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期末有余額么)
前沿拓展:
損益類科目
損益類科目的損類的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益類的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損益類會計科目分以下2種
1、收入收益類科目:這類科目通常有“收入”、“收益”字眼,如“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等;
2、成本費用類科目:這類科目通常有“費用”、“支出”字眼,如:“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其他業務支出”、“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所得稅”等。
擴展資料:
損益類科目,會計科目的一種,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損益類科目具體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其他收益等。
借貸方是一個金融術語,將財產存入銀行為“借方”,向銀行貸款叫做“貸方”。
區分借貸方:
1、借貸方向通常是要根據會計科目分類情況定性為“借”或“貸”。
(1)當會計科目屬于資金占有方,這個時候會計科目:資產/費用 表示資產增加、負債減少,則+記“借”、-記“貸“
(2)當會計科目屬于資金來源方,這個時候會計科目: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表示負債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收入,則+記“貸”、-記“借”。
2、把“資金占有科目”設想成“自己”;把“資金來源科目”設想成別人
3、借方和貸方只是記賬符號,借方在左邊,貸方在右邊
(1)通常情況下 借方是資金流出,貸方是資金流入
(2)根據公式
公式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公式②所有者權益=利潤+資本 資產=負債+利潤+資本
公式③利潤=收入-費用 資產+費用=負債+收入+資本
(3)對于公式①、②和③,左邊的項目(資產和費用賬戶)被加到借方,而右邊的項目(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資本和收入)被加到貸方。相反,具有左性質的項目減記為貸方,具有右性質的項目減記為借方。
(4) 記帳就是記錄一個事物的兩面,所以一定要有借款,借款一定要相等,即余額。
如何根據科目余額表編制利潤表?利潤表是根據損益類賬戶的發生額填列,更多詳情請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問題】
如何根據科目余額表編制利潤表?
【**】
利潤表是根據損益類賬戶的發生額填列。
根據科目余額表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1、資產負債表是根據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直接或分析填列的.
2、利潤表是根據損益類會計科目發生額分析填列的.
3、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依據為收付實現制,編制基礎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4、它們之間的鉤稽關系有:
(1)損益表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潤=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 .
(2)資產負債表中現金及其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期初余額之差=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及其等價物凈增加額 .
(3)利潤表中的凈銷貨額-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票據)增加額+預收賬款增加額=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
(4)資產負債表中除現金及其等價物之外的其他各項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增加(減少)額=現金流量表中各相關項目的減少(增加)額.
如何根據科目余額表編制利潤表相關閱讀
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利潤表的定義
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主要提供有關企業經營成果方面的信息。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經營成果的利潤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利潤表的編制原理
利潤表編制的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平衡公式和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
在生產經營中企業不斷地發生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取得各種收入,收入減去費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業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對比情況就是企業的經營成果。如果企業經營不當,發生的生產經營費用超過取得的收入,企業就發生了虧損;反之企業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潤。會計部門應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并將核算結果編制成報表,這就形成了利潤表。
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本期金額欄的填制
一:“營業收入”項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本期發生額(結轉額)
減:“營業成本”項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本期發生額(結轉額)
“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教育費附加等本期發生額(價內稅)
“銷售費用”項目:銷售過程的包裝費、廣告費和為銷售專設的職工薪酬、業務費等本期發生額
“管理費用”項目:管理費用本期發生額
“財務費用”項目:財務費用本期發生額。若為貸方,表示企業利息收入,填制時“—”號
“資產減值損失”項目:資產減值損失本期發生額
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本期發生額
“投資收益”項目:投資收益本期發生額
ps: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投資收益區別:“公允”損益具有不確定性
二、“營業利潤”項目:日常活動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
加:“營業外收入”項目:營業外收入本期發生額
減:“營業外支出”項目:營業外收入本期發生額
三、“利潤總額”項目: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減:“所得稅費用”項目:所得稅費用本期發生額
四、“凈利潤”項目: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五、.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未分配利潤/股份
“稀釋每股收益”:根據潛在普通股分析填列
拓展知識:
損益類科目
1、主營業務收入:
是核算企業主營業務而產生的收入,該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最**重。
2、主營業務成本:
因主營業務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銷售成本,與主營業務收入是直接配比的科目。該科目來自于生產成本。
3、其他業務收入:
是核算企業因其他業務而產生的收入。如:工業企業的出售原材料、對外出租和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等取得的收入。
4、其他業務成本:
是核算企業因其他業務收入而產生的銷售成本、費用和稅金等,與其他業務收入是直接配比科目。
5、營業外收入:
是核算企業非日常活動中產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的利得,受贈利得和盤盈利得等。
6、營業外支出:
是核算企業非日常活動中產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種損失。包括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罰款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等
7、投資收益:
企業在一定的會計期間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回報
8、銷售費用:
是核算企業為銷售而發生或銷售過程中發生的或單設銷售機構或售后服務網點等所有費用。包括運輸費、包裝費、廣告費、展覽費和專設銷售機構的銷售人員工資等
9、管理費用:
是核算企業行政機構為組織生產經營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董事會費、公司經費等
10、財務費用:
是核算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與銀行或金融機構產生的借款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和手續費用等。
11、資產減值損失:
是核算企業資產發生跌價或減值產生的損失,包括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和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等。
擴展資料
損益類科目,會計科目的一種,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于損益類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因此,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并相應調整盈余公積。結轉后,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損益類科目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損益類科目
企業損益類科目是指核算企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成本費用的科目,它具體包括:
一、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二、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三、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營業外收入
四、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營業外支出
【注意】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應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不影響損益。
擴展資料:
損益類科目,會計科目的一種,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會計規范**作
一、嚴把資料審核。每次記賬前,記賬公司都要對報賬清單的制作、編制及承接手續、出納盤存表等方面進行認真核對和審查,嚴把資料審核關;同時,還細致地指導報賬員按規范的方式方法登記好銀行存款和現金日記賬。
二、及時精準記賬。記賬公司在處理會計科目上更加精準統一,記賬更加及時,按季度記賬。規范參與村級預決算編制。
三、財務公開透明。記賬公司在每季完成記賬和年度決算后,及時到各村張榜公開財務收支情況,并將公開內容實行影像資料保管。
四、檔案移交規范。年終記賬公司對報賬清單、會計憑證、出納盤存表、財務報表、預算表、決算表、財務公開表及影像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裝訂成冊,檔案盒封裝,整體移交,做到鎮、村各留一套。
五、加強考核管理。實行**記賬后,財政所指派一人對記賬公司實行全程監督管理,分階段抽查和檢查,防止在**記賬后出現違反財務制度的現象發生。年終由鎮**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組成考核小組,對記賬公司全年工作實行100分制考核,90分評定為合格,否則按分值扣減服務費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計科目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損益類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2、資產減值損失
資產減值損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 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
3、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具體項目有: 利息凈支出(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后的差額)、匯兌凈損失(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的差額)、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集生產經營資金發生的其他費用等。
4、營業費用
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的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工資及福利費、類似工資性質的費用、業務費等經營費用。
5、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的具體項目有:企業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等。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損益類科目
會計里面有很多科目的分類,損益類科目是其中之一,損益類科目主要包含的是收入類和費用類,其中也可以詳細劃分,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投資收益稅金所得稅,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等。
簡單的解釋損益類科目就是你損失的和你的收益就是對應里面兩個基本的分類,收入類和費用類收入呢,就是包含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等等,主營業務收入就不用說了,就是你那個公司干什么,你是賣包子的,那么你賣包子賣了多少去了?成本你賺了多少?這就是你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比如有人在那打了個廣告,他又給你錢,這就是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你用賣包子的錢去投資股票,最終賺了100萬,那這就是你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就是你的設備等等市場價值的變動。
費用類科目也比較好理解,主營業務成本就是你賣的這個東西到底有什么成本,比如說你是一個生產手機的廠商,你的手機成本是1000塊錢,不說你賣多少錢的問題,你的主營業務成本就是1000塊錢,其他業務成本,比如說你**在手機上面做了一些廣告,然后這些廣告的廠商要給你錢,但是做廣告也是有成本的,比如你要支付流量的費用,支付手機給用戶帶來的體驗的損失費用,他會影響到你的聲譽,資產減值就是你的設備在市場價值的情況下掉了多少你買的時候100萬,現在他只值80萬了,那他不就是一個減值損失嗎?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是公司日常運營的時候所接觸到的東西。
會計里面還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比如說損益類科目,還包含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這兩個就是在你的公司利潤表里面主營的業務收入,業務成本,投資收益,公允價值,銷售管理,財務所得稅等等都扣除了之后,剩下的一個凈利潤,然后我再去加的,比如你今年的凈利潤是100萬,營業外收入30萬,營業外支出20萬,那你最終就是110萬的收益。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346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