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保時捷減配風波后續(xù):致歉后沒有明確解決方案,近200名車主想要聯合起訴》來源于:由作者:陳永恒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記者 | 周姝祺
編輯 |
距離電動轉向柱減配事件公開致歉12天后,5
記者 | 周姝祺
編輯 |
距離電動轉向柱減配事件公開致歉12天后,5月12日,保時捷**給出的最新回應稱,“我們會在未來幾天內給予客戶和公眾一個明確的答復。”但截至發(fā)稿前,保時捷**尚未給出回應。
界面**此前報道,保時捷將部分車輛原本帶有電動調節(jié)功能的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轉向柱后,未按照原本承諾進行后續(xù)補裝,將原有的補裝方案替換成價值僅2300元的代金券,引發(fā)車主集體投訴。
事情發(fā)酵后,保時捷**表示已成立特別工作組,將聯合相關供應商,盡快找到解決方案。有車主向界面**表示,已經收到了4S店的通知,可以申請優(yōu)先安裝電動轉向柱,但是因為芯片尚未完全供應上,具體安裝時間不知,車主還要繼續(xù)等待。
另據**網報道,最近已有部分保時捷車主已經解決了車輛問題。車主反饋稱,保時捷方面已經按車主要求,為其辦理了退車服務。此前該平臺陸續(xù)收到了40余條保時捷減配相關的投訴,直指保時捷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不過,界面**了解到,目前仍只有極少部分車主收到了可以優(yōu)先補配或退車的通知。有車主反映,她在的接近500人的**群里,車主們普遍表示沒有后續(xù)進展。“大家現在都不太滿意保時捷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覺得毫無誠意,一拖再拖。”
另一位廈門保時捷帕拉梅拉車主向界面**透露,他所在的**保時捷的微信群已經有182人,群里成員在保時捷**公開致歉后,均未收到解決方案。
“我們還在等保時捷最近能不能給出更明確的解決方案,補裝或者給予賠償。如果最終方案不到位,我們將聯合**,材料已經在搜集整理。”該車主認為,保時捷**此前的道歉信是對消費者的敷衍。
有車主在搜集**材料時發(fā)現,保時捷在合同和履行環(huán)節(jié)還“留有一手”。保時捷方面當初是通過協議答應了后期免費更換電動調節(jié)轉向柱,但協議沒有規(guī)定雙方的違約責任,這在某種程度上規(guī)避了用戶追究保時捷的違約責任。
保時捷**遲遲未能給出明確解決方案已引發(fā)大量不滿。5月10日,擁有百萬粉絲的短視頻博主發(fā)布視頻,呼吁全網車評人一起關注保時捷電動轉向柱減配事情。目前,該視頻點贊量已接近45萬,更多百萬和千萬粉絲級別的汽車圈“大V”也加入到“聲討”行列,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前五。
5月11日,多位車圈“大V”聯合**車主、法律人士對該事件進行分析討論。直播間內,**車主直言,保時捷此次行為已經不能用減配來形容,可以說得上是“明搶”,希望保時捷能公開進行一次公開的、誠懇的道歉,并滿足消費者合理的賠償需求。
線上投訴平臺最新數據顯示,保時捷減配相關的集體投訴量已經達到128份。最新一份投訴來自5月15日,車主表示4S店僅賠償了13000元的抵用券,而真實到店安裝電動轉向柱需3萬元,兩者價值存在嚴重偏差。
界面**梳理發(fā)現,2013財年至2020財年,交付到**市場的保時捷由近4萬臺增長至近9萬臺,8個財年累計增長140.5%。其中,2015財年,**市場保時捷交付量達到約5.8萬臺,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并在隨后的7年間,持續(xù)保持領先地位。
從全球占比來看,近9萬臺的交付量占到全球總交付量的約33%。也就是說每年全球約1/3的保時捷都交付到了**。
本文原作者為陳永恒,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陳永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933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