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稅點怎么計算(扣7個稅點怎么算)
前沿拓展:
17個稅點怎么計算
增值稅稅額=含稅價格÷(1+稅率)×稅率。
如:含17點稅的價格是100 ,其中稅額是100÷1.17×0.17=14.53(元),又叫進項稅額,用于抵扣。
同樣,賣出去含17點稅價300,其中稅額是300÷1.17×0.17=43.59(元),又叫銷項稅額。如就是這樣兩筆,這個月應交增值稅額是:43.59-14.53=29.06(元)。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一、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的政策依據是什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決策部署,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 **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等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22〕31號)要求,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在落實《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國家**山西省稅務局關于特困行業階段性實施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22〕43號)的基礎上,出臺我省具體實施意見。
二、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有哪些險種?
結合我省實際,此次階段性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單位應繳納部分,職工個人應繳納部分還需正常按月由參保單位代扣代繳。
三、哪些行業可以享受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
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以及擴圍的17個行業所屬困難企業。
四、擴圍的17個行業分別是哪些?
擴圍的17個行業分別是: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
五、擴大實施緩繳政策的困難行業階段性緩繳實施期限有多少?
緩繳擴圍行業所屬困難企業,可申請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到2023年3月底。原明確的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保險費期限相應延長至2022年年底。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六、受**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享受怎樣的階段性緩繳政策?
為應對**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縣(市、區)(以縣級及以上**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封控管理的通知公告為準)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可申請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期間免收滯納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執行。
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2年繳納費款有困難的,可自愿暫緩繳費,2022年未繳費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3年我省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選擇,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有什么政策?
將大型企業穩崗返還比例由30%提至50%。已經按30%返還的,要按50%予以補差。拓寬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受益范圍,由出現中高風險**縣(市、區)的中小微參保企業擴大至該縣(市、區)的大型參保企業和全省所有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鐵路運輸5個特困行業參保企業。企業招用2022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可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不重復享受,實施期限截至2022年年底。
八、怎么確定企業(單位)是否具有緩繳資格?
申請緩繳的困難企業(單位),截止2021年12月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兩項社會保險費,或企業(單位)存在欠費但已全部補繳的,視同其履行了繳費義務。在此基礎上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報緩繳:
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所有企業(含以單位方式參加社會保險的個體工商戶)。擴圍的17個行業中,2022年4月份受**影響生產經營困難出現虧損的困難企業(含以單位方式參加社會保險的個體工商戶)。為應對**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縣(市、區)(以縣級及以上**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封控管理的通知公告為準),2022年4月份受**影響生產經營困難出現虧損的中小微企業(單位)、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
九、如何申請緩繳?
申請緩繳的困難企業(單位)要按統一制定的《山西省困難企業(單位)緩繳社會保險費審批表》填報有關資料,簽字蓋章后,報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經社保經辦機構審核后,符合緩繳條件的,由社保經辦機構報同級人社行政部門審批。
緩繳社會保險費堅持自愿原則,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申請緩繳一定期限的社會保險費。各級人社、稅務部門推行“網上辦”等不見面服務方式,方便企業辦理,減輕企業事務性負擔。對生產經營困難、所屬行業類型等適用條件,可實行告知承諾制,企業在《山西省困難企業(單位)緩繳社會保險費審批表》上出具符合條件的書面承諾。全面推行穩崗返還“免申即享”經辦新模式,通過大數據比對,直接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資金。
十、如何結束緩繳和補繳?
經批準緩繳的困難企業(單位)及以單位方式參加社會保險的個體工商戶,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緩繳期為2022年4月至8月的,補繳時間最遲應分別在2023年1月至5月征期內逐月補繳到位,剩余緩繳期的,最遲應在2023年6月征期內補繳到位。企業(單位)根據經濟效益和經營狀況,可以提前補繳。超出補繳期限的,超出的月數按規定補繳并加收滯納金。
十一、如果在緩繳期間職工需要辦理退休,或職工**亡后家屬申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清算,或職工失業后申領失業金,或職工想將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關系轉去外地,又該如何辦理?
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的企業,要依法履行代扣代繳職工個人繳費義務。不得因緩繳社會保險費,影響職工個人權益。緩繳期限內,職工申領養老保險待遇、辦理關系轉移等業務的,企業應為其補齊緩繳的養老保險費。緩繳的企業出現注銷等情形的,應在注銷前繳納緩繳的費款。
編輯:任姝杉

拓展知識:
17個稅點怎么計算
增值稅的稅率是17%的時候,1.17是根據數學公式演算來的。因為:
第一,首先要清晰的意識到增值稅是個價外稅,看到增值稅的時候就一定要做價稅分離;
第二,不論增值稅的稅率是17%,還是6%或是3%,增值稅的稅額計算公式=不含稅收入*稅率;
第三,當購買一個商品的時候,假設某商品的不含稅收入是10000元,稅率是17%,那么它的應稅稅額=10000*17%=1700元;
第四,知道了不含稅收入,計算出了應稅稅額,那么含增值稅的收入=不含稅收入+稅額,引用第三點的例子來說,含稅收入=10000+(10000*17%)=11700元,這一計算方式從數學上來說,還可以是括號外的10000分別要與括號內的每一個因數相乘,也就可以演算為含稅收入=10000*(1+17%)=11700元;
第五,由此可見,由于增值稅的價外稅性質,當我們得到一個收入的時候,它往往是已經包含了稅額的,所以計算不含稅收入的時候,根據第四點的公式,不含稅收入=含稅收入/1.17,所以增值稅中的1.17就是這樣演算來的。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17個稅點怎么計算
就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值乘上17%
所謂稅點,是偷逃國家稅款的一種方式,客戶不需要**,老板也不向稅務局申報.如果開票的話,是必須向稅務局繳納稅款的,一般來說8個5個的意思是銷售額的8%和5%,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17個稅點怎么計算
計算增值稅時是用不含稅的價格乘以稅點,
17個稅點怎么計算
增值稅稅額=含稅價格÷(1+稅率)×稅率。
如:含17點稅的價格是100 ,其中稅額是100÷1.17×0.17=14.53(元),又叫進項稅額,用于抵扣。
同樣,賣出去含17點稅價300,其中稅額是300÷1.17×0.17=43.59(元),又叫銷項稅額。如就是這樣兩筆,這個月應交增值稅額是:43.59-14.53=29.06(元)。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845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