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前沿拓展:

原個稅稅率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

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XX55元的30

2超過1500元至XX500元的部分超過1XX55元至XX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過XX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XX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XX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XX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XX513505

注: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國務院部委和******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個人所得稅,又變了!明年1月1日起執行!另外,個稅最新最全的稅率表、扣繳計算和申報方式,我們也給您準備好了~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01

個稅變了!

明年1月1日起執行!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文件中明確:自2022年1月1日起,個人取得年終獎不再適用優惠算法,即不能再單獨計稅,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納稅方式要變了,年內發、年后發到手獎金可能相差上萬元!

根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今年年內取得的年終獎,繳納個稅有兩種計稅方式,即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計稅一種方式了。

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適合的是不同的年終獎發放方式。

舉兩個例子:

A公司小王,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后,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年終獎3萬元。按單獨計稅的方式,小王年終獎共需繳納900元個稅,年終獎到手29100元;按合并計稅的方式,相當于年終獎扣稅6000元,到手24000元。對小王來說,兩種計稅方式下,到手的年終獎差了5100元。

B公司小李,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年終獎27萬元。如果單獨計稅,小李年終獎共需繳稅52590元,工資繳稅900元,合計53490元。如果合并計稅,則共需繳納個稅43080元。對小李來說,兩種計稅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總結一下,單獨計稅適用于工資高于年終獎的員工,合并計稅則適用于年終獎較多的員工。

02

年終獎單獨申報or并入綜合所得?

哪個更節稅?

1、工資(年累計)>扣除數(年累計),年終獎在36000元以下的選擇方案一劃算些

例:90后的小李月薪8000元,個人五險一金1000元,專項扣除1000元(房貸)

每月預扣個稅30元,年累計360元

年終獎36000元,選擇方案一更劃算。但如果年終獎再多發1元,方案二比方案一更省錢。

月工資

年終獎

5000+五險一金+專項扣除

工資個稅

年累計個稅(方案一)

年累計個稅(方案二)

8000

36000

7000

360

1440

2280

8000

36001

7000

360

3750.1

2280.1

注意啦,年終獎多發一元,要繳的個稅就多2310.1元!

2、工資(年累計)<扣除數(年累計),選方案二可能更劃算

如果你專項扣除足夠多,比如算上5000基數后超過工資,那你平時不用繳納個稅,年終獎選擇方案二可以補扣月工資沒扣足的部分。

03

個稅最新最全的稅率表

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

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不辦理匯算清繳。

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率表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二、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1)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率表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2)居民個人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三、綜合所得稅率表

綜合所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預扣率表見前述一、二)。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注:

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后計算應納稅額。

四、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率表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五、經營所得稅率表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該稅率適用于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

七、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04

如何計算申報

個人所得稅?

一、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二、如何計算申報個稅?

1、預扣預繳

注意,以下2種特殊情況:

(1)自2020年7月起,首次入職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以及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按以下方法計算個稅: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2)自2020年1月起,簡化了兩類人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方法: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舉例:

小張為A單位員工,2020年1-12月在A單位取得工資薪金50000元,單位為其辦理了2020年1-12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2021年,A單位1月給其發放10000元工資,2-12月每月發放4000元工資。

原預扣預繳方法: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小張1月需預繳個稅(10000-5000)×3%=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匯算清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退稅150元。

新預扣預繳方法:小張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計減除費用6萬元而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就不用辦理匯算清繳。

2、匯算清繳

原個稅稅率表(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個稅稅率表)

05

收藏!個人所得稅優惠大全!

1.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

《國家**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規定:下列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國家**關于誤餐補助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規定:按**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不征個人所得稅一些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當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可扣除一定標準公務費

根據《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規定: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人,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后,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公務費用的扣除標準,由省級地方稅務局根據納稅人公務交通、通訊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調查測算,報經省級****批準后確定,并報國家**備案。

3.福利費(生活補助費)免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中可以免稅的稱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

根據《國家**關于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1998〕155號)規定,生活補助費,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

4.救濟金、撫恤金免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救濟金、撫恤金免納個人所得稅。《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救濟金,是指各級******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5.工傷保險待遇免稅

根據《** 國家**關于工傷職工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40號)規定:“一、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征個人所得稅。

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職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取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醫療待遇、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食宿費用、工傷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生活護理費等,以及職工因工**亡,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取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

6.單位和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免稅

財稅[2006]10號:企事業單位按照規定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征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規定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7.個人提取的“三險一金”免稅

財稅[2006]10號: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征個人所得稅。

8.生育津貼免稅

根據《**、國家**關于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8號)規定: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于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9.按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免稅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免稅。《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10.退休費、離休費等免稅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免稅。具體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11.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從所在單位取得的補貼免稅

根據《**、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規定: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享受國家發放的**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和**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12.科技人員職務轉化現金獎勵減征50%

財稅〔2018〕58號:依法批準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根據《中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中給予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3.科技人員股權獎勵暫不征稅

國稅發[1999]125號: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技人員個人獎勵,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14.亞洲開發銀行支付的薪金津貼免稅

財稅〔2007〕93號:對由亞洲開發銀行支付給我國公民或國民(包括為亞行執行任務的專家)的薪金和津貼,凡經亞洲開發銀行確認這些人員為亞洲開發銀行雇員或執行項目專家的,其取得的符合我國稅法規定的有關薪金和津貼等報酬,免征個人所得稅;

15.軍人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免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免稅規定,第六項: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16.軍人的十三項補貼

根據《**、國家**關于軍隊干部工資薪金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1996〕14號)規定:(1)**特殊津貼;福利補助;夫妻分居補助;隨軍家屬無工作生活困難補助;獨生子女保健費;子女保教補助費;機關在職軍以上干部公勤費(保姆用費);軍糧差價補貼,屬于軍隊干部的免稅項目或者不屬于本人所得的補貼、津貼,不用繳納個稅。

(2)暫不征稅的補貼、津貼有5項:軍人職業津貼;軍隊設立的艱苦地區補助;專業性補助;基層軍官崗位津貼(營連排長崗位津貼);伙食補貼。

17.退役士兵的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經濟補助免稅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中華****國務院、中華******軍事委員會令第608號):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財政專項安排;地方****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經濟補助,經濟補助標準及發放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經濟補助按照國家規定免征個人所得稅。

18.遠洋船員的伙食費

國稅發〔1999〕202號:由于船員的伙食費統一用于集體用餐,不發給個人,故特案允許該項補貼不計入船員個人的應納稅工資、薪金收入。

19.遠洋船員個人所得稅減半優惠

** **公告2019年第97號 :一個納稅年度內在船航行時間累計滿183天的遠洋船員,其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20.**防控津補貼免稅

** **公告2020年第10號對參加**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規定標準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規定標準包括各級**規定的補助和獎金標準。對省級及省級以上****規定的對參與**防控人員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比照執行。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截止日期視**情況另行公告。

21.單位發放的預防**肺炎的防護用品

****公告2020年第10號:單位發給個人用于預防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的藥品、醫療用品和防護用品等實物(不包括現金),不計入工資、薪金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22.外交人員所得免稅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八項: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23.外籍人員的八項補貼免稅

財稅字〔1994〕20號: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一)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二)外籍個人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三)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準為合理的部分。

24.特定來源的外籍專家工資薪金免稅

根據財稅字〔1994〕20號: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籍專家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1.根據世界銀行專項貸款協議由世界銀行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外國專家;

2.**組織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專家;

3.為**援助項目來華工作的專家;

4.援助國派往我國專為該國無償援助項目工作的專家;

5.根據兩國**簽訂文化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6.根據我國大專院校國際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7.通過民間科研協定來華工作的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機構負擔的。

25.境外人才稅負差補貼

財稅[2019]31號: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下同)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26.奧運相關外籍技術官員免稅

財稅〔2017〕60號:對受北京冬奧組委邀請的,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測試賽期間臨時來華,從事奧運相關工作的外籍顧問以及裁判員等外籍技術官員取得的由北京冬奧組委、測試賽賽事組委會支付的勞務報酬免征個人所得稅。

27.**地區津補貼免稅

財稅字[1994]021號:對個人從**自治區內取得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浮動工資,增發的工齡工資,離退休人員的安家費和建房補貼費免征個稅。

財稅字[1996]91號:**區域內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取得的**特殊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28.殘疾孤老烈屬的所得各省確定減稅幅度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并報同級**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29.住房租賃補貼免稅

** **公告2019年第61號《關于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對符合地方**規定條件的城鎮住房保障家庭從地方**領取的住房租賃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30.解除勞動關系一次性補償收入3倍以內部分免稅

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第一項: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31.一次性破產安置費免稅

財稅〔2001〕157號: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32.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遞延納稅

財稅[2016]101號: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

33.職工個人取得擁有所有權的量化資產,暫緩征稅

國稅發[2000]60號:集體所有制企業在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時可以將有關資產量化給職工個人,對職工個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擁有所有權的企業量化資產,暫緩征收個人所得稅。

來源:郝老師說會計、中稅會計網、財務第一教室、稅來稅往、小穎言稅、晶晶亮的稅月、中稅答疑等,稅來稅往整理發布。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6452231.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蒲城县| 新昌县| 唐河县| 云阳县| 库尔勒市| 溧阳市| 象州县| 兴宁市| 彭水| 景洪市| 临江市| 锦屏县| 铅山县| 伊宁市| 洪泽县| 灵武市| 绥宁县| 庄浪县| 临城县| 鲁山县| 常宁市| 大化| 古交市| 嘉兴市| 无为县| 调兵山市| 丹阳市| 行唐县| 都匀市| 马鞍山市| 五常市| 新兴县| 定兴县| 南召县| 河西区| 神农架林区| 宁蒗| 来安县| 湘潭市|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