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怎么減免(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目有哪些)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怎么減免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點擊我要辦稅,然后點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填寫需要減免的費用即可。
專項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費用。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如果居民的年收入沒有達到6萬元不需要繳稅,也就沒有以上的專項扣除可以減免。
拓展資料
根據《中 華**共和 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殘疾人,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可以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居民需要到當地的稅務局,提供相應的材料后才能減免個人所得稅。
個稅所得稅改革措施
第一,合并簡化部分稅目。適當歸并所得分類可以反映納稅人真實納稅能力,可能先將目前11個所得小類分成幾個大類,例如將個人勞務性質收入分為一類,其中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將財產性收入分為一類,包括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將偶然所得和其它所得分為一類。
第二,完善“基本扣除+專項扣除”的稅前扣除制度。目前個稅稅前扣除已經包括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在一定的限額以內的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等等,未來還會納入商業養老保險。本次改革較大的進步是增加專項扣除,納入贍養老人支出、大病醫療支出和子女教育費用,減輕“二孩”家庭負擔。也有呼聲希望將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費用納入專項扣除項目。
為深入落實****、國務院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決策部署,更加便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時了解適用稅費優惠政策,**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費優惠政策進行了梳理,形成了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內容。今天帶你了解:個體工商戶可以享受哪些稅費優惠政策↓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不超過100萬元部分個人所得稅減半征收
【享受主體】
個體工商戶
【優惠內容】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享受條件】
1.不區分征收方式,均可享受。
2.在預繳稅款時即可享受。
3.按照以下方法計算減免稅額:
減免稅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的應納稅額-其他政策減免稅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0%)。
4. 減免稅額填入對應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減免稅額”欄次,并附報《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政策依據】
1.《** **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號)
2.《國家**關于落實支持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2021年第8號)
個體工商戶減征地方“六稅兩費”
【享受主體】
個體工商戶
【優惠內容】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個體工商戶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個體工商戶已依法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享受條件】
個體工商戶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的稅額幅度,享受稅收優惠。
【政策依據】
《** **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0號)
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
【享受主體】
1.困難行業所屬企業。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5個特困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17個困難行業。上述行業中以單位方式參加社會保險的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單位,參照企業辦法緩繳。
2.受**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執行。
3.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
【優惠內容】
1.困難行業所屬企業,可申請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以下簡稱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2.受**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可申請緩繳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期間免收滯納金。
3.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2年繳納費款有困難的,可自愿暫緩繳費,2022年未繳費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3年當地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選擇,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具體落實以本地實施辦法為準。
【政策依據】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 國家**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22〕23號)
2.《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國家**辦公廳關于特困行業階段性實施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的通知》(人社廳發〔2022〕16號)
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 **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等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22〕31號)
來源:國家**
來源:豐臺文創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246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