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個稅(工資個稅每月幾號申報)
前沿拓展:
工資個稅
工資個稅2月份的在3月份申報不會影響失業金領取。就是按實際發放的工資申報工資個稅的。
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是對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失去工資收入的一種臨時補償。失業保險金目的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需要。失業保險金依法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10 月 1 日(也就是今天)新個稅法就要施行了,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個稅起征點由之前的 3500 元提高至了 5000 元。這段時間訂閱號們一派熱鬧,又是更新公式,又是推送模板。
……等等,我缺的是公式嗎?差的是模板嗎?!
(很欣慰,我竟然還有老婆)
……我 TM 缺的是工資啊!
然而滿世界只有冰冷的公式。
計算新個稅的公式為:
先停下這種自我傷害的行為可以嗎?難道你們就不想先搞清楚這些疑問嗎:
? 為什么到手的工資這么少?工資都去哪了?
? 個稅是怎么算出來的?
? 是不是掙得越多,繳的個稅相對也越多?
? 新法施行之后,個稅扣的是多了還是少了?
? 有沒有不用記公式,一鍵就能算出個稅的好辦法?
P.S.如果老天爺看到我這么強烈的求知欲(甚至強過了求生欲),會不會眷顧下我可憐的工資呢?
01
你不得不知的個稅那點兒基本常識
◆ ◆ ◆
這就不得不讓我的好友,Excel 圖表大神蘇有熊老師出場,給我們開個小灶。
因為要交稅,我們的工資也就有一個稅前和稅后之分,兩個工資的關系,大概是這樣的:
看下面這個瀑布圖,我們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它們之間的關系。
(別著急,之后會告訴你怎么擁有這張圖表)
關于是否要交稅,規則是這樣的。
IF 判斷處的計算公式中,稅前工資減去社保后會得到一個數值,這個數值有個專業的名字「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工資 – 社保
如果你的應納稅所得額 > 個稅起征點,那么恭喜你,接下來就要計算你將被扣除多少個稅了。
首先,你需要下面這張分級顯示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表格。
然后,用你的應納稅所得額減去個稅起征點,在這張表格第二列找到這個數值對應的位置,并記下相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最后,根據下面的公式計算出個稅。
個稅 = (應納稅所得額 – 個稅起征點)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P.S.實際情況中,應納個稅額 =【每月收入額(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等) – 專項扣除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基本減除費用】× 稅率 – 速算扣除數,這里為了敘述方便,使用上面公式中的簡短表述代替具體款項名稱。
舉個栗子,上海的小呂月收入是 20,000 元,根據 2018 年上海市的標準,扣完五險一金反正各種該扣的款項外,他的應納稅所得額是 16,500 元,所以他要繳納的個稅就是(16500 – 5000) x 10% – 210 = 940 元。
02
個人收入越高,繳稅比例越大?
◆ ◆ ◆
有人說,掙錢多的人肯定不關心個稅怎么計算的,他們心里恐怕只有一件事——掙更多的錢。
反觀我這種窮鬼,天天算計怎么節省兩位數的余額。
我該怪個稅占據了我少得可憐的工資嗎?
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你的月薪到 2 萬的時候,個稅的比例也才只有 4%,而有 14%都是被社保扣掉了。
下面這個清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只有當你的工資超過 2 萬之后,社保比例開始下降,個稅比例才開始大幅上升。
下面這張圖,動態地展示了個稅隨著工資上升的趨勢(橙色線條)。
(別著急,馬**也可以擁有這張圖表)
注意,當月薪超過 10 萬的時候,個稅比例竟高達 26%,有錢人的煩惱,我恐怕是沒機會體會的到啊。
03
施行新個稅其實為我們省錢了?
◆ ◆ ◆
和舊個稅相比,新個稅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好處呢?
10 月 1 號新個稅法實施后,我們扣的個稅減少了,不論你一個月收入是 5000 元,還是 20000 元,還是更多,扣的個稅都變少了。來一遍大寫的:
新個稅更省錢!
看看下面這個圖,橙色線條是新個稅額,綠色線條是舊個稅額,所以相比而言整體都是減少的。
到底能省多少呢?
**是你的工資越高,節省的個稅越多。請看圖↓↓↓
(放心,這張圖表也會給你的)
04
(工資低的)你還在研究公式?
◆ ◆ ◆
這么來看,新個稅實施后,每個月到手的工資還能多個幾百塊?
面對個稅,我們算的是會扣多少錢,但是從公司的角度,是多多少錢。
假如我的稅后月薪是兩萬元,那么在公司眼里,需要給我支付下圖所示的兩萬八千四十塊錢。
多出來的 8040 元,來自于企業給我們交的五險一金。
在舊個稅制度下,為了節省這部分支出,有些企業會按照最低繳費水平給我們交社保。比如我的工資是兩萬元,假設這里這個最低標準是 5000 元,所以以前每個月企業只需支付兩千多元。
而新政策實施后,必須將員工的實際工資作為計算社保費用的基數了,因此公司將多出六千多元的成本,同時我們個人承擔的社保費用也會增加,到手的工資可能不但不多,反而還少了。
要不我還是滾去研究下 Excel 里的個稅公式,來沖淡我的悲傷??
有熊老師:請趕緊介紹我的計算器出場
發錯了,是下面這個計算器,輸入工資,直接出結果。
如果不想一下下點擊上下的小三角,在D6單元格輸入你的基本工資值除以100以后的結果即可,例如你的工資是5000元,在D6單元格中就輸入50。
上面的數字是「小算盤」系列的計算方法。而掙大錢的人,可能更喜歡看下面的這個 Dashboard。
有熊老師還是很同情我的工資,大手一揮——統統白送給你!
現在我要把這份福利送給大家,后臺回復關鍵詞【個稅】,一個集成新個稅計算器和新個稅綜合看板的超強大 Excel 文件,直接送給你!
拓展知識:
工資個稅
工資個人所得稅的算法: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納稅人每月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5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具體的可以咨詢公司的專業人員。
一、 個人所得稅填寫申報
相信很多人都會填寫個人所得稅的申報,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填寫申報的流程也比較簡單,以蘋果12,ios14為例。首先可以下載一個個人所得稅的官方APP,如果已經下載過的人可以直接點擊打開;接著登錄自己的賬號,進入到首頁之后,可以看到一個辦理入口,點擊我已閱讀并知曉,接著就要填寫個人信息了,包括任職受雇單位以及主管稅務機關,接著會顯示可退進入,點擊申請退稅,然后要添加可以用的銀行卡,最后點擊確定,就能夠坐等稅務金額到賬了。
二、 關于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了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了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就是說負有完全的納稅義務,必須是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此外,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我國的征稅內容包括了工資薪金所得,也就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綜上所述,繳納個人所得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不能逃稅,要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要隨意的挑戰法律的底線。而且我們將稅交給國家之后,國家也會將收來的稅用到老百姓的身上,所以最終受益的人群還是自己。
工資個稅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免征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你現在工資收入為5000元,那你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工資個稅
{(總工資)-(五險一金)-(免征額)}X稅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以總工資5105元為例,五險一金105為例 {5105-105-3500}X0.03-0=45元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工資個稅
一、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征額
三險一金:為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
二、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X稅率-速扣數。 ***根據應納稅所得額確定相應的稅率和速扣數
以總工資5000元為例,三險一金200為例 {5000-200-3500}X0.03-0=39元
以總工資7000元為例,三險一金200為例 {7000-200-3500}X0.1-105=225元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846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