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繳稅(個人繳稅證明怎么開?)
前沿拓展:
個人繳稅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每個月的月收入扣除五險一金在扣除起征點在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以及專項附加扣除,然后乘適用稅率在扣除速算扣除數。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在工資不變、沒有副業的情況如何才能使收入增加?那只能減少稅收支出!
我們知道薪資收入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3%—45%。假設某市張女士,每月工資收入為1萬元,那么她需要按照1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年納稅共計約9480元,幾乎相當于其一個月的工資。
但是,2018年國家**卻對部分人群下調了個人所得稅,他們可按收入所得的50%繳納個人所得稅,甚至直接免稅,幫助這部分人群留存了更多資金。
今天,小柳就和大家聊一聊個人所得稅下調及延繳、分期等政策,看看你所在行業或從事工作能夠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推文較長,建議先關注小柳再收藏此推文。
我們每周還會定期發布財務、節稅、政策解析之類的干貨,有任何個人財務、企業財務、節稅或**記賬有關的問題,都可以詢問小柳,也可以說說你們的財務故事。
1、延繳個人所得稅
1999年,國家**發布《** 國家**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通知規定:“自1999年7月1日起,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個人獎勵,獲獎人在取得股份、出資比例時,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取得按股份、出資比例分紅或轉讓股權、出資比例所得時,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獎勵的個人可以暫時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在取得分紅或轉讓時才需要依法納稅,如果長時間不轉讓就可以一直不交稅。
注:獲得股權時,需要按偶然所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同時,2016年國家**發布《** 國家**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通知規定:“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
另外,上市公司授予個人的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可自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或取得股權獎勵之日起,在不超過12個月的期限內繳納個人所得稅。
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境內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票(權)的,企業或個人可選擇繼續按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也可選擇適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2、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2015年,國家**發布《** 國家**關于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
通知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個人一次繳納稅款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并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同時,“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并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也就是說高新技術企業,因科技轉化而給予相關技術人員股權獎勵時,可享受在5個年度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如果股東要把企業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用于轉增股本時,也可以在5個公歷年度內申請分期繳納。
注:個人獲股權獎勵時按工資薪金3%—45%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企業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時,股東需要按紅利所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3、減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省級****、國務院部委和******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同時,2018年國家**發布《關于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通知規定:“依法批準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根據《中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中給予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如果是省級****、國務院部委和******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獎金,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而在非營利研發機構或高校中按規定因科研獲得現金獎勵,那么現金可減按50%,再計入工資中進行繳納個人所得稅。
4、企業如何節稅?
凡是與高新技術、科技研發有關的個人在獲得股份、獎金時可以延緩繳納、分期繳納,甚至直接免除個人所得稅,那企業又應該如何節稅呢?
首先,企業應充分享受國家政策補助。比如增值稅留抵退稅、企業研發加計扣除、減計收入、以及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減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固定資產一次性(500萬以下)扣除等。
其次,合理控制企業營收或利潤。比如控制連續12個月企業開票金額不超過500萬,即可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普票)優惠;在企業人數及總資產不超額的情況下,控制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00萬以內,就能享受小微企業2.5%—5%的超低企業所得稅。
再次,合理對企業架構進行拆分或外包。比如在合法、合規情況下,將一般納稅人企業拆分為兩個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因此兩個企業都能享受小微企業2.5%—5%的超低企業所得稅,拆分后成立的企業還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普票)優惠。
另外,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及規劃。通過制定年初財務預算幫助公司省錢,同時通過每月財務數據反饋分析企業經營,幫助企業**,再通過財務手段幫助企業節稅。
最后,有問題可以找小柳。凡是對財務建設不解,對財務數據不懂,對財務節稅有疑惑的朋友,都可以詢問小柳,為您答疑解惑。
拓展知識:
個人繳稅
個人所得稅包括征稅對象,征稅內容(納稅義務人),適用稅率及計算方法,及減免政策。
1. 征稅對象:
個人所得的征稅對象:1、工資、薪金所得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3、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4、勞務報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8、財產租賃所得9、財產轉讓所得10、偶然所得11、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2. 征稅內容(納稅義務人):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包括**公民、個體工商業戶(包括內資的獨資合伙性質的私營企業和內資的個人獨資合伙性質的企業)以及在**境內有所得的外籍人員(包括無國籍人員)、華僑和**同胞。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在**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并附有納稅義務的個人非居民納稅人: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但從**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居住時間標準:在境內居住滿一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境內居住365日。臨時離境的,不扣減日數。(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
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凡支付個人應稅所得的企業(公司)事業單位、機關、社團組織、軍隊、駐華機構、個體戶等單位或者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上述所說駐華機構不包括外國駐華使館和**及其它依法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國際組織駐華機構。
3.適用稅率及個稅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稅率見表格: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
4.減免項目
福利費,生活困難補助,救濟金、公積金及保險,免征個人所得稅,當然還包括其他國家規定的免征項目,這里不一一列舉。下列收入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入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①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②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津貼;
③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于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個人繳稅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
三、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指個人從事設計、裝璜、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人繳稅
個人所得稅分為境內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項內容: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
【起征調整】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07年12月2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2008年3月1日起,我國個稅起征點將從現在的16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
【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9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5%,共9級。
2.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稅外,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以保護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
【稅額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的所得稅額=應稅所得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4.勞動報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元)×20%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元)×20%×(1-30%)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2000)×2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個人所得額=每次所得收入×20%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人繳稅
個人所得稅征收的內容包括: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等。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一、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
三、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指個人從事設計、裝璜、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0946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