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怎么使用)
前沿拓展:
速算扣除數
計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是采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的計算公式是:
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應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年末一次性獎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如下:
對應稅率=獎金收入總額÷12對應的稅率
應納稅額=(應得工資-起征工資)×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
方法
綜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數,可用直接計算法驗證其準確性,以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第2級驗證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計算:
1500×(10%-3%)+0=105
② 用直接計算法計算
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2000×10%=200
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1500×3%)+(500×10%)=95
速算扣除數=200-95=105
拓展資料:
速算扣除數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稅特點,是把全部應稅金額分成若干等級部分,每個等級部分分別按相應的稅率計征,稅額計算比較復雜。
簡便的計算方法是先將全部應稅金額按其適用的最高稅率計稅,然后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其余額就為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速算扣除數是按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和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相減后的一個差數。
速算扣除數是指用快捷方法計算稅款時,可以扣除的數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可以將應納稅所得額分成不同級距和相應的稅率來計算。如扣除35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在1500元以內的,按3%稅率計算,1500-4500元之間的部分(即3000元),按10%的稅率計算。
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x(1-2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00元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0;
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2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8.2008年10月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遺產稅
應納稅遺產額不超過50萬元的,稅率10%,速算扣除數0。
應納稅遺產額超過50萬元不超過200萬元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5萬元。
應納稅遺產額超過200萬元不超過500萬元的,稅率30%,速算扣除數25萬元。
應納稅遺產額超過500萬元不超過1000萬元的,稅率40%,速算扣除數75萬元。
應納稅遺產額超過1000萬元的,稅率50%,速算扣除數175萬元。
個稅已經從單一稅制,變成了混合稅制!可以說,個稅的改革從未停止過!
在混合稅制的情況下,部分收入就會加總在一起進行計算個稅,其他的收入則會分開進行個稅。
個稅綜合所得都包括哪些類型的收入,計算稅款的公式是什么?
個稅綜合所得包括:勞務報酬所得、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當然這四項收入只是在年度匯繳清算的時候,需要合并在一起計算個稅,預繳時不需要合并。
計算公式=年度綜合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綜合所得-60000-專項扣除-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公式里面的專項扣除指的就是職工自己承擔的“三險一金”;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繼續教育、住房租金或購房利息以及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主要是職工因為任職或者存在雇傭關系,而獲得的收入。像職工給企業打工,企業發放的報酬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工資薪金所得了。
其實,工資、薪金所得也是包括兩個部分,即工資所得和薪金所得。工資主要指的是一線工人用自己的勞動換取的報酬;而薪金主要是管理人員,或社會公職人員獲得的收入。
當然,從全球各國的普遍做法來看,對于這兩項收入并沒有進行更加詳細的區分。一般都是作為一個共同體一起計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年度匯繳清算的時候,工資、薪金所得百分之百計入綜合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
勞動報酬所得,指的是個人因為**勞動而獲得的收入。也可以理解為,個人在提供服務的時候,和接受服務的一方沒有勞動合同或雇傭關系。
勞動報酬所得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像我們常見的錄音、演出、會計、法律服務、代辦服務、以及經濟服務等勞務獲得的收入。
其中,在進行年度匯繳清算的時候,勞動報酬的80%計入年度綜合所得。這里需要和預繳的時候進行區別。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主要指,個人通過圖書、報刊的發表或出版獲得的收入。其實,稿酬所得是從勞務報酬里面分離出來的。
有能力出書,并發表文章的人畢竟是少數。同時按照實際情況來看,稿酬所得的適用范圍還是挺小的。所以,才把這部分所得單獨區別出來。
對于稿酬所得來說,在年度匯繳清算時不僅可以扣除20%的費用,還可以再減按70%。即稿酬所得實際計入綜合所得只是全部所得的56%。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就是轉讓知識產權所得。常見的知識產權有: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以及非專利技術。
相對來說,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門檻還是很高的。當然,在自媒體時代,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已經變成了我們平常人獲得收入的形式。
當然, 在我們計算綜合所得時,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同樣可以扣除20%的費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說財稅
拓展知識:
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
超額累計稅率的計稅特點,是把全部應稅金額分成若干等級部分,每個等級部分分別按相應的稅率計征,稅額計算比較復雜。
簡便的計算方法是先將全部應稅金額按其適用的最高稅率計稅,然后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其余額就為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速算扣除數是按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和按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的稅額相減后的一個差數。
計算公式
1、個人所得稅是采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速算扣除數的計算公式是:
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應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3、年末一次性獎金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如下:
對應稅率=獎金收入總額÷12對應的稅率
應納稅額=(應得工資-起征工資)×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 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稅時,簡化計算應納稅額的一個數據。速算扣除數實際上是在級距和稅率不變條件下,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比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多納的一個常數。因此,在超額累進稅率條件下,用全額累進的計稅方法,只要減掉這個常數,就等于用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故稱速算扣除數。采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速算扣除數的計算公式是:
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超額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
用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數,可用直接計算法驗證其準確性,以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9級超額累進稅率第2級驗證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計算:
500×(10%-5%)+0=25
② 用直接計算法計算
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2000×10%=200
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500×5%)+(1500×10%)=175
速算扣除數=200-175=25
速算扣除數是指用快捷方法計算稅款時,可以扣除的數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可以將應納稅所得額分成不同級距和相應的
稅率來計算。如扣除20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在500元以內的,按5%稅率計算,500-2000元之間的部分(即1500元),按10%的稅
率計算。如某人工資扣除20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1200元,則稅款計算方法為:500*5%+700*10%=95元。個人所得稅的計
算,也可以將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對應的稅率來速算,擔要扣除一個速算扣除數,否則會多計算稅款。如某人工資扣除20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1200元,1200元對應的稅率是10%,則稅款速算方法為:1200*10%-25=95元。這里的25就是速算扣除數,
因為1200元中,有500元多計算了5%的稅款,需要減去。其他稅率所對應的速算扣除數分別是:15%:125,20%:375,
25%:1375,30%:3375,35%:6375,40%:10375,45%:15375。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速算扣除數
采用
超額累進稅率
計稅時,簡化計算
應納稅額
的一個數據。
速算
扣除數實際上是在
級距
和稅率
不變條件
下,
全額累進稅率
的應納稅額比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多納的一個
常數
。因此,在超額累進稅率條件下,用全額累進的計稅方法,只要減掉這個常數,就等于用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故稱
速算扣除數
。
速算扣除數
解:9000*20/100-1500*5/100+3000*10/100+4500*20/100=525
4500*10/100-3000*10/100-1500*5/100=75
答:第一個是75,第二個是525。
(2)解:(7175+2000-3000)*0.2-525=710
答:他應繳納的稅710元
(3)設今年3月份月應納稅所得額為x元,
0.2(x-2000)-375=0.25(x-3000)-975,
x=19000,
(19000-2000)×0.2-375=(19000-3000)×0.25-975=3025元.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346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