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優惠卷二維碼推廣(淘寶特價版推廣二維碼)
前沿拓展:
淘寶優惠卷二維碼推廣
首先,得開通手機店鋪。進入淘寶商家后臺→店鋪管理→手機店鋪,點擊進去設置開通手機店鋪。進入手機店鋪后臺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界面:
在推廣方面的話,
A.第1個推廣位置盡量放置“熱銷產品”或者“優惠產品”,因為顧客進店第一頻沒有產品吸引他的話馬上就會跳失。 B.第1個推廣位盡量設置成“圖文樣式”,具體原因大家懂的。
C.排序方式建議使用“熱銷排名”為主,首先不少消費者會有“從眾心理”,其次在不方便看“詳情頁”的情況下“銷量”應該是說服顧客下單購買的利器;
D.注意:在設置推廣欄時盡量避開“各推廣欄產品基本雷同”的情況,店內的爆款建議在2個推廣欄展示就好(第1推廣欄和第三推廣欄是不錯的選擇);
E.最關鍵的是將需要推廣的產品推薦到需要的位置(由于主題原因,這次不能講太多,否則就立體太遠了,近期的分享中將會有分析);
我們可以設置10個活動,但是一般情況下盡量控制在3個以內,原因:目前“手機淘寶觸屏版”正逐漸推廣開,而活動在這一版本中以“首焦輪播”的形式展示,每一屏一次展示時間只有5秒,活動多了難以突出重點;
A.設置好的活動名稱,要求在15個字內,建議盡量不要超過10個字;
B.為活動設計1張有吸引力的“宣傳圖”,考慮到手機屏幕小,盡量突出重點;
C.活動描述官方規定250個字,最好控制在50字左右,若活動產品為單品,在描述中對寶貝進行相應介紹(在不方便看“詳情頁”的情況下文字的作用更加突出);
D.設置活動優惠券: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設置優惠券; 為避免打廣告嫌疑將所有店鋪信息遮蓋。
(二)二維碼引流的利用
2、利用好二維碼
二維碼是聯系線上和線下、手機和PC的有利工具。
很多商家都已經開始在使用二維碼(這證明二維碼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使用跟用好這是兩回事。目前周圍大多數朋友將二維碼掛在“PC店鋪”,這樣做很好,但要想利用好手機流量還是不夠。
1)顧客與我們產品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應該是拿到包裹的那一刻,經過一段時間的思念終于拿到了自己的包裹,這個時候顧客應該心情不錯(除非快遞哥哥的服務很**)。如果我們在包裹上印有二維碼的話,顧客是不是進店的可能性很大(一般領取快遞會帶上手機),由于心情好,進店的體驗應該也不會差。
包裹上的二維碼應該鏈接到哪里去?
A.鏈接到店鋪:容易形成批量印制,降低成本,此外,鏈接到店鋪的話顧客進店之后的選擇較多,且我們主推的產品和活動都在首頁,這樣對顧客的吸引力更大;
B.鏈接到優惠產品:這樣可以根據具體的這需要提前設置好優惠產品,如果優惠不是常年都有的話,難以達到批量印制成本較高,而且優惠產品很有可能不是顧客所需要的,這樣即使顧客掃碼進去也不會有轉化;
C.鏈接到優惠券:可以實現批量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由于優惠券的**,容易形成二次購買;
D.優惠券+活動產品形式:通過優惠券設置活動,將優惠產品或者搭配產品添加進活動。這樣既可以實現批量印制,減低成本,又可以隨時調整活動產品。
一般中小商家可能A、D是不錯的選擇;
2)PC店鋪二維碼:一般商家只是在PC邊欄(模板)上添加二維碼,其實很多時候詳情頁和活動頁面也可以放置二維碼,這可能將電腦端的流量導向手機,很多人可能會擔心這樣會降低轉化率,其實只要將二維碼位置調整至詳情頁后半部分基本上不會對轉化率照成多大影響,因為這有效的解決了手機顧客不方便看詳情頁的問題(只要手機端給一定優惠,說不定轉化率還會高于PC,這里的優惠可以使優惠券,很多商家在店鋪里面都會有好評送優惠券的活動,我們可以將優惠券提前送給手機下單顧客不是很好嗎)。
3)宣傳冊上放置二維碼:成本相對在較低,且信息量較大(可以放置多款產品二維碼)。具體放置什么二維碼可以參照“包裹二維碼”。如果與1)結合的話,應該避開二者沖突,可以將優惠券二維碼、產品二維碼放置在宣傳冊上,店鋪二維碼可以置于包裹上;
4)商品上的二維碼:這種方式不太實用。A.小商家根本就不適用,因為他們一般只是分銷,有權決定商品上放置自己店鋪或者產品的二維碼連接嗎? B.品牌商:大的品牌上一般都有不少分銷,在產品上放置二維碼分銷商有話說;
5)其他,暫時不予考慮;
來源 / 上海證券報

“雙11”的快遞剛剛簽完,“雙12”的支付寶紅包已經滿天飛。與以往支付寶一家獨大不同的是,今年“雙12”銀聯云閃付也殺入主戰場,砸重金推出“雙12買單,銀聯替你付一半”活動。
“雙12”大戰還沒開打,就已經被“羊毛**”盯上了。在去年的云閃付活動中,就曾出現“羊毛**”用200張銀行卡一夜賺4000元的戰績。
據資深“羊毛**”人士透露,現在他們的很多同行都已經紛紛轉型為“淘寶客”了,通俗地來說,就是給別人推薦淘寶商品,只要有人購買,你就能拿到商家給你的回扣。“動一動手指,就能月入過萬。”
返利“躺賺”,真的那么簡單嗎?
說出來別不相信 你也有過“薅羊毛”經歷
“薅羊毛”——這個從小品中演化而來的詞,極為準確地描繪了“羊毛**”的特征。
目前,“羊毛**”大概分為兩類:一是以“淘寶客”為代表的人群,主要通過推廣電商的優惠活動及商品來獲得商家的返利;二是完成調查問卷、打二維碼、試玩游戲等來獲取任務獎勵。

(圖片來自網絡)
早在互聯網競爭硝煙四起時,各大平臺為了獲客,不斷“燒錢”推出現金補貼,“羊毛**”也在彼時進入公眾視野。
“Uber和滴滴那會兒‘打’得激烈時,1公里的路,我都打車,有時甚至1分錢都不用花。”這幾乎是當時人人都有過的經歷,連網約車司機也“薅”得不亦樂乎——在兩個網約車平臺之間頻繁切換著接客,光一晚上的補貼就能上千。
從最初的搶奪免費福利和優惠券,到近年來聚集在電商平臺上,“羊毛**”也逐漸從分散個體向組團集聚發展,形成了有組織、有規模、有分工的職業“羊毛**”,甚至發展出了完整、成熟的產業利益鏈。尤其是隨著電商之間的競爭越激烈,購物促銷活動越來越多,“薅羊毛”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說出來或許沒人相信,在互聯網領域中,“羊毛**”幾乎無處不在。
在融360發布的隨機調查中,超過六成(66.98%)的受訪人群都曾參與過“薅羊毛”,并且其中有16.04%的人群承認“經常”薅。
此外,還有20.43%的受訪人群表示,曾有在網上****的經歷。在百度貼吧等大型社交平臺中,隨處都可搜尋到“羊毛**”的存在。
“羊毛**”轉型“淘寶客” 動動手指就能月入過萬?
這些年,“羊毛**”也在與時俱進,開始紛紛向“淘寶客”轉型。
實際上,“淘寶客”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行當,它至今已有快十年的歷史。所謂的“淘寶客”,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給別人推薦淘寶商品,只要有人購買,你就能拿到商家給你的回扣。
在實際的**作中,商家為提升產品銷量,可在淘寶聯盟推廣專區設置優惠券,“淘寶客”只須從推廣專區獲取商品優惠券代碼,任何買家(包括自己)經過推廣進入淘寶賣家店鋪完成購買后,“淘寶客”就可得到由商家支付的傭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類返利平臺已有十數家,它們幾乎都打著“自用省錢,分享**”的口號,獲得了一大批擁躉。
與淘寶聯盟不同的是,這類優惠券返利平臺大多只能通過邀請碼注冊成為會員,在這些平臺之上,可以領券之后再去淘寶天貓下單,訂單成交之后還能獲得返利。
除此之外,平臺還采用了不超過**的**模式,會員能夠發展下線團隊,其團隊成員通過平臺領劵下單所獲得的返利,上家可以得到不同比例抽成。而在有些平臺,金字塔頂端的身份,還能通過付費購買的方式取得,費用在數千元不等。

(返利平臺**模式圖,來自融360)
某一平臺用戶小馬透露說:“一開始只是為省錢自用優惠券,后來慢慢分享給親戚朋友,隊伍逐漸擴大。”現在她的下線已有近百人,并且組建了微信群,隨時分享優惠券鏈接。“上周我的下線買了一雙雪地靴,我的賬戶里立馬多了60元傭金。”小馬感慨道,“躺賺”的感覺真好。
小馬目前只是業余時間**發發優惠券商品,一個月可賺兩千元,主要用來補貼健身費用。而另一位淘寶客辣媽晨晨則在家專職推廣,巔峰時期下線600人,月入可過萬,“只要你發展的團隊夠大,就算以后自己什么都不干,也能**。”

(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此前有關媒體的報道,年收入過十萬的“淘寶客”有18194人,其中不乏大學生、專職媽媽、便利店主等角色。
平臺返現受阻 圓夢“淘寶客”沒那么簡單!
盡管“淘寶客”的收入聽起來極具誘惑,但還是有人不為所動。被多次拉攏入局的小茹直言:“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實在不想天天在朋友圈刷屏。”
小茹的想**是大多數人的心聲,在融360的隨機調查采訪中,10個人中有7個人都對朋友圈的刷屏廣告持反感態度。
為此,今年微信團隊專門發布《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稱“為避免過度營銷造成對用戶的**擾,朋友圈內不允許發布及傳播具有識別、標記功能的特殊識別碼、口令類信息。”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幾乎在同一時間,規避手段的相關教程就已經傳播開來。“正文里不允許發淘寶口令,記得要放在評論里,這樣**作不會被封號!”

(圖片來自融360)
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這些返利第三方平臺,合規有序嗎?
融360在調查中發現,返利金額不實、遲遲不能提現、網絡**陷阱、**推銷價貴的商品……這些問題備受詬病。
以某平臺為例,用戶必須在每月25日至31日提現,錯過了就要等到下個月。“每次提現都說系統忙,我70元的傭金3個月都沒提出來。”大學生思思抱怨道。

(圖片來自融360)
有業內人士表示,有些返利平臺除了獲取商家推廣費用之外,廣告費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但有些平臺的推廣補貼屬于自掏腰包,發展下線的**模式或易引發風險。
不可否認,靠做“羊毛**”賺得盆滿缽溢的不在少數。然而,實現日進斗金的夢想,真的那么簡單嗎?還需要自己好好掂量。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0444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