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造木房、建城堡、跳鋼管舞!Word貴陽大爺 這玩法簡直了》來源于:由作者:陳元舒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微博截圖。)
11月21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消息稱:匠心!貴陽老人不用一顆釘子建起
(微博截圖。)
11月21日,**日報官方微博發消息稱:匠心!貴陽老人不用一顆釘子建起兩層小木樓。
該微博介紹,家住貴陽的七旬老木匠彭哲俊,不用一顆釘子,完全用**傳統的榫卯結構,搭建起一棟近30平方米的兩層小木屋。工具只有鋸子、尺子、刨子和兩把木錐,前后花了半年時間。老人說,就是想把**建筑的古文化傳下去,讓子孫看一下傳統工藝。
貴陽大爺也是會玩兒,又見識一個猴賽雷的,微報君給您點贊。等等,為什么要說“又”呢?噢,想起來了,像彭哲俊老人這么厲害的貴陽大爺,微報君還知道四個。
(76歲的宋培倫。視覺** 彭年 攝)
(花溪夜郎谷。新浪博主 雪爾 攝)
76歲老人宋培倫花20年建花溪夜郎谷
今年7月,國內多家媒體報道,貴陽有位七旬石匠隱居20年,建300畝奇幻城堡。這位老人就是宋培倫。
宋老1940年2月生于湄潭縣,20年前辭去教授等職務頭銜,隱居貴陽山野,用畢生積蓄流轉了三百畝山林,決定窮一生之力完成一件作品。他希望打造一座屹立千年的城堡,于是用鐵杵翹起石塊,疊成高大而突兀的石柱,先民的男性崇拜直抒胸臆;用撿來廢棄的陶片,給雕塑貼出眼睛嘴唇,粗狂線條凝結出神秘微笑;用幾何化的圖案,拼接出各族逝去的圖騰,有的已記不清有的已入心……最終打造出了花溪夜郎谷。他用20年的堅持,把俠客夢和田園情照進了現實。
但于宋老而言,夜郎谷并不算建成,“才剛開始呢!或許會像愚公移山般子子孫孫無窮盡!”
微點評:沒定“小目標”,也不用“洪荒之力”,我們能看到的更多是宋老的情懷和努力,只是贊美已不足以表達敬佩之情,組隊去夜郎谷看看如何?
(盛老和他的畫作。)
(盛老畫的黔靈山公園。)
78歲老人盛學庸愛逛貼吧手繪貴陽地圖
微報君從中學開始就很喜歡逛貼吧,至今已有近十年吧齡,曾一度以為逛貼吧的都是年輕人,因為吧友們討論的話題都挺前衛或搞笑。直到某天在貴陽貼吧看到一篇名為《鋼筆畫——貴陽黔靈公園》的帖子,徹底改變微報君這一狹隘的想法。
帖子樓主“地址錘1938”一上來就介紹:本人地質匠出身,現年(2015年)77歲,從小喜歡涂鴉,家后黔靈山公園的森林實在太美,讓我不由自主地拿著筆和紙去那里涂抹,現將近年來所涂的幾張那里的寫生貼在吧里。因從未正規學過美術,問題必然不少,望朋友們看后,多多批評指教。
隨后樓主貼圖展示了其用鋼筆畫手繪出的黔靈山多處美景,不少網友在驚嘆畫作精美的同時,也表示老人77歲還懂上網,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很讓人佩服。此后貴州都市報記者采訪了解到,老人叫盛學庸,不僅畫過黔靈山公園,還曾手繪地礦小區等多幅關于貴陽的作品。對于網友“驚奇”古稀老人自己上網逛貼吧,盛老表示:“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會電腦,我都只是懂皮毛,不算精通?!彼舱f,“退休了,要找點精神寄托?!?/p>
微點評:Wuli貴陽老人就是會玩兒,一言不合就上貼吧發畫作,引來眾多網友稱贊,有技術,就是任性。
(張細達和小女孩一起跳鋼管舞。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張細達跳鋼管舞。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67歲貴陽大爺張細達竟是鋼管舞達人
跳廣場舞的老人你一定見過不少,而跳鋼管舞的你也許就沒見過了,家住貴陽四方河的張細達就是這樣的老人。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67歲的張細達從2013年開始學習鋼管舞,3年多來除生病外無論寒暑每日堅持訓練6小時以提升舞技。目前,張細達舞技日趨精湛,已經可以做一些高難度動作。張細達認為自己雖年過花甲,卻始終心如少年。他也因此被周圍的朋友戲稱為“鋼管舞爺爺”。
今年4月20日,央視12臺《夕陽紅》欄目播出張細達的“舞路”紀錄片后,他在貴陽公交車上也被人認出。另據本地媒體報道,貴陽市鋼管舞協會副會長劉女士看過其表演后,直言他能拿到世界級鋼管舞比賽的老年組冠軍。張細達認為,67歲并不老,自己的心態依舊年輕。
微點評:厲害了Word貴陽大爺,不對,喊大爺似乎生疏了些,一聲“老張”更為貼切,心態真的很重要。
(貴州鐵人王金福。)
(王金福滿屋的獎狀獎杯。本報記者 孟劍飛 攝)
61歲運動達人王金福愛鐵人三項獲獎無數
你想過60歲以后要干些什么?有人開始步入老年生活,打打麻將或者跳下廣場舞,也有人更愛運動了,比如貴陽世紀城社區的王金福。
他在接受貴州都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自己從50歲開始玩摩托車特技,這一練就是9年。2014年10月,一次練車時,意外受傷。后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下,他不得不放棄了摩托。 此后他也曾練過山地車,結果并不理想。但王金福并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努力的訓練,并又盯上了鐵人三項。
2015年10月,60歲的王金福第一次參加了鐵人三項比賽。從此一發不可收。短短的一年時間,王金福參加的大大小小的山地車、鐵人三項比賽數十次。甚至還到越南參加過比賽。得的獎牌、獎狀、獎杯更是不計其數。今年還得到了云南千島湖國際鐵人三項賽業余組40歲以上級第二名的好成績。
微點評:不光是愛運動,還堅持玩了9年摩托特技,并一直調整狀態,最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王金福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真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貴州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劉榮文 圖片除署名外均源自網絡)(都市報作品 轉載須署名)
本文原作者為陳元舒,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元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231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