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茂大廈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主樓88層,高度420.5米,約有20萬平方米,建筑外觀屬塔型建筑。裙房共6層3.2萬平方米,地下3層5.7萬平方米,外體由鋁合金管制成的格子包層。金茂大廈1-2層為門廳大堂;3-50層是層高4米,凈高2.7米的大空間無柱辦公區;51-52層為機電設備層;53-87層為酒店;88層為觀光大廳,建筑面積1520平方米。
上海最高的三座大廈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其中,上海中心大廈是中華****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設計高度超過附近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其建筑主體為119層,總高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
上海金茂大廈——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88號,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心,東臨浦東新區,西眺上海市及黃浦江,南向浦東張楊路商業貿易區,北臨10萬平方米的**綠地。上海金茂大廈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主樓88層,高度420.5米,約有20萬平方米,建筑外觀屬塔型建筑。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00號,為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一棟摩天大樓,東臨浦東新區腹地,西眺浦西及黃浦江,南向張楊路商業貿易區,北臨陸家嘴中心綠地。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占地面積144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1600平方米,擁有地上101層、地下3層 ,樓高492米,外觀為正方形柱體。
不是。
兩座建筑都是上海市著名的超高建筑,東方明珠高468米,金茂大廈高421米,東方明珠更高。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位于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于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它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游景區。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金茂大廈又稱金茂大樓,竣工于1999年,曾經是**大陸最高的大樓,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黃浦江畔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樓高420.5米。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樓(截止2015年)。金茂大廈每天最多迎客15600人。
金茂大廈地上88層,若再加上尖塔的樓層共有93層,地下3層。
金茂大廈樓高420.5米,曾經是**大陸地區最高的大樓。樓面面積27萬8,707平方米,有多達130部電梯與555間客房 是集現代化辦公樓、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娛樂、商場等設施于一體,融匯**塔型風格與西方建筑技術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樓 。金茂大廈毗鄰上海地標性建筑物東方明珠、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廈,與浦西的外灘隔岸相對,是上海最著名的景點以及地標之一。
1、商品砼和散裝水泥應用技術 該技術應用于地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基坑圍護、支撐,主樓核心商、復合巨型柱。樓板等工程部位。應用的總量達到了157000立方米。金茂大廈使用的商品砼用散裝水泥。機械上料、自動稱量、計算機控制技術,外加劑和摻合料“雙摻”技術,攪拌車運輸和泵送澆筑技術,不但提高了土建施工生產的機械化和專業化程度,而且增強了施工現場的文明標準化程度。并創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382.5米高度的世界記錄。 2、粗直徑鋼筋連接技術 金茂大廈的核心筒和巨型柱的模板均采用定型加工的鋼大模,所以在核心筒與樓面梁的鋼筋連接處,主樓旅館區環板與核心筒鋼筋連接處,巨型柱與樓面梁的鋼筋連接處,采用錐螺紋連接的施工技術。 整個工程錐紋接頭共計58296只,通過對接頭的試驗及抽檢結果均符合A級水平。應用數量見下表: 新型鋼筋冷軋錐螺紋工藝從七個方面改進了鋼筋冷軋錐螺紋工藝:改進**、滾絲輪的材質;改進了工具夾;增加自動**裝置;設置滾動上料架;端頭冷處理,提高強度,保證A級接頭標準。使應用達到了高速、優質、低耗的目的。 3、新型模板與腳手架應用技術 金茂大廈的主體結構層高變化多,還存在墻體收分和體型變化。共有3.2米、4米、5.2米等共8種高度,53層以上取消了原有的井字型內剪力墻,墻體厚度由850毫 金茂大廈 米逐步分四次收分至450毫米。尤其在24~26、51~53、85~87層設有三道外仲鋼桁架,給模板腳手的設計及超高層施工作業安全性帶來了極大的難度。為此,我們在主樓核心筒施工中,自行設計制造了“分體組合自動調平整體提升式鋼平臺模板體系”。與國外先進模板比較,各項性能毫不遜色,同時節約成本約1000萬元**幣。成功地完成了高空解體和組裝,解了利用一種模板體系在兩種不同結構的施工技術,創新地采用了電腦自動調平技術控制系統提升的施工技術,及采用全封閉模板體系,使施工安全可靠,**作簡便、創造了一個月施工13層的施工速度。電腦自動調平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專利號:ZL952465391.1)。該模板體系的研究和應用成果已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巨型柱施工中,我們創新設計制造了“跳提式爬模系統”,成功地解決了巨型柱施工時。上部鋼梁已安裝就位,傳統的模板腳手體系均無法圓滿完成混凝土施工后的爬升問題。 該體系創新設計了伸縮吊臂,斜面滑板,頂伸式伸縮架,翻轉開啟式附墻等一系列專門的構件,使爬架能順利跨越鋼梁。通過這些新型模板腳手的研究和應用,安全、可靠地完成了主樓核心筒和復合巨型柱連續施工。經專家鑒定,該模板腳手體系的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4、高強混凝土技術 金茂大廈工程采用了C60和C50的高強度混凝土,基礎底板均采用C50混凝土。主樓核心筒從地下至31層為C60混凝土,主樓核心筒從32層至62層為C50混凝土。巨型柱從地下室至31層為C60混凝土,巨型柱從32層至62層為C50混凝土。C60混凝土17488立方米,C50混凝土33708立方米。其中主樓基礎承臺厚度4米,為13500立方米C50高標號混凝土,并一次性連續澆搗完成。在如此大的高標號混凝土連續澆搗中,選擇合理的材料及配合比設計,并采用“內散外蓄法”養護,內設冷卻水管,薄膜草包覆蓋,及電腦測溫系統。將混凝土內部溫升峰值控制在100℃以內,使內外溫差小于25℃。加快了混凝土內部的降溫速率,縮短了施工周期,只用了二個星期就完成了養護。 5、建筑節能技術 金茂大廈主要填充墻、防火分區隔墻等均采用空心砌塊。其中,120mm厚砌塊4901平方米,190mm厚砌塊49742平方米,250mm厚砌塊1098平方米,300mm厚砌塊3493平方米。 金茂大廈裙房屋面、主樓局部屋面也采用了屋面保溫層。其中,裙房屋面約7500平方米,主樓局部屋面約2500平方米。 6、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的應用技術 在金茂大廈裙房基礎底板施工中,采用了國內首次出現的大面積靜力釋放層技術。φ100PVC管1184米,φ150PVC管511米。將地下水通過大面積濾水層集中排到集水井,再通過泵抽至地面來釋放和消減地下水對底板的浮力。此項技術在縱橫交錯的盲溝中設置多孔PVC濾水管。大面積靜力釋放層技術的應用,使裙房基礎底板的厚度僅為0.6米左右,而按傳統設計基礎底板厚度至少要1 金茂大廈 .5-2.0米,比傳統做法薄0.9m左右。 7、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 金茂大廈主樓基礎承臺為C50高標號混凝土,方量13500立方米。在配合比設計中,我們摻入了一定量的磨細粉煤灰,發揮其“滾珠效應”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并因此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同時,在砌筑砂漿拌制過程中,也摻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用量約4500噸,達到節能、高效的目的。 8、建筑防水工程新技術 設計要求在金茂大廈基礎底板下施工防水層。防水材料采用美國膠體公司的纖維裝單夾防咸水CR膨潤土防水膜、膨潤土填縫劑和多用途膨潤土粉粒。防水膜用于大面積鋪貼,填縫劑和多用途粉粒用于嵌縫、填補空洞。CR膨潤上的用量約23608平方米。CR型膨潤土防水系列材料是一種柔性的高強度聚丙烯紡織物和火山灰鈉基膨潤土的復合物,它的技術特點是:遇水膨脹,柔軟、高強度,抗污染,抗老化。它的應用,豐富和發展了國內防水材料的種類,為今后新型防水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了實踐經驗。 9、現代管理技術與計算機應用 金茂大廈工程的信息量大、范圍廣,針對這種情況,在施工管理過程中,計算機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財務管理、合同預算、人事檔案管理、施工計劃管理、施工方案的設計和編制、施工翻樣圖的繪制、深化圖紙的設計等均采用了計算機管理軟件。 10、其他新技術的應用 在金茂大廈的施工過程中,我們還應用了“超大超深基坑的支護技術”、“高精度測量技術”、“大型垂直運輸機械應用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 金茂大廈地下室開挖面積近2萬平方米,基坑周長570米,開挖深度19.65米,土方量達到了32萬立方米,是上海地區軟土地基施工中開挖面積最大,開挖深度最深的基礎。在基坑圍護方面,我們設計了空間桁架式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支撐技術,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和安全,又縮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經濟效益。 測量工作是工程建設中的“眼睛”,尤其在金茂大廈這樣規模的建筑物施工中,測量工作的重要性就更顯突出。我們在施工中采用WILDT2經緯儀、DII600激光測距儀等高精度測量儀器,采用極坐標結合直角坐標法進行軸線放樣,用天頂倒錐體法進行嚴格的測量復核,用往返水準控制高程。針對鋼和混凝土兩種材料不同的壓縮、收縮和沉降,采用預先控制的修正補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