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華直播(華數有直播嗎)
前沿拓展:
5G基站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
數字**
……
你期待的
“數字沈陽”
正奔跑而來
數字沈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數字沈陽”建設行動方案
(2021-2023年)》
日前正式發布
“數字沈陽”加速開跑
三年里
我們生活的城市將發生大變化
這三年,沈陽要這么做
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數字蝶變”
沈陽將貫徹落實“數字**”“數字遼寧”重要戰略部署,圍繞數字賦能“一樞紐、四中心”建設,加快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全面加強數字社會建設、大幅提升數字**建設水平、著力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以“數字沈陽”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數字蝶變”。
《方案》分三個部分
“總體要求及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
《方案》核心內容
1個主體方案和10個標志性成果、56項工作預期指標、103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137項重點項目清單、112項重點園區(平臺)清單、61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283項應用場景清單等。
總體要求及目標
到2023年,“數字沈陽”要實現
√5G基站、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數字**等建設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
√ 數字化主要指標實現東北領先
√ 努力將沈陽建設成為數字基礎設施先行地、數字經濟引領地、數字社會創新地、數字**示范地、數字生態新高地
√ 向“數字**”名城邁進,在“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中作表率、當示范,為助推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匯聚新動能
經過1-3年的努力
沈陽力爭取得10大標志性成果
讓你感受“數字沈陽”的魅力
01 5G基站
5G基站數量達到2.5萬個,實現市區100%覆蓋,位居東北地區第一,5G+工業互聯網等成為國內同行業應用示范。
02 “星火·鏈網”超級節點
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后國家10個“星火·鏈網”超級節點之一。
03 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
努力向國家級1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戰新產業基地邁進。
04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力爭成為國家級100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新產業集群之一。
05 集成電路產業
力爭成為國家級1000個具有區域特色的戰新產業集群之一。
06 人工智能產業
成為東北地區首個獲批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07 數字化場景應用
將沈陽打造成為東北數字化場景應用第一城。
08 智慧城市
2022年完成智慧城市一期建設,成為東北第一個智慧城市。
09 數字**
2022年,“兩個體系”建設成為國內地方**行權治理和紀檢監督有機融合的新標桿。
10 數字生態
2022年,制定出臺《沈陽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成為國內數字經濟首個地方立法城市。
重點任務
“數字沈陽”建設還有更多驚喜送給你
加快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保障數字沈陽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1.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5G網絡建設和窄帶物聯網部署,推進沈陽有線電視網絡整合,擴容和優化光纖網絡,推進渾南區“國家級下一代互聯網(IPv6)示范區”建設,互聯網根服務器鏡像節點、國家頂級域名節點、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等在我市落地建設,推動沈陽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申建成功。
2.積極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推動禾豐牧業、遼寧聯通等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應用,完善格微軟件“鏈上遼寧、工業云城”等產業平臺功能,加快“星火·鏈網”超級節點落地建設運營,推進主要公路、市政設施、水務、環保監測等傳統基礎設施完成數字化改造。
3.大力培育創新基礎設施。加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申報國家高能射線多束源材料**成像分析測試裝置、工業互聯網創新基礎設施等重大科技創新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沈陽(渾南)科技城。
4.統籌布局數字產業園區和數據中心。規劃建設沈陽數字經濟產業園、御點江山產業基地等一批數字園區(樓宇)和創新中心,推進華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東北能源大數據中心等數據中心建設,加快移動、紫光、云鼎等大型數據中心建設運營,力爭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落地沈陽。
到2023年
?建成5G基站2.5萬個以上,城區5G網絡全覆蓋。
?建工業互聯網平臺5個以上,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5個以上,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形成區域**能力。
?布局10個以上數字產業園區(樓宇),大數據中心規模達到5萬架以上。
?沈陽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先行地,為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表率。
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
1.圍繞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等七個戰新產業,以及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器等五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培育壯大“新字號”
(1)積極布局大數據產業。深化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試點示范,加強海量數據存儲清洗、分析挖掘等關鍵技術攻關,支持沈飛等工業企業搭建一批工業大數據平臺,依托東軟醫療等企業構建醫療大數據等行業應用平臺。同時,大力推進寰亞大數據產業園等數字園區(樓宇)建設。
(2)發展壯大人工智能產業。以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依托自動化所、小牛翻譯等企業,提高智能芯片、智能語音等四大核心產業創新能力,實施機器人+等六個示范工程,擴大智能裝備等六大產業規模,爭取獲批東北地區首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3)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支持紫光中德、智能云科等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基礎應用軟件,鼓勵美行、向日葵等企業發展交通、教育等行業應用軟件,打造區塊鏈、信創等產業生態,推動沈陽國際軟件園力爭成為100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基地。
(4)支持發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沈陽市建設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行動方案》,推動沈陽廣播電視臺5G+4K/8K高清電視制播平臺等融媒體建設,依托華為等企業打造東北VR產業新高地,支持騰訊等企業舉辦動漫展會、電競大賽,加快北方文化新谷數字出版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5)積極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充分發揮移動、聯通、電信等**優勢,大力發展通信及網絡服務產業,鼓勵中科院計算所等單位突破5G**傳輸、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研制微基站、遠端放大器、蝶形光纜等產品,跟蹤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進程,謀劃布局6**業。
(6)做大做強集成電路制造產業。支持拓荊等企業加快薄膜沉積等整機裝備研發生產,推進中科儀等企業研制真空干泵等核心零部件,鼓勵硅基科技先進半導體材料產業化,引進領軍企業布局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關鍵環節,力爭成為國家1000個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
(7)創新發展物聯網及智能硬件產業。推進航天明陽開展“IPv6+北斗網絡編碼”標識應用體系研究,加快天衡智通等企業開展北斗產業技術研發應用,引進華為、小米等企業研發生產智能頭盔、**、腕表等可穿戴設備產品,鼓勵騰訊等企業搭建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移動、聯通等**建立物聯網和5G協同發展的網絡體系。
(8)努力打造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品牌。充分發揮新松等企業優勢,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產品,依托三一重裝、沈陽機床等企業,推進數字化重大成套設備、數控機床等產品研制,機器人產業集群向國家1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基地邁進。
到2023年
?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文化創意等8大產業規上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以上。
?沈陽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數字產業化引領地,為全省培育壯大“新字號”作表率。
2.圍繞通用機械裝備等“五老”、石油化工等“三原”,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
(1)加快推進工業“五老”、“三原”數字化轉型。推進通用機械等“五老”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應用,深度開發冶金等“三原”工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加快建設遼寧名華等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項目,支持北方重工等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工業數字化水平居東北地區前列。
(2)積極培育服務業數字化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京東亞洲一號、五愛市場電商直播基地等項目建設,鼓勵中興等實體商場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充分利用美團等電商平臺為鹿鳴春等餐飲企業數字賦能,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養老、教育、金融、物流、旅游、文化等專項行動。
(3)大力發展農業數字化。建設沈陽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推進農業物聯網、大數據應用,支持沈北、新民等地區開展智能牧場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電商村、電商鎮及區域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等農村電商,積極推進“遼中區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帶動全市數字鄉村建設。
(4)增加數字化應用場景供給。積極謀劃實施5G+智能制造等300個工業應用場景,直播帶貨等200個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應用場景,農產品溯源等200個農業應用場景,以及數字城管等300個智慧城市應用場景,使沈陽成為數字化場景應用東北第一城。
到2023年
?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80%、60%以上,工業企業上云3000家以上,限上單位網絡零售額占限上社消零售額比重20%以上,農村電商主體1600家以上,謀劃實施工業、服務業、農業、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1000個以上。
?將沈陽打造成為東北地區產業數字化引領地,為全省升級改造“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作表率。
全面加強數字社會建設
加快構筑全民暢享數字生活新圖景
1.高水平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組織編制《沈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方案》,確保市本級及相關縣(市、區)獲批省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統籌建設城市數據大腦,推進人口等5個基礎數據庫和健康等22個主題數據庫建設,匯集政務、社會、城市、產業等領域數據,實現數字底座“一體貫通”,社會治理“一網統管”,公共服務“一網通辦”,基層社會“全線聯動”,城市物聯“全域感知”。
2.積極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深化普及4G應用,鄉村5G網絡覆蓋率達到80%,互聯網普及率超過70%。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健全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增強數字農業服務能力。實施綠色智慧鄉村建設工程,推進鄉村智慧**建和村務陽光監管,建設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在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培育“美麗鄉村推薦官”,構建完成“美麗鄉村推薦官”網絡傳播矩陣,繁榮鄉村網絡文化。
3.大力發展智慧便捷公共服務。建設盛京醫院等20家智慧醫院和沈陽市第二中學等25所智慧學校,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教育”服務;布局建設“全路網、一體化”交通感知系統,暢享智慧出行服務;推進智慧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建設,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等100%具備數字化服務能力;構建“互聯網+人社”服務體系;加強智慧社區建設,發展適老化技術,做好便民服務。
到2023年
?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數字鄉村建設成果顯著,智慧便民公共服務覆蓋全市各領域。
?沈陽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數字社會建設創新地,為全省構筑全民暢享數字生活新圖景當示范。
提高數字**建設水平
創新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1.推進市域治理“一網統管”。圍繞城市運行和群眾關心問題,加快建成水、電、氣、暖等一張網管理平臺;對接國家、省應急體系,搭建貫通市區兩級的應急指揮一體化平臺;針對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運輸實時監管**,構建形成“互聯網+監管”系統;積極對接省“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數字監測體系,建成節能服務監管平臺和“互聯網+智慧能源”。
2.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件事”,實現跨部門100項和單項600項100%按時限辦理完成;“一張網”,實現依申請事項可以100%全網辦、便民事項100%掌上辦、便企利民高頻次事項100%市通辦;“一次辦”,300項便民服務熱點應用“掌上辦”,告知承諾或容缺審批事項辦理事項占比不低于40%;“一窗辦”,研究探索在社區提供便民服務窗口;“不見面”,電子印章、電子檔案覆蓋率達到100%。
3.強化**運行“一網協同”。搭建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云平臺,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及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提升政務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能力。推進機關內部辦公數字化和無紙化,提高“指尖”辦文、辦會、辦事水平。加快各級**政機關平臺融合互通,積極推動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跨系統等業務的協同聯動。深化“兩個體系”建設,構建**治理和紀檢監督有機融合的行權治理新模式。
到2021年
?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到2022年
?建成并運行市域治理“一網統管”平臺,市區兩級業務系統全面實現“一網協同”。
?將沈陽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數字**治理示范地,成為全省數字**建設的新標桿。
不斷完善數字生態建設
打造數字沈陽良好環境
1.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探索建立我市政務和社會數字資源市場交易規則,逐步形成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研究建立農業、工業、城市管理等數據產權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培育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發展我市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
2.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政策環境。逐步建立沈陽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和新個體經濟管理規范,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依法依規加強互聯網平臺經濟監管,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探索建立我市無人駕駛、在線醫療、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3.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建立健全**領導下的網絡安全工作體系,落實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強化跨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加強對我市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信息保護,完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和權利人的**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綜合行政執法。
到2022年
?完成數字經濟立法工作。
到2023年
?制定出臺沈陽數字資源優化配置辦法、數據市場運營管理辦法等。
?將沈陽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數字生態新高地,為全省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環境當示范。
強化數字賦能
期待沈陽蝶變
盡在沈陽晚報視頻號,歡迎關注
來源:沈陽發布、沈陽市發改委
編輯:任子劍 責編:閆繼偉 高薇
拓展知識:
名華直播
沒有網絡?
追問
有網絡
電影.電視劇都可以看就是沒有直播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946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