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流程(貿易出口退稅**作流程)
前沿拓展:
出口退稅流程
一、正面回答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的流程如下:
1、進入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根據企業的出口報關單逐筆錄入出口明細數據;
2、按照向導的步驟進行**作,進入向導,點擊申報系統**作向導,然后點擊退稅向導,然后進行免抵退稅明細采集;
3、再進入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數據,然后進行免抵退稅預申報,填列數據并進行數據的一致性檢查,最后生成明細申報數據。
二、分析詳情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出口環節免稅且退還以前納稅環節的已納稅款。
三、出口退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征收范圍內的貨物;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
3、必須是在財務上作出口銷售處理的貨物;
4、必須是已收匯并經核銷的貨物。
國家**關于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三條規定:出口企業應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起90日內,向退稅部門申報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手續。逾期不申報的,除另有規定者和確有特殊原因經地市級以上稅務機關批準者外,不再受理該筆出口貨物的退(免)稅申報。對中標機電產品和外商投資企業購買國產設備等其他視同出口的貨物,應自購買產品開具增值稅專用**的開票之日起90日內,向退稅部門申報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手續。
出口一定要退稅嗎?
.退稅歸稅務部門管理,退稅率不是零的商品,企業可以放棄退稅,只要按免稅申報收入,進項做轉出即可;
出口不退稅常見問題:
1、已經出口報關完成,但是不退稅,要不要工廠開增值稅**呢?
2、如果要開增值稅**,要做內銷處理嗎?
3、要是做了內銷處理,這個增值稅**要做抵扣處理嗎?
4、如果做抵扣處理,要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處理出口不退稅嗎?
答:只要是已經出口報關的產品,倘若為0退稅稅產品(或取消退稅率)不是免稅的商品,就不用做出口退稅申報,須視同內銷計提銷項稅額。倘若為免稅的產品,也不用做出口免稅申報,只要在增值稅納稅申報的時間填寫免稅銷售額,把對應進項稅額轉出算入成本就行。
如果不是上述兩種狀況,不申報出口退稅的、逾期的出口退稅(在出口日期的次年4月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前做出口退稅申報;出口日期的次年5月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做出口免稅申報,也就是增值稅申報表上填上免稅銷售額;超出以上退免稅申報期的)視同內銷計提增值稅銷項稅額。
如果是零退稅產品出口,工廠是要開**,但也不規定一定要是增值稅**,若是工廠開增值稅**則視同內銷處理。此外零退稅產品稅務局規定要做補稅的,詳細怎么**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咨詢當地國稅。如果是由于其他原因出口不退稅的話,還可以運用國家2017年推行的1039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進行出口,可以實現以免征不退的方式來進行出口,找廣州立量多出口**就行了。
出口退稅要提供的資料。
1.出口的提單2.報關單3.銷售合同4.CI形式**5.出口時的PL裝箱單6.工廠增值稅**7.再做一份貨物出口明細表
出口退稅流程
1.下載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
2.系統錄入,打印報表
3.上傳數據,確認申報
4.攜帶相關資料到稅務機關審核
出口退稅計算方式:
一、退增值稅:退稅金額=出口金額*增值稅退稅率
1、外貿企業采購貨物,獲得增值稅進項**:借:物資采購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應付賬款等
2、銷售:借:應收賬款等貸:主營業務收入
3、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4、轉成本的不能退稅的進項稅額=原抵扣進項稅額-退稅額借:主營業務成本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5、按照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退稅: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6、收到出口退稅: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
二、退消費稅退稅金額=出口金額*消費稅退稅率
1、報關出口后申請出口退稅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貸:主營業務成本
2、收到退還的消費稅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
例子:某進出口公司2006年3月購進服裝5000件,增值稅專用**上注明金額為7.75萬元,出口至美國,離岸價為1.3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8元**幣),服裝退稅率為13%,試計算該公司當月應退稅額。
購進服裝的進項稅額=7.75萬元*17%=13175元,
應退增值稅稅額=77500×13%=10075(元)
轉出增值稅額=13175-10075=3100(元)
購進貨物時,
借:物資采購 775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175
貸:銀行存款 90675
貨物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77500
貸:物資采購 77500
出口報關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 10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銷售收入 104000
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77500
貸:庫存商品 77500
進項稅額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 31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100
計算出應收增值稅退稅款,
借:應收出口退稅 10075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0075
收到增值稅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10075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10075
2、根據購進貨物,填報所屬期201602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此處是重點內容,很容易會形成錯誤,帶來不必要的稅收風險,請大家注意!!!
一、購進環節:
常見的填報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
外貿企業將用于出口貨物而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的進項稅額,在認證的當月填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第二欄“本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當中,參與抵扣。在發生出口業務時,再做進項稅轉出。此種方法我們不建議采用!!!
如果采用此種方法:
第一,不符合《**國家**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第九條第三款規定“外貿企業應單獨設賬核算出口貨物的購進金額和進項稅額,若購進貨物時不能確定是用于出口的,先記入出口庫存賬,用于其他用途時應從出口庫存賬轉出”。
第二,對于財務制度不是很健全的企業來說,在發生出口業務時,是否會及時將出口貨物對應的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存在一定問題。如果企業進行出口退稅申報時未將出口貨物對應的進項稅額及時做轉出處理或根本就未做進項稅額轉出,且在發生內銷業務時將出口貨物所對應的進項稅額進行了抵扣,就會造成“一票兩用”(外貿企業購進貨物取得增值稅專用**后,存在既申報抵扣進項稅金又申報出口退稅)的情況發生,同時還違反了《國家**關于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公告2012年第24號)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出口企業和其他單位購進出口貨物勞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應按規定辦理增值稅專用**的認證手續。進項稅額已計算抵扣的增值稅專用**,不得在申報退(免)稅時提供”的規定。
第二種方法:
外貿企業將用于出口貨物而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的進項稅額,在認證的當月填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第二十六欄“本期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當中,待發生出口業務時,將對應的未申報抵扣稅額轉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第二十八欄“其中: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當中。
如果本期未發生出口業務,則填入第二十七欄“期末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
我建議使用第二種填報方法!!!
二、出口環節:
1、貨物出口并確認收入實現時,根據出口銷售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 15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00
2、按照實現的出口貨物銷售收入填報對應所屬期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根據《國家**關于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公告2012年第24號)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企業當月出口的貨物須在次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將適用退(免)稅政策的出口貨物銷售額填報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免稅貨物銷售額”欄。”
對應主表:
對應附表一:
三、申報退稅環節:
根據在出口退稅部門申報,形成出口貨物應退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0000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13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30000
此環節形成的退稅款不需要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進行任何填報,有些企業會誤將形成的應退稅款填入到主表的第十五欄“免、抵、退應退稅額”,此欄適用于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形成應退稅款進行填報,不適用于外貿企業。
畫圈地方不要填寫!!!
編輯于 2018-08-13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546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