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保金會計分錄(交的殘保金會計分錄)
前沿拓展:
殘保金會計分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兩種帳務處理方法:
1、如果不采取提取方法,繳納時,直接作憑證:
借:管理費用–殘保金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2、如果提取的話:
(1)提取時
借:管理費用–殘保金
貸:其他應付款–殘保金
(2)上交時
借:其他應付款–殘保金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會計分錄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標明其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記錄,簡稱分錄。會計分錄是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近日,**發布了最新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答,其中涉及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增值稅會計處理的問題有4個,內容如下:
問:企業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當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答:企業根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財稅〔2015〕72號)的規定,應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當計入“管理費用”科目;企業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或者為安排殘疾人就業做出顯著成績,按規定收到的獎勵,計入“其他收益”科目;企業未按規定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規定繳納的滯納金,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
問:小微企業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征增值稅條件時,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答:對于小微企業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征增值稅條件時,應當按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其他收益”科目。
問:企業對于當期直接減免的增值稅,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答:對于當期直接減免的增值稅,企業應當根據《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科目。
問: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時,對于因轉讓商品收到的預收款及相關增值稅應當使用什么會計科目?
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以下簡稱“新收入準則”)的規定,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如企業在轉讓承諾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項。企業因轉讓商品收到的預收款適用新收入準則進行會計處理時,使用“合同負債”科目,不再使用“預收賬款”科目及“遞延收益”科目。
根據新收入準則對合同負債的規定,尚未向客戶履行轉讓商品的義務而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中的增值稅部分,因不符合合同負債的定義,不應確認為合同負債。
在此次的會計準則實施問答中,還涉及到收入準則和租賃準則的問答,內容如下:
問:已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財會〔2017〕7號)的企業,在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時,是否需要對新產生的應收賬款或合同資產的預期信用損失進行追溯調整?
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以下簡稱“新收入準則”)的規定,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的企業,應當根據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的累積影響數,調整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當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金額,對可比期間信息不予調整。因此,企業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時新產生了應收賬款或合同資產的,例如由于收入確認時點不同而新產生的應收賬款,或者將已完工未結算項目重分類為合同資產,相應的預期信用損失應當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對可比期間的信息不予追溯調整。
問:合同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財會〔2017〕7號)的有關規定,合同資產發生減值的,企業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合同資產減值準備”科目;轉回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時,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問: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時,對于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答:企業在銷售商品時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中關于可變對價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問:用于開發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權是否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財會〔2006〕3號)關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定義?
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財會〔2006〕3號,以下簡稱“借款費用準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構建或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財會〔2006〕18號,以下簡稱“無形資產應用指南”)等相關規定,在開發建造房屋建筑物過程中,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區別下列情況處理:
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筑物,土地使用權與建筑物應當分別進行會計處理,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筑物合并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會計處理。在該情形下,土地使用權在取得時通常已達到預定使用狀態,土地使用權不滿足借款費用準則規定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定義。因此,根據借款費用準則,企業應當以建造支出(包括土地使用權在房屋建造期間計入在建工程的攤銷金額)為基礎,而不是以土地使用權支出為基礎,確定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
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于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在該情況下,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滿足借款費用準則規定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定義。因此,根據借款費用準則,企業應當以包括土地使用權支出的建造成本為基礎,確定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
拓展知識:
殘保金會計分錄
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做分錄記賬如下:
借:管理費用–殘保金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交款——殘保金
交納時:
代:其他應交款——殘保金
貸:銀行存款
2022年一級建造師-備考資料大禮包
精編干貨 高效通關
¥9元
2022年二級建造師-備考資料大禮包
備考提速 精華知識點
¥9元
2021一級造價師-密訓搶分
密訓搶分沖刺
¥0元
2021一消名師100節精品課
超值體驗,輕松取證
¥0元
2021年中級經濟師-強化進階體驗課
知己知彼,三步破局
¥1元
2022年高級經濟師-基礎重塑課
基礎重塑 高效備考
¥0元
2021健康管理師超值教程大禮包
教程課題一站式配齊
¥39元
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備考指導
輕松入門人力資源師
¥0元
查
看
更
多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精華資料免費直播課
免費領課
領優惠券
考試日歷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0846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