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還在發愁不會裝系統?來這里,手把手教你重裝電腦系統》來源于:由作者:陳碧茹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寫在前面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電腦可謂是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現如今,不管是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
寫在前面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電腦可謂是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現如今,不管是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還是臺式機,每家都總會有幾樣。小編也不例外,小編家里一臺辦公用的臺式機俺媽用,俺爸和俺一人一臺筆記本,這就干了3臺電腦了,自從小編學了計算機專業,家里的電腦和網絡都歸我來維護了,那么今天,小編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給電腦重裝系統。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家里的電腦崩潰啦!
準備工作
Tip1:雖然頭條上也有很多教小白裝系統的教程,裝系統呢,也有很多種方法,這里小編還是以最為通用和簡便的一種方法給大家講解哈。
Tip2:小編今天介紹的是——用PE系統U盤重裝系統。
需要準備的物品有:
1、一個容量為8GB以上的U盤;
2、PE鏡像文件和鏡像寫入器(這里小編推薦近一段時間發現的新大陸——FirPE)具體為什么推薦這個請往下看)
3、系統鏡像文件(這里推薦兩種獲取方法:a、MSDN我告訴你;b、windsys 系統)
4、一些必備的插件(這里推薦Edgeless插件)
5、VMware虛擬機軟件(小編此次演示使用)
正式開始
小編本次以虛擬機作為演示環境,最大程度模擬真實安裝環境。
第一步,制作啟動U盤
首先下載好PE鏡像和寫入器,然后把U盤插入電腦;
(需要PE鏡像和寫入器的小伙伴私信小編,謝謝!)
第二步,寫入PE鏡像
打開寫入器,將PE鏡像寫入U盤中;(注意,PE鏡像一定要和寫入器放在同一個目錄下哦!)
這款PE采用時下流行的三分區模式,即UD+Data+EFI,支持Legacy+UEFI雙啟動,并且能夠自定義UD分區和EFI分區的大小,在眾多PE軟件中十分良心,脫穎而出啊!
插入U盤之后,選擇全新制作,稍等片刻即可制作完成。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數據區的格式問題,一般情況,如果是新電腦維護比較多的話,默認的exFAT格式就可以,如果是老的電腦維護,比如XP系統,建議使用NTFS格式,雖然NTFS對于U盤來說不友好,但是為了兼容老電腦,也只能犧牲一下壽命了。
第三步,拷貝鏡像
把從windsys或者MSDN下載的鏡像拷入U盤里,直接放在根目錄即可。
第四步,U盤啟動 (小編這里在虛擬機軟件中掛載鏡像進行啟動)
這就是啟動之后的PE,是不是特別純凈呀!小編就喜歡純凈的PE!點贊!
真實環境下,要根據電腦的快捷鍵進入BIOS或者快捷啟動界面,設置或選擇U盤啟動。
FirPE自帶了很多實用的工具,都是在系統維護過程中經常用到的,當然最神奇的還是下面。
第五步,格盤+重裝系統
在重裝系統之前,一定要記得格盤哦,否則會造成不可預知的錯誤!!!
說到格盤,在這里不得不啰嗦一下哈,從上一步的啟動說起,現在的啟動方式有兩種,分別是Legacy+MBR(傳統引導)和UEFI+GPT(快速引導),前一項是指BIOS中Boot項的設置,后一項是這一步格盤的時候,對硬盤分區格式的設置,一定要對應好,否則無**常進入系統!
至于這兩種方式有什么區別,小編在這里就不做贅述了,想了解的可以私信小編或者詢問度娘。總的來說,新電腦使用UEFI+GPT,老電腦主板不支持UEFI的話就使用前一種傳統引導方式。
然后使用FirPE自帶的這款重裝工具即可一鍵完成系統重裝、備份還原、資料備份啦!
第六步,新系統開機,打驅動
裝完系統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新系統裝上合適的驅動,啥叫合適的驅動呢?小編建議去品牌電腦的官網服務與支持板塊去下載專門的驅動安裝工具,畢竟官方的能夠保證穩定。
當然,小編也不反對用第三方工具,例如驅動精靈、驅動人生之類的,只要安裝的時候悠著點,避開雷區就行了,你們都懂的!
第七步,優化新系統,提高使用體驗
驅動裝完之后,可以自行選擇安裝需要的軟件,然后別忘了進行一些優化哦,讓新系統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小編這里附上一張自己優化之后的系統桌面吧!
哈哈,怎么樣?看著不錯吧!喜歡的小伙伴別忘了給小編點個贊哦!
好了,今天如何使用PE啟動U盤裝系統的過程就分享到這里,小伙伴們,你們學會了嗎?快去自己動手試試吧!
寫在最后
看到這里,小編最后要和大家說說,為什么推薦這款PE了。
首先,這款PE純凈,整個PE沒有任何第三方的垃圾軟件植入,包括安裝系統的程序,也沒有任何的捆綁。
其次,這款PE支持Edgeless插件,啥意思呢?就是說制作這款PE的時候,PE中包含的軟件和工具都可以自定義進行添加和刪除,具體**作步驟,請去度娘搜索Edgeless哈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這款PE的開發者是一位00后的小哥哥,是的,你沒有聽錯!是不是很意外,很驚喜呢?!讓我們為他們點贊吧!
結語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小伙伴們對于裝系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一起學習、交流
本文原作者為陳碧茹,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碧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2135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