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的賬務處理(個人所得稅的賬務處理方法)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應該是由證券登記結算中心代扣代繳,在收到回單時,借:應交稅金- 股息紅利個所稅
貸:其他應收款-證券登記結算中心
3月1日起,2021年度個稅匯算正式啟動,匯算時間至6月30日。隨著進程近半,不少居民都已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或網頁端辦理了匯算申報。由于情況不一,有的人收到了真金白銀的退稅款,有的則需補繳相應稅費,年度匯算“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的意義也正在于此。年終獎選擇哪種申報方式更劃算?之前繳過稅了為什么還要補稅?針對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稅務部門進行了詳細解答。
年終獎計稅哪個實惠選哪個
在2021年度個稅匯算中,納稅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中進行“二選一”。那么兩種計稅方式,如何選擇更實惠呢?
稅務部門表示,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時,可以查看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是否高于并入綜合所得的稅率,如果高的話,就選擇并入綜合所得,反之則選擇單獨計算。
為此,記者算了一個簡易的賬。
員工王先生在扣除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后,月薪1萬元,年終獎3萬元。那么,如果年終獎單獨計稅,適用3%稅率,年終獎應納稅額為900元。而全年工資適用10%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最終為3480元。兩者相加,就是年度納稅額4380元。如果合并計稅,那么年薪12萬元加上3萬元年終獎,減去6萬元起征點,適用10%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全年納稅額為6480元。對王先生而言,年終獎合并計稅要比單獨計稅多繳2100元。
另一位張先生月薪6000元,年終獎10萬元。那么,如果單獨計稅,適用10%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年終獎應納稅額為9790元。而全年工資適用3%稅率,應納稅額為360元。兩者相加,年度納稅額為10150元。如果合并計稅,全年納稅額適用10%稅率,為8680元。對張先生而言,年終獎合并計稅反而會節省1470元。
可以看到,不同情形中兩種計稅方式的納稅額有明顯差別。“最簡便的就是在個稅APP里兩種選擇都試一試,哪個實惠選哪個。”稅務部門表示。
住房貸款利息扣除只享一次
目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一共有七項,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和今年新加入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其中,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是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稅務部門提醒,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如果是父母和子女共同購房,能否既由父母扣除,又由子女扣除呢?**是否定的。稅務部門表示,如主貸款人為子女的,由子女享受扣除;主貸款人為父母中一方的,由父母任一方享受扣除。
“該補不補”將被加收滯納金
之前都繳過稅了為什么還要補稅?辦理年度匯算時,不少人有此疑惑。這就要從年度匯算的機制說起。
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綜合所得,需要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這就是年度個稅匯算制度。這項制度使得一個納稅年度內同等收入水平的人稅負相同,促進分配公平,是國際通行做法。
一般來說,納稅人除工資薪金外,還有其他三項所得的,各項收入加總后導致適用的稅率高于預繳時的稅率,就會產生補稅。辦理年度匯算有補有退都是正常情況。
稅務部門提示廣大納稅人,距年度匯算截止日期還有約兩個月,納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辦理。同時,不要輕信網上各類“退稅秘笈”,務必如實填報年度匯算相關退稅數據。年度匯算需補稅的納稅人,匯算期結束后未申報并足額補繳稅款,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并在其《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中予以標注。(記者 陳雪檸)
來源:北京日報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一般情況下是先計提
計提個人所得稅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經營費用
貸:應付工資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借: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現金
個人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企業代扣個人所得稅時,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繳納時,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個人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一)支付工資、薪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企業作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應按規定扣繳該職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代扣個人所得稅時,借記“應付工資”帳戶,貸記“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帳戶。
企業為職工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有兩種情況:一是職工自己承擔個人所得稅,企業只負有扣繳義務;二是企業既承擔稅款,又負有扣繳義務。
例:某企業為趙某、錢某每月各發工資3000元。但合同約定,趙某自己承擔個人所得稅;錢某個人所得稅由該企業承擔,即錢某收入3000元為稅后所得,月末發工資時,企業會計處理為:
第一,為趙某扣繳個人所得稅時,趙某應納個人所得稅=(3000-800)×15%-125=205元。
會計處理為:
借:應付工資3000
貸:現金2795
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5
第二,為錢某承擔稅款時,由于錢某工資為稅后所得,則需要換算為稅前所得,再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1-稅率)
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企業應為錢某承擔稅款為:[(3000-800-125)÷(1-15%)]×15%-125=241.18(元)。
計提個人所得稅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等241.18
貸:應付工資241.18
發放工資時的會計處理:
借:應付工資3241.18
貸:現金3000
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額241.18
(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應繳所得稅
承包、承租經營有兩種情況,個人所得稅也分別涉及兩個項目,一是承包、承租人對企業經營成果不擁有所有權,僅是按合同(協議)規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稅,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二是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協議)的規定只向發包、出租方交納一定費用后,企業經營成果歸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項目,適用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稅。
例:2001年1月1日,杜-斌與事業單位簽訂承包合同,經營招待所,據合同協議承包期為1年,杜-斌全年上交費用20000元,年終招待所實現利潤總額65000元。杜-斌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1.應納稅所得額=承包經營利潤-上交費用-每月費用扣減合計=65000-20000-800×12=35400元
2.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35400×30%-4250=6370元
杜-斌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自行申報繳納,發包、出租方不作扣繳所得稅的會計處理。發包、出租方在收到杜-斌繳來的承包費時,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20000
貸:其他收入20000
(三)支付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費、財產租賃費、利息、股息、紅利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企業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費、財產租賃費時,一般由支付單位作為扣繳義務人向納稅人扣繳稅款,并記入該企業的有關期間費用帳戶。企業在支付上述費用時,借記“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經營費用”、“應付利潤”等帳戶,貸記“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現金”等帳戶;實際繳納時,借記“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帳戶,貸記“銀行存款”等帳戶。
例:**程師向一家公司提供一項專利使用權,一次取得收入50000元。**程師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
應納稅額=50000×(1-20%)×20%=8000元
該公司的帳務處理為:
1.借:管理費用50000
貸: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8000
現金42000
2.借: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8000
貸:銀行存款8000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0944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