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商局(惠州工商局官方網站)
前沿拓展:
惠州工商局
置業一般是以房產開發為主,當然置業的面比較廣,就像貿易一樣,面很廣,不知道你說的置業是那行的?如果是以開發房產為主的那你就下大力氣了,首先是你的人際關系,人脈.包括你的背景,這樣你才能從銀行不斷的圈錢,(當然是要還的.).不然勸你別進入這一行,不和以前一樣了,要知道早一坐房子那可是要過200多道關口,也就是要被查200多次,要該200多個公章.
如果你就一般小規模的置業像房產中介那樣的,就方面多了,只要找個資深的人他會教你一切的,這個沒難度的.時間問題.
南方日報訊 (記者/林文通)又到一年“3·15”,在過去的一年里,哪些消費領域最讓惠州人鬧心?14日,記者從惠州市工商局獲悉,2017年,全市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收到消費投訴6934起,辦理消費者投訴6182起,辦理率8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75.15萬元。在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收到的消費投訴中,商品類消費投訴5073件,占消費投訴總量的73%,家用電器投訴仍居首位;服務類消費投訴1861件,占全年投訴總量的27%,餐飲服務投訴成為新熱點,占服務類投訴榜首。
全年收到家電投訴881起
根據惠州市《消費**和社會監督體系數據分析報告》反映,當前,家用電器投訴仍占據商品類投訴榜首。全年家用電器投訴881起,占商品類投訴17%。
家用電子電器消費群體廣泛,購買和使用量大,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發生消費**主要出現在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首先是商品質量存在缺陷,如外觀破損、性能故障等較多,經銷商往往以“開具檢測單”“人為損壞”為由拒不承擔舉證責任,造成投訴處理周期長,處理方案協調難等問題。此外,商品售后服務容易遭遇拖延,如商品出現故障,商家時常會故意拖延推卸責任,不愿承擔法定“三包”責任和義務。
購車存在強制“捆綁”服務
惠州市去年收到涉及交通工具投訴809起,占商品類投訴16%。投訴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購車合同**。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承諾),消費者付款后被告知無法辦理車貸、無法辦理車輛登記、逾期不交付車輛、“二手車”充當新車等問題;二是設置消費陷阱。常用配件以次充好,車輛維修遭遇“小病大修”陷阱;三是履行國家“三包”規定不到位。遇車輛異響、途中熄火、輪胎鼓包、車門窗故障等問題,銷售商時常推卸責任。同時,消費者購買車輛時,時常會被強制接受其提供的“捆綁”服務,并強制向其指定的單位購買保險。
手機內置“陷阱”反復扣費
2017年投訴通訊類735起,占商品類投訴14%。投訴集中在手機內置“收費陷阱”、涉嫌霸王條款、弄虛作假等方面。如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反復扣費;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條款中,以格式條款等方式,作出排除、限制消費者權利,減免自身應盡責任的規定;經營者利用其信息和技術的優勢,夸大故障,收取高額維修費或以舊配件當新配件,以不合格配件假冒合格配件等。
此外,寬帶網速不達標也成為通訊類消費投訴熱點之一,如存在簽約帶寬速率與實際使用速率不相符情況,出現寬帶信號不暢、服務態度差、所贈資費不能正常使用等問題。
餐飲服務投訴成新熱點
2017年,惠州市服務類投訴中,餐飲服務投訴量增多,共有383起,占服務類投訴21%。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包括,經營者對消費者的團購設定限制或任意加價;預付卡消費,而當商家倒閉,轉型等導致儲值卡、預付卡內余額不能使用和退還以及餐飲衛生狀況不佳、食物不新鮮、服務態度差,拒絕提供免費消毒餐具等。
而投訴量緊隨其后的服務行業還分別有:住宿服務、修理維護2、互聯網服務、裝修裝飾。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246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