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注冊類(工商注冊類目經營范圍)
前沿拓展:
工商注冊類
法律分析:互聯網科技、醫療器械、本地生活、廣告文化、游戲、餐飲、金融服務、商貿、電影休閑娛樂、職業人才中介、注冊進出口公司類公司、建筑、旅游、教育。
法律依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 第三條 經營范圍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業務范圍,應當依法經企業登記機關登記。
身份被冒用、名字被代簽……莫名登記成了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莫名喪失法定代表人身份,能否申請撤銷工商登記?
公司提供虛假材料進行工商登記的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危及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影響社會誠信和工商登記部門的行政權威,同時也耗費了行政審判資源。
房山**采取“線上+線下”的形式召開此次**通報會
8月17日上午,為持續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建設,房山**召開“涉虛假材料類工商登記行政案件典型案例”**通報會,對涉虛假材料類工商登記行政案件審理情況、案件特點進行介紹,發布典型案例并對工商部門依法履職作出法官提示。
通報會由房山**政治部**宣傳組副組長曾慧主持并介紹召開背景
房山****組成員、副院長方希存通報該院涉虛假材料類工商登記行政案件審理情況
據房山****組成員、副院長方希存介紹,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房山**行政庭共審結涉虛假材料類工商登記案件37件,占工商登記類案件90.24%。從結案方式上看,判決撤銷登記行為9件,判決確認登記行為違法1件,判決駁回訴訟請求4件,裁定駁回**3件,裁定準予原告撤訴20件。
方希存表示,此類案件存在“案件審判流程較為繁瑣”“進入實體審理案件被告敗訴率較高”“**機構代辦工商登記情形較為普遍”“案件審理裁決難度較大”等四大特點。對此,他提示,工商部門應完善權利義務事前告知制度,在必要時啟動實質審查程序,加大對公司及代辦機構的監管力度,同時居民也要提高對自己身份證的管理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因虛假工商登記而造成的損失。
房山**行政審判庭陳秀清法官通報三起典型案例
行政審判庭(環境保護審判庭)陳秀清法官通報“冒用他人身份證變更登記,公司登記被工商部門撤銷”“員工被公司法定代表人冒用身份設立登記,登記行為被撤銷”“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變更登記,公司變更登記行為被撤銷”三起涉虛假材料類工商登記行政典型案例并提出法官建議。
“在此提示,居民身份證丟失、被盜后盡快到**部門申報掛失,并盡量拿到丟失報警回執、遺失公告等材料;**部門加大對身份證的監督管理制度,嚴防冒用他人身份證的問題發生;工商部門在發現申請材料存在明顯瑕疵時應啟動實質審查,完善工商登記的自行糾錯制度,對于委托**機構申請工商登記的,加強材料真實性的審查力度。”陳秀清如是說。
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三起典型案例
供稿:房山**
文字:張冰
攝影:**鳳
編輯:成夢琳 姚日輝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446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