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計算公式(單位產能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產能計算公式
產能損失計算公式即是理論產能減去實際產能即可。
理論產能為機臺或產線生產的極限產能。產能損失影響因素較多,譬如人力,異常,來料等等。
□李振
省**代會報告提出,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體經濟是強省建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落實“三個堅決”,壯大“十強產業”,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塑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這五年,新舊動能轉換闖過一道道難關。下面講到的三家鋼鐵企業故事,是大潮中的浪花幾朵。
能夠適應零下163攝氏度超低溫環境的9Ni鋼,因其高技術含量、高生產難度、高利潤空間,在業內被稱為“鋼板皇冠上的明珠”。如今,這顆明珠被一家山東企業摘得。山鋼集團組建研發攻關團隊開發9Ni鋼,成功試制出了高表面質量、高平直度的9Ni鋼板。近期,山鋼集團成功交付5000余噸訂單,實現9Ni鋼的批量交付。
山鋼曾是一家“老大難”企業:連年巨虧,歷史負擔沉重,資產負債率高企。2015年產品螺紋鋼售價1600元/噸,折合每斤約0.8元,真是鋼鐵賣出了“白菜價”。企業求生存謀發展該何去何從,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生**抉擇。
回顧過往,**已了然于胸——山鋼集團的蝶變,恰逢其時,正當其勢。
一段時期以來,產業層次低、質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的資源型、重化型產業結構等問題制約著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步伐。2018年1月,在****親切關懷下,國務院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自此,一次次產業發展破與立的錘煉與洗禮,在齊魯大地展現出來。
動能轉換要淘汰落后動能。山鋼集團關停旗下濟鋼集團650萬噸鋼鐵產能,企業得以輕裝上陣,打造競爭新優勢。
動能轉換要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山鋼集團打造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對2/3以上的生產線進行改造,建成后中高端產品比例將達到70%以上。
動能轉換要培育壯大新動能。濟鋼集團確立“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城市服務”三大主業**,以科研項目為抓手發展勢頭強勁。
山鋼集團成為動能轉換的推進者,也成為直接受益者: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由2016年的B+上升為2019年的A+,首次上榜世界500強、2021年度凈利潤約12.28億元,同比增加69.95%。
山鋼集團上揚的曲線背后,正是山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堅決和堅毅。5年來,山東落后動能加速淘汰,全省壓減鋼鐵產能占全國12%,萬元GDP能耗下降18.4%;傳統動能提檔升級,全省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6.7萬個,一批重大工程支撐強勁;新動能不斷壯大,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提高10個百分點,數字經濟規模增長40%以上。
新舊動能轉換,離不開以數字變革引領轉型。
前段時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國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名單,共140個,其中山東23家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入選,居全國首位。這個案例名單,圍繞六大應用模式,組織遴選了一批技術先進、成效顯著的案例,在全國層面宣傳推廣,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山東這23家企業中,記者看到兩家鋼鐵企業的身影——石橫特鋼和山東魯麗鋼鐵。石橫特鋼焦化智能配煤系統創新應用和魯麗鋼鐵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慧工廠數據平臺創新應用,皆入選。
這是怎樣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呢?
焦炭被稱為鋼鐵工業的“糧食”,而配煤是煉焦的核心工序,決定了焦炭的品質、價格和成本。與國內大多數煉焦企業一樣,石橫特鋼曾受困于因優質煉焦煤稀缺、價格昂貴造成的煉焦成本高企。煉焦原料煤占煉焦總成本的80%以上。業內多數企業采用的是傳統人工配煤方法。
石橫特鋼通過與華為云合作,將焦炭生產流程進行數字化重構。智能配煤方案解決了人工配煤難以精準預測焦炭質量的難題,同時也克服了人工配煤原料煤取值保守,質量指標容易過剩等不利影響。用了智能配煤系統后,焦炭質量預測準確率平均達到98%,每噸焦炭的用煤成本相較以往平均降低15元左右。別小看這15元,按焦炭產能計算,僅“配煤優化”這一應用場景,每年就為企業節省煤炭成本接近1500萬元。石橫特鋼公司聯手華為公司打造鋼鐵5G數字工廠:石橫特鋼作為一家集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發電、機械制造、鋼鐵物流于一體的長流程鋼鐵聯合企業,將“行業機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突破傳統行業機理的“天花板”極限,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山東魯麗鋼鐵有限公司也曾面臨信息孤島、生產計劃全流程把控差、能耗環節掌握不清晰等傳統鋼鐵行業共性問題。2021年下半年,有人物聯網為魯麗鋼鐵建設出一套統一的數據采集平臺,實現對全廠實時數據的自動采集、存儲和**,嚴格把控生產計劃,提高生產工藝,降低能耗排放,實現全廠的信息化、智能化。工業互聯網降本提效的效果明顯:從原來的人工報表統計轉變成設備全自動統計數據,僅僅每年節約的紙張費用就達到5萬余元;通過對風機、鍋爐、空壓機等高能耗設備運行數據進行采集,平臺生產線、車間、廠區由點到面進行能耗分析檢驗節能效果,及時對節能目標進行糾正,能耗成本每年可降低近100萬元。
工業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賦能改造,其意義遠遠不止于降本增效。山東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動能主體力量。
五年來,新舊動能轉換闖過一道道難關,經濟發展步入轉型蝶變的快車道。山東經濟發展發生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實現了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發展環境的系統性重塑。動能轉換幾年間,開創了山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百尺竿頭須進步。面向未來,我們要緊緊扭住新舊動能轉換“牛鼻子”,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提升傳統產業,強力突破新興產業,集中做強先進制造業,培育壯大數字動能。
向難而行,換得向陽而生。今后五年,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山東前行動力將越來越強,“家底”將越來越厚,高質量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大眾日報客戶端)
拓展知識:
產能計算公式
產能的計算公式:
產能=單位工作時間/周期時間
·拉的周期時間是指該拉產出單位產品的時間間隔,它等于該拉的瓶頸時間
·單位工作時間是指出勤時間減去相關活動產生的等待時間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646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