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紅頭文件”如何制作——word2016》來源于:由作者:陳曼詩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公文是法定機關或其他社會組織在公務活動中,具有法律效力和規范的文體。凡是從事行政事務,都要學會通過公文
公文是法定機關或其他社會組織在公務活動中,具有法律效力和規范的文體。凡是從事行政事務,都要學會通過公文來傳達政令政策、處理公務,以保證協調各種關系,決定事務使工作正確地、高效地進行。而公文如何制作和排版,是每位發文工作者必須熟悉掌握的技能,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紅頭文件的要求和**作方法(以word2016版為例)。
首先我們遵循的標準是《**政機關公文格式》(GB/9704-2012)。
一、紙張選取
公文采用A4型紙,幅面尺寸為210mm×297mm;
點擊“布局”功能區,再點擊頁面設置,選擇“A4”。
二、頁面設置
(一)版面
版面意為在A4紙張上正文的范圍,根據規范,頁邊距為“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版心尺寸為156mm×225mm。即A4紙寬度210mm-左2.8cm-右2.6cm=156mm,高度297mm-上3.7cm-下3.5cm=225mm。
在word**作如下:
打開“頁面布局”(**作同上),調整頁邊距如圖。
(二)行數和字數
公文規定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并撐滿版心。
根據這個規范,很多朋友把公文行距設置為28,其實并不準確,“頁面布局”,點擊“文檔網格”,首先點擊“字體設置”,字體設置為“仿宋GB2312”,“常規”“三號”等,點擊“確定”;在文檔網格中選擇“指定行和字符網格”,設置為每行28字,每頁22行。可見每行的跨度為“28.95”,這便是行距設置為28的由來,小編認為最規范應是28.95磅。
三、紅頭制作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劃分
版頭:公文首頁紅色分隔線以上的部分稱為版頭;
主體:公文首頁紅色分隔線(不含)以下、公文末頁首條分隔線(不含)以上的部分稱為主體;
版記:公文末頁首條分隔線以下、末條分隔線以上的部分稱為版記。
(一)版頭
1.份號
6位3號**數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級和保密期限
一般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3.緊急程度
一般用3號黑體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
4.發文機關標志(重點)
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也可以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意為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文件”二字可加可不加。
發文機關標志居中排布,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mm,推薦使用小標宋體字,顏色為紅色。
**作:插入文本框,輸入發文機關名稱。
點擊格式,形狀輪廓調整為無輪廓。
調整字體為紅色,字體“小標宋”,大小適中以美觀為主。
接著調整為一行——“開始”“中文版式”“調整寬度”,數數第一行有多少字,調整字符寬度。
根據“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35mm”,調整紅色標識位置——右擊文本框,點擊“其他布局選項”,調整水平相對頁面居中,垂直點擊絕對位置,頁面下側7.2厘米。(上邊距3.7cm+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的35mm),這樣發文機關標識就調整好了。
5.發文字號與簽發人
發文字號與簽發人均編排在發文機關標志下空兩行位置。上行文需標注簽發人,發文字號居左空一字,簽發人居右空一字。下行文不需標注簽發人,發文字號居中排布。“簽發人”三字用3號仿宋字體,簽發人姓名用3號楷體字。
注:上行文與下行文根據文體區分
6. 版頭中的分隔線
發文字號之下4 mm處居中印一條與版心等寬的紅色分隔線。
**作:插入,形狀,線條,先隨便畫一條水平直線。
右擊設置形狀格式,調整顏色和寬度,粗細沒有規定,以美觀為主,長度調整為156mm(頁邊距210-左28-右26),與版面同長。
右擊線條選擇“其他布局選項”,設置水平居中,垂直方向選擇段落下0.04厘米。
接下來就可以下空兩格,寫公文的主體了。
1.標題
一般用二號小標宋體字(加粗),編排于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2.主送機關
編排于標題下空一行居左頂格,后標全角冒號。
3.正文
公文首頁必須顯示正文,用三號仿宋字,編排于主送機關名稱下一行,每個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頂格。
本文原作者為陳曼詩,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曼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331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