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48小時極限測試,神舟戰神Z8-DA7NP系列真有傳說中的那么香?》來源于:由作者:陳英杰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如果有人問你筆記本電腦買什么品牌好,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戴爾,華為,
如果有人問你筆記本電腦買什么品牌好,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戴爾,華為,蘋果等等。然而在大牌橫行的今天,卻一直有一個不溫不火的存在,它就是神舟。
神舟這個品牌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筆記本市場中始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因其以性價比著稱,所以深受很多消費者的青睞。尤其是自神舟“戰神”系列發布之后,銷量更是一路飆升,而今年初發布的神舟戰神Z8系列,更是把高配低價的優勢完全烙印在了消費者的心里。
我們知道自去年末今年初以來,顯卡的市場價格一直在走高,而隨著某種外界因素和產能的影響,甚至達到了一卡難求的程度。而神舟電腦做到了在保持產品價格基礎上,還能提升產品配置,相比較整個筆記本電腦市場來說,也是非常的良心了。
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加之此前的筆記本老舊,所以,索性也入了一臺神舟戰神的Z8-DA7NP,配置為i7-12700H處理器,搭配16GB DDR4的內存,顯卡是英偉達的RTX3060光追獨顯,顯存容量為6GB的GDDR6。整體的基礎配置完全能夠兼顧到各大單機游戲或者網游。屏幕最高為15.6英寸,支持2.5K的屏幕顯示
看到這或許有人會說,這個價格為何不買XXX,為何不買XXX。我只想說,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它只是一個工具,個人喜歡就好,千萬不要亂聽別人介紹,那些所謂的介紹大多數都是自己不買,想讓你去當小白鼠嘗試的,當你買完之后他會想辦法體驗,當他感覺好了才會買。
所以,對于這類產品來說,只要你們喜歡,價格合適認為值,直接入手就好。
很多朋友糾結神舟的本子品質如何,那么我今天就為大家充當一下小白鼠,親自體驗一下這款神舟戰神的Z8-DA7NP,看看它的性能到底如何,僅供大家參考。
顏值高,性能強。
神舟戰神的Z8-DA7NP這款本是主打游戲的,但是誰說主打游戲的本就不能拿來當辦公用呢?對于筆記本來說,很多人喜歡輕便,所以,現在市場上輕薄本居多,屏幕尺寸也隨之減少。但是,如果作為游戲來說,屏幕越大體驗自然越好,它15.6英寸的全面屏對于日常辦公,觀影還是游戲,都應付自如,所以,筆者才下定決心最終選擇了它。
神舟戰神Z8-DA7NP這款本從外觀顏值來說,自然光線下它的顏色既不屬于黑又不屬于灰,有點青灰色的感覺。整體重量為2.2KG左右(不含充電配件),對于男性來說并不算重,而對于女性來說不太適合,不過你如果想居家使用的話也是非常不錯的。
個人感覺它的配色要單純比那些純黑和純銀的要好看一些,在加上頂蓋的兩條LED條紋,整體非常具有科技感。
對于配置而言,這里想說明一下。作為一個擁有近30年PC經驗的老司機來說,配置對于電腦類產品來說并不是唯一,而你要看其總體的產品兼容性,是否能達到最大化的效果,如果單純堆配置去買產品,那我只能說你是小白,一竅不通。
對于現在的筆記本產品來說,除了它要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需求之外,它還要在某些方面滿足你的其它需求,比如外接設備方面,對筆記本自身的接口方面就要求的比較高。
神舟戰神的Z8-DA7NP擁有1個**麥克二合一端口,1個麥克風端口,1個多合一讀卡器接口,1個HDMI20端口,1個U**3.2Gen1(TypeA),1個U**2.0,1個U**3.2Gen2(TypeA),1個U**3.2Gen2(Type-C),1個電源輸入端口,1個RJ-45網絡連接端口,1個MiniDP1.4接口,1個防盜鎖插孔。
接口數量上來說神舟戰神的Z8-DA7NP著實不少,從其接口的布局來說也比較規整,對于那些側邊電源接口的筆記本來說,筆者是比較反感的,所以,對于接口方面個人認為兩側邊的不需要太多,總體放置于后方才最好。
散熱,一直是很多筆記本的軟肋,也是日常玩家使用當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因其瘦小的身軀內要裝載龐大的內存硬盤主板等硬件,使得筆記本對于自身的散熱系統要求也逐步提升。
神舟戰神的Z8-DA7NP背部效果圖
神舟戰神的Z8-DA7NP機身內部的散熱風扇
神舟戰神的Z8-DA7NP機身內部散熱管清晰可見。
神舟戰神的Z8-DA7NP總體采用了兩風扇四銅管的散熱設計,在其底部兩側配有風扇,機器后側邊和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散熱銅管出風口,在加之底部的蓋板處,做了40%以上的鏤空網格設計,使得這款本子的總體散熱水平,達到了一個最大的優化效果。
后側邊的散熱管出風口和相關接口
右側邊的散熱管出風口
產品認證LOGO標識
后側邊的兩側散熱管出風口及充電接口
可以說戰神的Z8-DA7NP照比上一代Z7系列,系統散熱方面的提升確實很大,加之2750mAh大電池續航,使得這款筆記本的總體續航時間也增加了不少。這兩點的合二為一也是這款筆記本電腦在重量上有所增加的原因之一,畢竟如果想把散熱做好,熱管的數量是自然不可缺少,而電池容量的增加,也是保障用戶體驗的重要指標之一。
前側邊LED信號指示燈
從總體的產品配置和性能來說, 神舟這款戰神Z8-DA7NP還是相對不錯的,畢竟按照同等配置的產品來說,那些一線的大廠是動輒上萬塊,而對于我們用戶來說電子產品類,還是性價比更為重要。
輕松易上手,體驗功能多。
**作系統方面,內置預裝了正版Windows 11家庭版**作系統,其占用系統資源更少,也更加穩定。另外,桌面的整體優化效果和界面更加美觀,所以對那些想體驗Windows 11的用戶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Microsoft Store自帶的游戲和應用功能
桌面初始狀態下基本是看不到應用的,它將所有快捷方式和應用都置于了底部的狀態欄,對于我這個常年使用PC的老玩家來說,有些許的不適應,不過總體的流暢度和開機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有些朋友會說,自己電腦內存那么大為何還那么卡,其實主要原因是你桌面的應用太多,定期清理桌面環境,可以有效減少內存負荷,提升機器整體的運行速度。
系統盤符默認是2個,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B,型號是西數SN530,支持PCIe3.0x4和NVMe,機器有預留2.5英寸SATA硬盤位,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或更換固態硬盤。
個人建議如果入手后,可以采用雙512GB,或者512GB+1T的配置,這樣可以總體擴大你的C盤系統空間,哪怕你裝再多也不怕了。
其實,筆者看中它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神舟為其量身打造的智能中樞系統。通過該系統,我們可以智能**電腦健康狀況,有效管控散熱溫度,并針對鍵盤RGB效果進行調校,以及自定義按鍵內容,并且可以一件系統還原等等。
智健系統
性能狀態**系統
針對于新手用戶來說還是非常方便的,畢竟現在很多用戶光會玩不會裝機,所以有了這些功能之后可以避免系統出現問題后,反復裝機所帶來的苦惱。對于裝系統來說,就算是我這種老玩家也是比較煩的,一等幾個小時確實讓人很苦悶。
相關性能測試
我們對這款神舟戰神Z8-DA7NP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下一步就是開始真正折騰它的時候了,對于游戲本來說,向來配置都是拿捏的****的,如果配置發揮不了最大的效能,勢必對用戶的游戲體驗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測試跑分,向來不是老司機的傳統,對于游戲本來說,溫控的把握才是重點。所以,筆者先對這款筆記本的性能控溫,用魯**進行了一下測試。
魯**關閉相應的省電模式,火力全開效果下,滿載負荷CPU核心溫度為91℃,CPU溫度為87℃,反復測試三次的誤差基本在1℃左右。不跑游戲的情況下,日常使用的總體溫度大約在34℃左右。
跑分對于硬件性能來說,只是一個相對的參考值,而這個參考值也只是通過特定的算法來說明它自身的效能所達到什么程度而已。所以,切勿盲目地去追求跑分,設備自身所達到的整體效果和輸出,才是我們用戶真正所需求的。
為了進一步測試i7-12700H這顆U的性能筆者還運用了相關軟件進行比對,其比對測試效果如下。
比照i9-7980XE,i7-12700H的單核性能明顯要優于i9-7980XE。多核多線程處理運算能力要略遜于i9-7980XE。
在比照i7-10700上,i7-12700H不論是單核性能,還多核多線程下的整體運算能力,都要優于i7-10700。
硬盤方面,搭載了雙通道M.2接口的512GB硬盤,其讀寫速度是普通固態硬盤的3.6倍以上,這對于玩游戲的朋友來說,硬盤讀寫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了游戲體驗。
從AS SSD軟件實測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其整體的讀取速度在2233.18MB/S,寫入速度在1758.64MB/S,4K64線程下的總體讀寫速度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
為了驗證整機狀態下游戲的總體效果和顯卡的性能,筆者運用了一系列測試軟件,來進行了顯卡相關的跑分測試和數據性能測試。雖然跑分并不能完全說明什么,但是3DMARK的跑分數據,在業內還是比較受認可的。
實測在3DMarkTime Spy跑分測試中,顯卡得分:8267分,CPU得分:12412分。
在3DMark的光追測試中,顯卡得分4842分。
從3DMARK總體的跑分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神舟戰神Z8-DA7NP的總體表現還是非常不錯,尤其是4K游戲方面的跑分表現,一度達到了18481的高分,其整機的性能表現超越了97%的產品,對于這款游戲本來說,已經完全將自己整機的性能提升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實測在R20的測試中,CPU單核得分:702分,多核得分:6476分。
在R23的測試中,單核得分:1824分,多核得分:15757分。
從i7-12700H總體在CINEBENCH的跑分表現數據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游戲體驗測試
游戲本自然不能失去它游戲的作用,筆者下載了目前比較流行的《原神》來進行相關的測試。因其《原神》這款游戲對于電腦配置需求的原因,其測試可以更加體現出這款筆記本的總體水平和運行狀況。
畫質**開到最高
我們在聊游戲之前,筆者感覺有必要對這款電腦的鍵盤要小小地說一下。畢竟在日常辦公體驗時,鍵盤所給我們的觸感反饋也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游戲體驗。
這次神舟戰神Z8-DA7NP在鍵盤設計方面,采用了一個較為酷炫的多彩背光鍵盤,其中有一點我比較看好的就是它所搭載的一個全尺寸數字區域,對于用慣了104鍵的人來說,這個鍵盤的實用性和方便性就太高了。
并且,在觸控鍵盤的瞬間,鍵盤所反饋的觸感十分柔和,既有機械鍵盤的**作感,又有薄膜鍵盤的舒適度,對于日常辦公游戲來說,確實設計的很貼心。
它所搭載的RGB炫彩**,也比較符合當下游戲本的風格,可以自定義的炫彩**,也滿足了許多用戶對于光影的追求效果。
游戲方面的畫質顯示效果和運行效果,都能達到一個滿幀刷新率,并且在屏幕色彩這塊,筆者也非常的滿意。它采用全高清的ISP屏幕,15.6英寸的超窄邊框,1920*1080的高清顯示效果,使得這塊屏幕的整體色彩值顯示效果要完美的多。
實測色域容積可以達到97.4%DCI-P3,色域覆蓋96.8%DCI-P3,在display P3標準下,平均值為ΔE 1.66,最大ΔE 3.57,整體的亮度和顯示效果,也要優于其它友商。
為了測試DLSS2.0的光追效果,筆者在第二個游戲的測試環節,采用了具有《Control》來進行測試。
顯示畫質開到最大,以便我們可以更好地看出這款筆記本在游戲幀數方面的表現。
開啟英偉達學習采樣功能,以便給我們提供更好的畫面效果,從而提升游戲幀率。
光追效果火力全開。
《Control》實測可以基本跑到55-60幀效果,CPU溫控把握的也相當不錯。
光追效果比對,明顯感覺到畫質的層次感不同。
從《Control》這款游戲測試當中,可以看到開啟光追和其它**開到最大之后,依然可以跑到55幀,而且CPU和顯卡的總體溫控把握的也非常不錯,對于吃配置的游戲來說神舟戰神Z8-DA7NP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戰神4當中,也可以達到中高**的水平。
刺客信條:英靈殿,跑分可以達到高**。
極品飛車19可以達到傳奇的性能跑分。
燒機測試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這款產品,筆者還特定采用GamePP軟件,進行了4個階段的全方位燒機測試。
通過調整神舟戰神Z8-DA7NP的智能中控系統,可以了解這款電腦在不同模式背景下的產品能耗和頻率,在整體的四個測試階段當中,個人認為此次神舟的這款電腦散熱管的布局設計十分到位,能最大程度上的將機身內部熱量揮發掉,從而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散熱效果。
省電模式下燒機
自帶顯卡功能**全開,性能模式下燒機。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其總體的表現相當不錯,整個燒機時間長達55分鐘,四個階段的測試都比較讓人滿意,其中2.3階段當中,從娛樂切換到了省電模式,所以曲線有所波動,后續3.4階段的測試均為極限測試,總體表現十分穩定。
神舟戰神Z8-DA7NP在GamePP軟件下的各項評分表現。
神舟戰神Z8-DA7NP的GPU各項測試數據圖表
燒機小結:
從總體的燒機測試來看,神舟戰神Z8-DA7NP滿負荷狀態下,CPU溫度最高在98℃左右,一般穩定在86℃左右,功耗評測均值在62W,峰值最高可達104W。顯卡方面RTX3060最高溫度74℃左右,穩定在69℃,功耗測試最大86W。
為了讓眾多網友們看到第一手的評測信息,筆者熬夜戰到凌晨4點。由于第二天上班的關系,未能及時更新到最新版BIOS,故此顯卡功耗方面的測試,可能照比最新BIOS版本有所折減,如果刷新到最新版本的話,其顯卡的功率表現值還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據悉,神舟戰神Z8-DA7NP這款筆記本電腦,此前就曾有專業人士進行了顯卡方面的測試,其功耗表現值在滿負荷狀態下,最大可以提升到130W,然而,對于個別網友所述它只是殘血版的事情,是絲毫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所以筆者在此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款神舟戰神Z8-DA7NP的顯卡,是完全滿血狀態的。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全新的神舟戰神Z8-DA7NP照比之前著實提升不少,尤其是高色域方面。去年神舟還有很多低色域屏的本,而今年幾乎全部換成了2.5K廣色域電競屏,著實讓人驚艷不少。
另外,在提升優化了散熱管之后,總體的散熱效果明顯得到改善。總體續航提升也較為明顯,對于現今的游戲本來說價格普遍都很昂貴,如果你想選擇一款即輕便,性能又強,價格還親民的產品,那么神舟戰神的這款Z8-DA7NP一定可以滿足你。
購買建議:
優勢:
屏幕素質表現極佳,2.5K165Hz廣色域色彩表現力很強。并且自身三個視頻輸出接口,拓展性很好。另外,同等配置下價格比較親民,適合對游戲有需求的朋友。
不足:
并不支持獨顯直連功能有些小遺憾,網卡性能一般,并且不支持WiFi6,如果不是太糾結這些的話,以目前神舟戰神Z8-DA7NP的價格來說入手確實很香。
本文原作者為陳英杰,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英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41830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