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保時捷遭遇中國市場最大滑鐵盧!人民網評:完全沒有一點恥感》來源于:由作者:陳禹霖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5月15日消息,保時捷在國內市場“減配電動轉向柱、區別對待中國市場”的事件仍在發酵。除
5月15日消息,保時捷在國內市場“減配電動轉向柱、區別對待**市場”的事件仍在發酵。除了諸多**車主、車評人發聲外,近期還有官方媒體對此發表了網評。
5月14日,認證為**網網絡評論部官方微博的賬號“**網評”針對保時捷減配一事發聲。
“**網評”發布了題為“保時捷擺爛:糊弄了事,沒有恥感”的短評。短評指出,保時捷的道歉聲明解決貨不對板的問題缺乏誠意,提車時單方面變更協議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原本免費為車主升級“電動轉向柱”的承諾應該兌現。否則不僅是缺少誠信的問題,更涉嫌虛假宣傳。
“**網評”寫道:“面對不斷增加的消費者投訴,保時捷僅在道歉聲明中表明,賠償供下次使用的千元代金券。這根本就是糊弄了事,完全沒有一點恥感。不尊重消費者的企業,終將會為自己的傲慢買單。”
根據此前的報道,保時捷因為芯片短缺,對國內市場的部分新車取消了“電動轉向柱”這一配置,并且并未提前告知車主。雖然在車主提車時簽訂了“待芯片到貨后免費補裝”的協議,但隨后又改口表示取消補裝,并賠償車主2300元代金券。
對于這個賠償方案,諸多保時捷車主表示無法接受。因此在4S店單獨安裝一套電動轉向柱,價格超過3萬多元,與賠償的2300元價值相差懸殊。
此外,還有保時捷車主發現,即便是未來芯片問題緩解,自己的車輛也無法補裝電動轉向柱,因為自己的車輛壓根沒有裝配電動轉向柱的機械硬件,這與海外市場有著明顯區別。
保時捷在國外市場,不但為受此影響的車主提供數百美元的賠償,而且保時捷新車本身是配備電動轉向柱的機械硬件的,這意味著該功能可以通過后期加裝芯片進行補裝。
目前來看,保時捷正在經歷著進入**市場以來最大的滑鐵盧。在過去幾年間,盡管保時捷也曾被曝出過強制加價加配、售后服務不到位等爭議事件,但是反映在銷量上,保時捷在國內市場卻是節節攀升,并連續7年成為其全球的最大單一市場。
而如今,**消費者正在意識到,即便是擁有高端**、高端形象的超豪華汽車品牌,也并不意味著其擁有“欺詐、高傲、區別對待”的權利。如果不能早日拿出體面且讓消費者買賬的補救方式,保時捷未來的在華市場,可能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本文原作者為陳禹霖,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禹霖,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933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