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男人之間的這種浪漫關系正常嗎?》來源于:由作者:陳樹宏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策劃 / Crystal
撰文 / Crystal、47
編輯 / KY主創們最近收到了一條粉絲提問:“我男朋友
策劃 / Crystal
撰文 / Crystal、47
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收到了一條粉絲提問:
“我男朋友有一認識很多年的哥們,平時感覺兩個人特別膩歪,男朋友也很依賴他,什么事都跟他說……比如有一次出門玩累了,他就直接躺在他哥們的腿上睡著了。
我以前也問過他,‘你倆到底什么情況啊?’ 他告訴我,他倆就是純純的‘大兄弟’,說我想太多了。
所以,他倆這種關系是正常的嗎?”
看到這里,我不禁聯想到我身邊一對從中學時代就“好得穿一條褲子”的男性友人。他倆之間,類似這位粉絲提到的“膩歪”行為不勝枚舉,有時候我甚至會打趣他倆:你倆要不在一起得了。
當然,玩笑歸玩笑,我好奇問了一下周圍的同事,結果發現:這樣的“好基友”,竟然好多人都遇到過。
仔細一想,我們印象中,女生們手拉著手一起逛街、靠在對方身上睡覺、叫對方“寶貝兒”……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可如果男性好友之間出現這些極其親密的行為,很多人難免就會覺得“有點怪怪的”。
那么,男性之間真的也存在女生那樣親密的“閨蜜情”嗎?這是正常的嗎?
來看今天的文章。
其實,英文里有個詞,bromance,即男性浪漫友誼,就很貼切地形容了上文這種,男性之間關系極其親密,但不涉及“性”的同性友誼(有時候,這種友誼也會出現在2人以上的小群體中)。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bromance是兄弟(bro或brother)和浪漫關系(romance)的結合。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用來形容那些長期待在一起的滑板愛好者(也有材料認為是滑冰愛好者)之間親密的關系。大約從2005年開始,因為這一類題材在歐美影視作品中的流行,這個詞更廣泛地流傳開來(DeAngelis, 2014)。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絕大多數情況下,男性浪漫友誼關系中的雙方都是異性戀;但有時候,不太直的男同胞們,也會擁有這樣的同性浪漫友誼哦(Mazzellz, 2021)~
而通常來說,可以被稱為bromance的友誼,符合以下特征(DePaulo, 2017):
1) 對個人事務的坦誠;
2) 會向對方分享秘密;
3) 在對方面前明顯的情感流露;
4) 能感受到彼此的信任和愛;
5) 愿意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
6) 親密的肢體接觸(當然,和“性”無關)。
看起來,似乎好的友情都有這些特征嘛。那么,男性浪漫友誼還有什么特別之處?
通過專業研究,以及對男同胞們的采訪,我們發現,男性浪漫友誼的特別主要見于以下4點:
1)比起普通的同性友誼,兩人在情感和肢體上會更加親密
除了打球、打游戲、喝酒等傳統的男性喜歡一起進行的愛好活動,浪漫友誼中的男性,會展現出更多肢體上和情感上的親密性。
比如,不抗拒甚至熱衷彼此間親密的肢體接觸,包括但不限于擁抱、摟抱、同床共枕,甚至親吻(當然,這些都和“性”無關)(DePaulo, 2017)。
可能別人覺得很油膩哈哈,但是我們倆就是很喜歡“貼貼”:走路的時候勾肩搭背,去他家打游戲的時候我肯定要橫躺在他腿上——別多想,人肉墊子多舒服;再比如一起睡同張床……這些事都是家常便飯。
——匿名男同胞
在情感上,也會表現出對對方的依賴,比方說,會給彼此取特別的昵稱,兩人也會保持長期、高頻的聊天。
之前也遇到身邊一些腐女會背地里磕我們cp或者開玩笑之類的,平時兩個人也會互“gay”:比如聊天的時候和對方說“想我沒寶”之類的
,“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哦,我會心疼的”。
——我不是狗奇,26歲
(小編:u1s1,你們真的不是gay嗎?)
2) 二者沒有競爭關系,相互包容、無利可圖
Hammare′n和Johansson(2014)指出, 男性浪漫友誼是一種強調愛、排他性的友誼和親密關系,兩人之間沒有等級高低,也不存在競爭。
我們之間是沒有所謂的“雄競”意識的(笑)。我可以和他分享我所有的心事、苦惱,我也愿意盡我所能地幫助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我衷心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開心。
——THiNK,24歲
男人在浪漫友誼中不追求自我滿足(self-gratification),它是一種建立在相互包容(mutual compatibility)基礎上的、“無利可圖 (nonprofitable)”的友誼(Hammare′n & Johansson, 2014)。
3)彼此之間有著無與倫比的信任、坦誠和自由
英國溫徹斯特大學一項調查顯示,擁有浪漫友誼的男性認為,與他們的異性戀情相比,他們在這種同性友誼中看到了更多的自由。在浪漫友誼中,他們不會被評判,無拘無束、沒有邊界,因此他們愿意進行更多不符合傳統男性氣概的行為,比如流淚、表達“愛”意、展露自己的脆弱和不足。
工作不順心、感情受挫,這些哭哭啼啼的事,我不能在父母面前哭,怕他們擔心,也怕他們覺得沒出息;更不能在普通朋友面前表現出來,多丟面子。但是我都會和他講,而他也會一直鼓勵我,給我繼續下去的勇氣。
——Jack,29歲
也正因如此,他們能夠給予彼此完全的坦誠與信任:他們會向對方分享不為他人所知的小秘密、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自己的心事和生活的瑣事,因此,男性在浪漫友誼中獲得的感情很可能更穩定,也容易獲得更多的社交滿足感(Robinson et al., 2019)。
我們了解對方每一段戀愛故事的細節,可能我都忘了我有過幾個前任,對方卻“如數家珍”;我們會在一張床上睡覺,我會告訴他那些不太想和家人戀人提起的煩惱、糾結,甚至某些時刻對人生的迷茫、無助……他的存在,會讓我覺得世界上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坦誠和信任。
——R.,23歲
4)不僅遠比一般友誼深刻,有時甚至超過愛情
許多男性表示,他們在戀愛中是有界限的。一方面,他們不能完全對女**談論自己的興趣、焦慮、健康和**。另一方面,遇到矛盾時,他們無法真正坦誠地與伴侶分享自己的想法,要努力維持自己某個“讓對象滿意的”男友形象,也太擔心爭吵時對方抓著舊賬不放(Murray et al., 1996)。
我女朋友就老是吃我和我兄弟的醋。但真的,很多事情我沒法和她講啊,比如我對她的意見,講了絕對吵架的那種,比如分享男人的“學習硬盤”(開玩笑啦!)。說實話,像壓力這些東西,比如房貸、工作什么的,男人之間可以分擔,但是不能讓她去擔心。
——大黃,30歲
對于男性來說,他們面對女性難以開口,或是他們覺得女性難以理解的話題和煩惱,同性好友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們表示,與“好基友”解決矛盾也更容易,因為對方似乎更包容。因此,他們對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和身份管理沒有那么謹慎。也就是說,他們不用像在一段愛情中那樣,過于擔心自我的形象。
我在和周圍人討論這個現象時發現,這樣的“好基友”在20-35歲左右的年輕一代中似乎更為常見。那么,這種現象是近幾十年才興起的嗎?
其實,男性之間這樣的親密關系,在很多年前,也不少。
《三國演義》里描寫周瑜蔣干“抵足而眠”;唐時,白居易和元稹如膠似漆、互贈“情詩”……到19世紀后期,西方的很多男性還會寫“情書(endearing letters)”給同性好友,兩人也會同床共枕(Ibson, 2002)。
然而,到了上世紀70-80年代,西方主流社會把愛和親密視作女性化的特征(Robinson et al., 2019)。相似地,我們的文化中,男性小時候也總是很容易被老師、家長教育:男人不該表現得脆弱,也不該和其他男性分享自己的感情,這不是“男子漢大丈夫”該有的行為。
與此同時,同性戀被高度污名化,常常與**病、濫交聯系在一起。
直男們因為怕被別人覺得是gay和女性化(feminize)(Anderson & McCormack, 2016),開始避免和同性進行親密的肢體接觸,有的甚至表現出過度的異性戀行為(Morin & Garfinkle, 1978)。
總而言之,當時社會上的恐同氣氛以及對男子氣概的要求,使男性更容易把情感表達寄托在女性對象身上(Komarovsky ,1974)。
不過,進入21世紀后,年輕男性更多地做出那些從前被視為“同性戀”的行為(Anderson, 2014)。Dr. Gail Saltz認為,這是因為極端的恐同觀念日益消退,社會也在重新定義“男性氣質”:男性和女性一樣,也可以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也需要親密的情感聯結。于是,男性開始從舊有的、傳統的“男性氣質”的觀念中解放出來——男人意識到,他們可以“愛”同性的友人,盡管這與性無關。
另外,近幾十年以來更開放的家庭教育,使男性在情感表達上更開放、力度也更強(John, 2008),這無形中也為男性浪漫友誼提供了更廣泛的表達基礎。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男性之間古老的浪漫友誼“回歸”了。正如文章開頭提到,越來越多的男性浪漫友誼出現在我們周圍。
KY作者說:
雖然,不排除一些情況下,過度親密的同性友誼可能會導致彼此戀愛對象的嫉妒,從而引起一些戀愛危機(小編:)。
但是,如果男性之間的浪漫友誼是健康的、在雙方伴侶所理解和接受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無疑為男性提供了一個表達情感的額外“居所”:他們不再被世俗的“男子氣概”所拘束,可以自由地展示脆弱、享受擁抱。對于這些男性而言,同性浪漫友誼和愛情、親情一樣,是他們一種強大的情感支柱。
擁有這樣一段親密友誼,對男性來說,可以說是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浪漫”奇遇。畢竟,不是所有男人,都可以對兄弟說“我愛你”的
。
今日互動:你身邊有這樣男性間的浪漫友誼嗎?來評論區說說看~
本文原作者為陳樹宏,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樹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61339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