,公司同期凈利潤增速卻連續第二年放緩。這背后,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智能座艙領域,賽道競爭激烈,巨頭環伺,公司的未來并不那么美好。
德賽西威的競爭對手主要來源于三類。一類是和公司類似,由汽車電子升級而來的行業內部巨頭,包括一直涉及智能駕駛領域的均勝電子(600699.SH),其2021年研發費用為23.47億元,比同期9.77億的德賽西威高1.4倍,此外還有華域汽車(600741.SH),是國內業務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2021年研發費用為63.52億元;中科創達(300496.SZ)(偏軟件)等行業巨頭。
第二類是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很早就強調全棧自研,以此掌握整個產業鏈的話語權;小鵬、蔚來等車企也一直在進行智能駕駛特別是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近年來甚至投入到智能及自動駕駛芯片的自研項目中。
第三類是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以華為為例,公司擁有HI全棧智能駕駛系統,在智能座艙領域,則擁有鴻蒙座艙。對于汽車業務,華為的**是智能汽車部件供應商,目標在車聯網、車云、智能座艙、電池管理、智能駕駛等關鍵的子領域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這些領域完全覆蓋了德賽西威的主營業務。如果華為一直恪守“不造車”原則,憑借其品牌吸引力和超千億的研發費用(2021年研發費用為1427億元,占營收比例的22.4%),在市場極具競爭力。此外,百度、小米等科技巨頭也紛紛進入智能汽車領域。
成敗都看英偉達
和科技巨頭相比,德賽西威的競爭優勢不在于研發,而在于“關系”。公司是唯一和英偉達深入合作的國產 Tier 1車企。
由于GPU與AI芯片運算邏輯比較類似,作為GPU行業巨頭的英偉達順利過渡到AI芯片巨頭,由此也在自動駕駛領域擁有領先地位。在目前的自動駕駛芯片領域,除特斯拉外,中高端車型都基本采用英偉達技術方案。
作為英偉達早期的國內合作方,德賽西威近年來業務增速迅猛受益于英偉達的崛起。一般來說,芯片廠商和配套廠商是強綁定關系,一旦切入則技術、設備等匹配度高,車企選擇了英偉達則大概率采購德賽西威的相關業務。
但“傍上”英偉達的德賽西威并非高枕無憂,行業快速的更新換代迫使其必須年年巨額投資。近年來隨著自動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芯片也迭代迅速,基本上達到一年一升級的狀況。作為方案配套商,德賽西威的研發自然需要跟得上,否則就有被踢出局風險。
德賽西威研發費用年年增長。2018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由54.09億元增長至95.69億元,增幅為77%,同期研發費用由5.24億元增長至9.77億元,增幅為86%。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增速為 65.45%,營收增速則為57%。近幾年來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基本保持在10%—12%之間。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公司研發費用占比為10.12%,和大華股份(002236.SZ)較為接近(10.51%)。
研發上投入巨資的德賽西威,在毛利率上并沒有起色。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僅為23.98%,近5年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3%—26%之間,而大華股份則為39%。更令人擔心的是,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智能駕駛毛利率僅為23.16%,實在難言“智能”型業務。
事實上,德賽西威的毛利都被英偉達拿走了。從成本來看,由于半年報并未透露成本細則,我們以2021年年報為例,公司直接材料成本高達91.5%,直接人工成本僅為2.39%;從研發費用來看,公司外購服務(今年半年報數據)支出高達0.93億元,占整個研發費用比例的14%,這其中主要為給上游的授權費;從產業來看,公司上游供貨方英偉達去年毛利率高達65%,凈利率(36.23%)都比德賽西威的毛利率高。德賽西威業務利潤的蛋糕被誰拿走了顯而易見。
德賽西威似乎很滿意目前和英偉達之間的關系。公司多次表示“新一代高算力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平臺基于英偉達Orin系列芯片打造”。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投資者來說,德賽西威并不意味著英偉達,其只是英偉達全球多家配套廠商之一。攫取更多利潤的英偉達目前市盈率(TTM)為49倍,甚至不及德賽西威102倍市盈率(TTM)的一半。
自身業務科技含量有限
除了外界競爭對手的挑戰和受制于英偉達之外,德賽西威核心產品無法真正立足更令投資者擔心。
公司的智能座艙產品其實是原先業務披上了一件“智能”外衣。汽車智能座艙主要由軟硬件和人機交互技術構成,硬件包括液晶儀表盤、HUD、顯示屏、芯片等,軟件包括**作系統、中間件等,人機交互技術包括語音識別、觸控識別等。從本質上來說,所謂的智能座艙就是原先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顯示屏)、駕駛信息顯示系統(機械儀表盤)的升級版。
產品升級并沒有給德賽西威帶來毛利率的升級。公司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業務毛利率反而由2017年的28%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23.98%(該產品于2021年統一歸為智能座艙業務內)。
究其原因,汽車座艙電子是汽車產業鏈的附屬品,其和手機電子不同。手機售價在千元,置換成本低,消費者會因為單個電子模塊的突破進行更換,例如面容解鎖、OLED顯示屏等。而對于汽車來說,置換成本高,汽車座艙電子對汽車來說是錦上添花,是各車廠之間的“內耗”。
局內人可能早已嗅出德賽西威的風險。今年以來,公司第三大股東新余市威立德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減持前持股4.6%)和第四大股東新余市威立杰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減持前持股3.64%)分別減持了1.15%和0.91%的股份。公司第八大股東深圳市神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神華投資)則在今年3月完成減持0.27%的股份,隨后又公告擬**式減持剩余1.98%的股份,截至6月底神華投資持股比例已降至1.52%。
拓展知識:
直接成本包括什么
直接成本包括措施費。
按成本算,措施費算間接成本。按建安費用算,是直接費。一個是費,一個是成本,注意區別。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產過程的各項費用。某一時期(如一年)的直接成本總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且隨產量的增加大體上成正比增加,故直接成本又稱為可變成本。雖然直接成本的總額隨產量變化,但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單位產品的直接成本基本上是常數。因此直接成本常常以元/噸產品為單位。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直接成本包括什么
按成本算,措施費算間接成本。按建安費用算,是直接費。一個是費,一個是成本,注意區別。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直接成本包括什么
區別在于直接費包含措施費,具體區別如下: 措施費是指為完成工程項目施工,發生于該工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非工程實體項目的費用,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546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