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成本包括什么(直接成本包括什么和間接成本)
前沿拓展:
直接成本包括什么
企業采購物資的實際成本包括:
(1)買價;
(2)外地運雜費(包括運輸、裝卸、保險、包裝、倉儲等費用);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包括挑選整理過程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必要
的損耗,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5)大宗材料的市內運雜費;
(6)按規定應由買方支付的稅金和進口物資應支付的關稅;
(7)燒油企業購入燃料油所支付的燒油特別稅。
企業自籌外匯購入物資應分攤的調進外匯價差,也應計入物資的采購成本。
以上1、6、7項應直接計入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第2、3、4、5項,
凡能分清的,可以直接計入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不能分清的,應按物資的重量或買價等比例,分攤計入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
購入物資不經任何加工改制直接對外銷售的,其采購成本只包括采購物資的
買價和按規定應由買方支付的稅金和進口物資應支付的關稅,以及企業自籌外匯購入物資應分攤的調進外匯價差;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計入“進貨費用”科目。
商品流通企業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等.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進入營業費用。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由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組成。
①直接成本指構成工程實體或有助于工程實體形成的費用,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等。
②間接成本指施工準備、組織和管理施工生產的全部費用支出,非直接用于也無法直接計入工程對象,但又必須發生的費用,包括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差旅交通費等。
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證工期和質量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尋求最大程度的成本節約。
成本管理首先要做好基礎工作,成本管理責任體系的建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礎工作。除了建立成本管理責任體系之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成本管理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1)統一組織內部工程項目成本計劃的內容和格式;
(2)建立企業定額;
(3)建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信息的收集網絡和詢價網點,做好市場行情預測,保證采購價格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定;
(4)建立已完項目的成本資料、報告報表等的歸集、整理、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5)科學設計施工成本核算賬冊體系、業務臺賬、成本報告報表,為施工成本管理的業務**作提供統一的范式。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
(1)施工成本計劃;
(2)施工成本控制;
(3)施工成本核算;
(4)施工成本分析;
(5)施工成本考核。
1.成本計劃
(1)以貨幣形式編制施工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劃的書面方案。
(2)它是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是降低成本的指導性文件,是設立目標成本的依據,即成本計劃是目標成本的一種形式。
(3)施工成本計劃一般由施工單位編制。
2.成本控制
(1)時間:從投標階段開始直至保證金返還的全過程;
(2)分類:事先控制、事中控制(過程控制)、事后控制;
3.成本核算
(1)核算對象:單位工程;
(2)兩個基本環節:①歸集和分配;②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3)項目管理機構應按規定的會計周期進行項目成本核算。
(4)區分兩核算:
①竣工工程現場成本核算——項目管理機構——考核項目管理績效;
②竣工工程完全成本核算——企業財務部門——考核企業經營效益。
4.成本分析
(1)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對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的升降因素進行分析,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
(2)成本分析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了解成本的變動情況。
(3)分析是關鍵,糾偏是核心。
5.成本考核
在項目完成后,評定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各責任者的業績,以此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二、成本管理的程序
項目成本管理應遵循下列程序:
(1)掌握生產要素的價格信息
(2)確定項目合同價
(3)編制成本計劃,確定成本實施目標
(4)進行成本控制
(5)進行項目過程成本分析
(6)進行項目過程成本考核
(7)編制項目成本報告
(8)項目成本管理資料歸檔
拓展知識:
直接成本包括什么
只能先在制造費用中歸集待分配的間接成本總額=100000+80000=180000元;
分配率=180000/*(120000+180000)=60%
e產品的分配間接成本=120000*60%=72000元
f產品的分配間接成本=18000*60%=108000元
間接成本不能直接區分用于e產品、f產品
的具體金額,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至成本核算對象,也就不能直接歸集至成本核算對象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046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