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蘋果手機上打開App Store,然后點擊“搜索”。
2.
在搜索界面搜索平安證券。
3.
搜索完成后,點擊“獲取”。
4.
輸入iphone ID密碼開始下載
安裝開戶證券公司提供的股票交易應用,然后就可以買賣股票了。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我們下載手機交易軟件同花某軟件下載到我們的手機里面。
2.下載后我們登陸我們的手機端,等我們的賬號和我們的股票賬戶。登陸后的就可以看到我們股票賬戶。
3.點擊買入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股票和我們的買入價和我們的買入量還可以選擇我們的全倉,半倉或者是1/3倉等就可以進行買入了。
4.想賣出時我們選擇我們的賣出按鍵,在我們的下方可以選擇我們的價格和我們的量。
5.買入成功后我們可以在我們的我們股倉中看到我們的新股票。
6.提交我們的訂單后我們還可以在我們的撤單中看到我們的發(fā)布的訂單,可以選擇撤銷。查看持倉可以看我們的情況。
7.最后股票的買賣推薦賣的時候提前預估計我們預期來填寫我們的股票盤價格。
1、首先打開“股市”App,點右下方三條杠的列表按鈕;點擊左上角的“+”來添加項目,在搜索框輸入“HKDCNY”,選中出現(xiàn)的條目。
2、還可以順手刪掉不需要的股票,再點擊右上角的“完成”即可。港幣兌軟妹幣的匯率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股票”的首頁中。
3、如果是兌美元,只需要輸入“CNY=X”就行了,兌換臺幣,就輸入“TWDCNY=X”;查詢貨幣三字母縮寫可以到 Yahoo Finance 的 Currency Converter 查詢。
4、比一般的匯率查詢App高級的是,“股市”可以作為插件在通知中心顯示,只需要在解鎖的狀態(tài)下拉通知中心,點擊“今天”頁面中的“編輯”,選中“股市”就可以了。這樣在任何時候拉下通知中心都可以清楚看到各種貨幣的匯率,一目了然。
工具/原料:蘋果6s手機。
1、首先將蘋果手機主界面往左滑動。
2、然后點擊屏幕下方的編輯。
3、接著點擊股市左側的減號鍵。
4、然后點擊移除。
5、最后點擊屏幕右上方的完成就可以了。通過以上**作,就把iPhone自帶的股市刪除了。
看用戶需要:如果只是簡單的看看K線圖,可以用券商提供的App,可以看到基本的行情,并且能進行下單交易。
對于比較專業(yè)的用戶需求,比如要求能自編指標公式,要求自編公式選股,還要求能設置個股綁定預警公式,達到條件時進行預警這些復雜功能的,蘋果手機上可以下載“股票盯盤系統(tǒng)”,這是一款對公式全面支持的專業(yè)的手機股票軟件。
]]>BVI公司可以在**上市的,已經(jīng)有些BVI公司成功在**上市了。
1995年,惠州僑興通過其原來在**注冊的一家公司,到BVI(英屬維京群島)注冊成立了僑興環(huán)球,以僑興環(huán)球名義回購僑興集團90%的股權,接著于1999年2月17日在美國NASDAQ上市,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民營企業(yè)。
BVI實景
隨著國家開放政策的大力實施
我國走出去和走進來的企業(yè)越來越多
而BVI是很多人注冊海外公司的首選
然而BVI公司的特點,多數(shù)人卻都不清楚
大多數(shù)注冊BVI公司的目地
根據(jù)BVI公司脫穎而出的優(yōu)勢,和大部分企業(yè)選擇BVI的主要目的,分為以下兩點:
稅務籌劃類
合理個人所得稅管理是許多企業(yè)開辦離岸公司最看重的惠利,通過注冊離岸公司和賬戶,合理地做稅務籌劃,以達到節(jié)省繳稅的目的。所以很多投資者注冊BVI公司的目的就是利用BVI公司來做稅籌規(guī)劃,如何達到規(guī)劃稅務的目的呢?
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 利用**對外商投資的優(yōu)惠政策,在BVI注冊一個公司之后,再到**來投資,這樣可以在一定期限之內(nèi)享受**的企業(yè)優(yōu)惠稅率,從而達到降低企業(yè)稅負的目的;
2. 利用在BVI公司,大量制造關聯(lián)交易,利用關聯(lián)交易將**境內(nèi)的企業(yè)利潤轉移到BVI公司,而在BVI公司幾乎不用交稅,這樣就間接地規(guī)避了稅負、提高了公司利潤;
3. 利用非全球征稅、無個人所得稅、無資本利得稅、無遺產(chǎn)/贈與稅義務的第二公民身份(例如英聯(lián)邦的圣基茨護照)享收BVI公司的股東分紅,合理合法的將現(xiàn)金收益轉入個人名下。日后用于企業(yè)并購的這部分資金來源也都是合法可循的。
上市融資類
許多國際企業(yè)為了融資會間接海外上市,通過搭建VIE架構來進行私募股權,在擬上市的海外證券市場所在地或其允許的國家(地區(qū))以控股公司的名義申請上市,來獲得投資。
BVI公司通常設在開曼公司和**公司之間,開曼公司100%控股BVI公司。其主要功能如下:
1. 方便上市公司不同業(yè)務之間可以相互**,方便今后運營管理以及分拆上市。
以阿里巴巴收購優(yōu)酷為例,由于優(yōu)酷不同于阿里巴巴集團之前的業(yè)務,通過單獨設立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BVI)來控制優(yōu)酷在國內(nèi)的運營實體。
2. 可以減少股權轉讓相關的印花稅。根據(jù)**稅法,境外公司轉讓**股票時,買賣雙方各需要繳納涉及轉讓股份的公司凈資產(chǎn)的0.1%的印花稅。
在**公司和開曼公司之間加一層BVI公司,若未來需要處置相關境內(nèi)業(yè)務,可以直接轉讓BVI公司的股權,從而規(guī)避掉**稅法規(guī)定的印花稅。
BVI公司的特點
1關于注冊資本
標準授權資本一般為50,000股,其實際資本通常為一股有無面額的股票。登記資金50,000股為最低年發(fā)牌費準許的最高注冊資本。2關于股東
BVI公司要求至少有一位股東,可以為公司注冊法人。股東會的個人資料不必公開,但股東檔案卻必須存放在公司位于英屬維京群島(BVI)的公司注冊辦公室。企業(yè)可以發(fā)行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不管是自然人還是法人股東,股東都可以擔任公司董事。3關于董事
董事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團體,也可以是任何國籍的居民(或公司),只要有一名董事。董事會的個人資料無需公開,也不公開。然而,董事登記冊必須存放在公司位于英屬維京群島(BVI)的公司注冊辦公室。董事會可同時為股東。4注冊**
注冊BVI公司需要委托一名**機構幫忙注冊,該注冊**是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并持有**牌照的信托公司、注冊服務公司。
5注冊地址
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所有公司必須有一個地址,作為公司的注冊地址,即設在英屬維京群島。登記辦公室需要設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辦事處。一般**機構會提供注冊地址。
6銀行開戶
英屬維京群島開立的公司可以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銀行開戶,但銀行賬號必須在成立公司后才能申請。
7按時申報
企業(yè)不需要向英屬維京群島(BVI)**提交任何申報表和財務報表。企業(yè)只需支付相應的牌照年費(年費)。
8稅收要求
英國屬維京群島(BVI)的離岸公司不需要向英屬維京群島**繳稅。
離岸公司可以降低稅費成本、自由接收外匯,有助于企業(yè)開展海外貿(mào)易,同時對提升企業(yè)形象也有積極作用等。
如果小編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加關注或點擊喜歡 您的支持是小編努力的唯一指向標
截至
02:36:48 UTC 的實時平均市場匯率。
1.00 HKD**港元 = 0.991137 CNY****幣
1 HKD = 0.991137 CNY 1 CNY = 1.00894 HKD
港幣對**幣今日匯率實時行情(2016-08-28 07:08 更新):
貨幣兌換
1港幣=0.8536**幣
1**幣=1.1715港幣
匯率買入價賣出價更新時間0.8536NaNNaN07:08:17
2016年08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幣匯率中間價為:1港幣對**幣0.8536元,100港幣對**幣85.36元。
**城市建設(國際)有限公司(HK: 85982,中城建)今日港交所發(fā)布公告稱,原定6月20日提前贖回25億元**幣2017年到期的點心債,但截止8月10日,仍有15.009億元**幣的債券本金未能贖回。中城建計劃未來60個工作日內(nèi)兌付未償還債券中本金的50%,另外50%的償還計劃將另行通知。
5月27日電據(jù)**《大公報》報道,網(wǎng)上銀行股票交易安全響起警號。**金融管理局公布,截至本周三(5月25日)為止,發(fā)現(xiàn)未獲授權股票交易活動的銀行數(shù)目,由上月的2間增加至4間(匯豐、中銀、恒生、渣打),涉及的網(wǎng)上銀行帳戶和交易金額,亦進一步增加至22個和4597萬元(港幣,下同)。金管局昨日(26日)發(fā)出通告,提出六項要求,敦促銀行提升網(wǎng)上銀行保安措施。
以上港幣對**幣匯率今日行情的相關信息由中金網(wǎng)行情中心提供,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關于港幣對**幣匯率走勢的相關資訊 ,可關注中金網(wǎng)財經(jīng)**頻道每日財經(jīng)報道。
微信公眾號:cngold-com-cn (長按**),或搜【中金網(wǎng)】,獲得更多免費信息實時推送!
按2021年07月17日 13:27 銀行匯率:
1港元=0.8340**幣
1**幣 ≈ 1.199港元
目前的匯率大概是在0.83左右波動,也就說1元**幣可以兌換0.83元港幣。
今日實時匯率換算:1港幣=0.8340**幣元,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柜臺成交價為準。
匯率換算
1港元 = 0.834**幣
1**幣 = 1.199港元
2022年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shù):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shù):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shù):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 速算扣除數(shù):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 ?速算扣除數(shù):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 ?速算扣除數(shù):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shù):181920。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jīng)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2019年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在不同文件中幾經(jīng)附列,不同情況下計算適用不同的稅率表,經(jīng)常有客戶咨詢適用哪個稅率表的問題,以下筆者從來源到適用范圍做一全面總結,并就每一項目簡單舉例說明計算過程。
一、預扣預繳稅率表
來源:國家**關于發(fā)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附件
計算公式: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shù)計算。
適用范圍及舉例:
適用于居民(包括無住所居民,下同)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單位預扣預繳時按累計預扣法計算代扣的個人所得稅,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余額為負值時,暫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后余額仍為負值時,由納稅人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舉例1:
居民趙某2019年每月從任職單位取得工資10000元,可以扣除的專項扣除,即個人繳納的保險公積金為2500元,專項附加扣除為1500元,單位按累計預扣法計算如下:
1月:【10000-(5000+2500+1500)】*3%=(10000-9000)*3%=30元
2月:【10000*2-(5000+2500+1500)*2】*3%-30=30元
3月:【10000*3-(5000+2500+1500)*3】*3%-30-30=30元
以此類推,3-12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未均超過36000元,預扣率均為3%,速算扣除數(shù)均為0,納稅均為30元,全年共預扣預繳稅額為30*12=360元。
注意:如果工資變?yōu)?萬元,保險公積金個人月繳納5000元,其他扣除不變的情況下,在5月時,稅率會有變化:
1月:【20000-(5000+5000+1500)】*3%=8500*3%=255元
2月:【20000*2-(5000+5000+1500)*2】*3%-255=255元
3月:【20000*3-(5000+5000+1500)*3】*3%-255-255=255元
4月:【20000*4-(5000+5000+1500)*4】*3%-255-255-255=255元
5月:【20000*5-(5000+5000+1500)*5】*10%-2520-255*4=710元
6月:【20000*6-(5000+5000+1500)*6】*10%-2520-255*4-710=850元
同理,7-12月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均未超過144000元,仍是10%的預扣率,每月均預扣預繳稅額850元,全年共預繳稅額:255*4+710+850*7=7680元。
個人所得稅比例預扣率:20%
來源:國家**關于發(fā)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附件
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額=收入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
收入額=收入-費用
費用:收入4000元以下減800,4000元以上減20%
稿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額=收入額*20%的比例預扣率
收入額=(收入-費用)*70%
費用:收入4000元以下減800,4000元以上減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額=收入額*20%的比例預扣率
收入額=收入-費用
費用:收入4000元以下減800,4000元以上減20%
適用范圍及舉例: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適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舉例2:
居民趙某2019年作**,4月取得勞務報酬2000元,8月取得8000元,10月取得稿酬所得5000元,12月取得專利使用權所得20000元,計算如下:
4月:支付勞務報酬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2000-800)*20%=240元
8月:支付勞務報酬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8000*(1-20%)*20%=1280元
10月:支付稿酬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5000*(1-20%)*70%*20%=560元
12月:支付專利使用費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20000*(1-20%)*20%=3200
二、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來源:《個人所得稅法》附錄一
(注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注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lián)Q算后計算應納稅額。)
來源:無文件有此附件,其實與《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一樣。
計算公式:
全年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6萬-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適用范圍及舉例:
1.適用于居民(包括無住所居民,下同)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guī)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舉例3:
例1中居民趙某2019年從任職單位取得工資共120000元,**取得勞務報酬所得10000元,稿酬所得5000元,專利使用費20000元,可以扣除的專項扣除,即社會保險及公積金為30000元,專項附加扣除為18000萬元,計算以上四項所得2019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應納稅所得為:(120000+10000*80%+5000*56%+20000*80%)-60000-30000-18000=38800元
應納稅額為:38800*10%-2520=1360元
2020年6月趙某進行2019年度匯算清繳:
2019年已預繳稅款合計:30*12+240+1280+560+3200=5640元
2019年度應退稅:5640-1360=4280元
2.適用于在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企業(yè)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xiàn)收入和任期獎勵如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稅款;
計算方法同上例,在取得全年一次性資金的當月并入工資薪金所得按累計預扣法計算繳納預扣稅款,次年并入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舉例4:
假設例1中居民趙某2月取得上年年終獎2萬元,需要并入2月收入預扣預繳稅款,其他收入及條件不變。
1月預扣預繳稅款計算:
【10000-(5000+2500+1500)】*3%=(10000-9000)*3%=30元
2月預扣預繳稅款計算:
【(10000*2+20000)-(5000+2500+1500)*2】*3%=660元。
3月預扣預繳稅款計算:
【10000*3+20000-(5000+2500+1500)*3】*3%-30-660=0元
注:不能退稅,只能等到匯算清繳時退稅。
4月預扣預繳稅款計算:
【10000*4+20000-(5000+2500+1500)*4】*3%-30-660-0=30元
5月預扣預繳稅款計算:
【10000*5+20000-(5000+2500+1500)*5】*3%-30-660-0-30=30元
以此類推,余下7個月每月扣繳稅款30元。
2020年3-6月趙某進行匯算清繳: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00+20000+10000+5000+20000)-60000-30000-18000=67000元
應納稅額為:67000*10%-2520=4180元
2019年已預繳稅款合計:(30*10+660+0)+240+1280+560+3200=6240元
2019年應退稅:6240-4180=2060元
三、股權激勵、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傭金、個人領取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按年以及特殊原因領取的、解除勞動關系、提前退休、內(nèi)部退養(yǎng)的一次性補償收入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即:上述二中的年稅率表。
適用范圍及舉例:
1、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規(guī)定的相關條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取得兩次以上(含兩次)股權激勵的,應合并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根據(jù)《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一)項規(guī)定,個人從任職受雇企業(yè)以低于公平市場價格取得股票(權)的,凡不符合遞延納稅條件,應在獲得股票(權)時,對實際出資額低于公平市場價格的差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參照《** 國家**關于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有關規(guī)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舉例5:
錢某2019年5月從任職單位以10元的價格購買本單位股票10000股,股票市場價格15元,不符合遞延納稅條件, 5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10000*(15-10)*10%-2520=2480元
2019年10月再次以12元的價格購買本單位股票20000股,股票市場價格18元,不符合遞延納稅條件, 9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10000*(15-10)+20000*(18-12)]*20%-16920-2480=14600元。
2、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yè)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展業(yè)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扣繳義務人向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支付傭金收入時,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規(guī)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舉例6:
居民孫某**做A保險公司營銷員,2019年1月取得不含稅傭金收入20000元。其個人在任職單位每月取得工資收入5000元,繳納三險一金共計1200元,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共計3000元,假設年度內(nèi)每個月三險一金與專項附加扣除金額不變。
根據(jù)總局12366納服平臺發(fā)布的《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及過渡期政策納稅人常見疑問30答》的政策答復,計稅時,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再減去展業(yè)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其中,展業(yè)成本按照不含增值稅的傭金收入減除20%費用后余額的25%計算。
日常預扣預繳時,綜合考慮新舊稅制銜接,為最大程度減輕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稅收負擔,依照稅法規(guī)定,對其取得的傭金收入,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繳稅款。具體計算時,以該納稅人截至當期在單位從業(yè)月份的累計收入減除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其他扣除后的余額,比照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率表計算當期應預扣預繳稅額。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在預扣預繳環(huán)節(jié)暫不扣除,待年度終了后匯算清繳申報時辦理。主要考慮是,一方面,依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規(guī)定,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應當在匯算清繳時辦理專項附加扣除;另一方面,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多為自己繳付“三險一金”,支付傭金單位較難掌握這些情況并為其辦理扣除;同時,部分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還有任職受雇單位,由支付傭金單位辦理可能出現(xiàn)重復扣除。
A保險公司1月份為孫某進行扣繳申報時,可扣除的包括20%費用、展業(yè)成本以及基本費用減除5000元,三險一金1200元和專項附加扣除3000元,在預扣預繳環(huán)節(jié)暫不扣除。
(1)傭金收入額=20000×(1-20%)=16000元
(2)展業(yè)成本=16000×25%=4000元
(3)應納稅所得額=16000-5000-4000=7000元
(4)應納稅額=7000×3%=210元
假設孫某2019年度內(nèi)每月均從A保險公司取得不含稅傭金收入20000元,全年共取得不含稅傭金收入240000元。
(1)全年從A公司取得收入額=20000×12×(1-20%)=192000元
(2)展業(yè)成本=192000×25%=48000元
(3)應納稅所得額=192000-60000-48000=84000元
(4)A保險公司全年預扣預繳稅額=84000×10%-2520=5880元
2020年4月,孫某進行匯算清繳。
按照《30答》的政策答復,孫某可以在年度匯算清繳時,扣除其自行繳納的三險一金以及專項附加扣除,任職單位每月工資5000元,任職單位每月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為0。
(1)綜合所得收入額=192000+5000*12=252000元
(2)展業(yè)成本=192000×25%=48000元
(3)專項扣除(三險一金)=1200×12=14400元
(4)專項附加扣除=3000×12=36000元
(5)全年應納稅所得額=252000-48000-14400-36000-60000=93600元
(6)全年應納稅額=93600×10%-2520=6840元
(7)全年已繳稅額=5880+0=5880
(8)匯算清繳應補稅=6840-5880=960元
3、個人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符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關于企業(yè)年金 職業(yè)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guī)定的,不并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余額,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舉例7:
居民納稅人李某于2018年退休。2019年12月,一次領取全年的企業(yè)年金12000元,職業(yè)年金48000元,其當月退休工資4500元,假設李某的企業(yè)年金在單位繳付過程中未納稅,其12月應納個人所得稅:
當月退休工資4500元免稅。
按年領取的企業(yè)年金和職業(yè)年金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計算納稅:
企業(yè)年金:12000*3%=360元
職業(yè)年金:48000*10%-2520=2280元
4、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jīng)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以內(nèi)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shù)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舉例8:
周某2019年5月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260000元,當?shù)厣夏曷毠ぴ缕骄べY為6184元,周某已經(jīng)在該公司工作10年。則周某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260000-6184*12*3=260000-222624=37376
應納稅額=37376*10%-2520=1217.60元
5、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shù)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shù))-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shù)
舉例9:
2019年5月吳某還有2年至法定離退休年齡,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200000元,計算吳某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確定適用稅率:200000/2-60000=40000元,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520,注意,這里的分攤后找稅率,按文件所給的公式是需要扣除費用扣除標準的,這個費用扣除標準,在個人所得稅法上明確為年60000元。
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200000/2-60000)×10%-2520】*2=2960元。
四、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領取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按月(季)以及特殊原因外領取的、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內(nèi)部退養(yǎng)取得的一次性補償適用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來源:** **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附件
適用范圍及舉例:
1、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企業(yè)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xiàn)收入和任期獎勵,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shù)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舉例10:
如前例4,趙某2019年2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資金2萬元選擇單獨計稅,計算如下:
確定適用稅率:20000/12=1666.67元,適用3%稅率。
應納稅額:20000*3%=600元。
對趙某而言,2019年綜合所得全年納稅2180,加上單獨計算的年終獎納稅600元,共納稅2780元,而并入綜合所得全年納稅4180元,相差的4180-2780=1400元,是因為20000元年終獎并入綜合所得提升了適用稅率為10%導致的(20000*(10%-3%)=1400元),因此單獨計稅是合適的,可以適用低稅率。
2、個人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符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關于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guī)定的,不并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其中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余額,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對個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領取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余額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
舉例11:
假設上文中舉例7,2019年4月份,李某自某保險公司處取得2019年第一季度企業(yè)年金3000元,職業(yè)年金12000元,當月退休工資4500元,假設李某的企業(yè)年金在單位繳付過程中未納稅,則李某4月份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當月退休工資4500元免稅。
3000元企業(yè)年金及12000元職業(yè)年金按照財稅〔2013〕103號規(guī)定,分攤為三個月的收入,不扣除標準扣除費用,全額按照稅率計征稅款,則領取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應納的稅款為:
企業(yè)年金:3000÷3(分攤月份數(shù))×3%×3(分攤月份數(shù))=90元;
職業(yè)年金:(12000÷3(分攤月份數(shù))×10%-210)×3(分攤月份數(shù))=570元。
全年應納稅額與舉例7中一致:
企業(yè)年金:90*4=360元
職業(yè)年金:570*4=2280元
這里注意一個問題,如果不是因出境定居、個人**亡繼承的原因而一次性領取企業(yè)年金或職業(yè)年金,會適用月度稅率表,而不是年稅率表,這樣因為級距的提高,適用稅率也會提高而承擔一大筆額外的稅款。
3、單位按低于購置或建造**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符合《** 國家**關于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3號)第二條規(guī)定的,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差價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shù)額,按照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職工實際支付的購房價款低于該房屋的購置或建造**格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財稅〔2007〕13號規(guī)定:
一、根據(jù)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有關規(guī)定,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及其他組織(以下簡稱單位)在住房制度改革期間,按照所在地縣級以上****規(guī)定的房改**格向職工出售公有住房,職工因支付的房改**格低于房屋建造**格或市場價格而取得的差價收益,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除本通知第一條規(guī)定情形外,根據(j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單位按低于購置或建造**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前款所稱差價部分,是指職工實際支付的購房價款低于該房屋的購置或建造**格的差額。
舉例12:
鄭某2019年7月以200萬的價格購入本單位建造的住房(非按照所在地縣級以上****規(guī)定的房改**格向職工出售的公有住房),建造成本180萬,鄭某應納個人所得稅:
確定適用稅率:(2000000-1800000)/12=16666.67元,適用20%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為1410
應納稅額:200000*20%-1410=38590元
4、個人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58號)規(guī)定計算納稅:
實行內(nèi)部退養(yǎng)的個人在其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工資、薪金,不屬于離退休工資,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人,應按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并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后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余額為基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人,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適用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舉例13:
2019年2月份,王某在任職單位辦理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領取一次性補貼收入180000元,退養(yǎng)工資5000元,其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2年半(30個月)。計算個人所得稅:
確定適用稅率:(180000÷30+5000)-5000=6000元,按照新稅法換算的月度稅率表確定,其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10。
計算應納稅額=〔(180000+5000)-5000〕×10%-210=18000-210=17790元。
王某在2019年1月份及3月份-12月份,王某每月取得的退養(yǎng)工資仍采用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這樣采用累計預扣法實際扣除了11個月的基本減除費用,但由于領取內(nèi)退一次性補貼的2月份單獨扣除了當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那么年底匯算清繳扣除費用是60000元還是55000元,這個有待進一步明確。
五、非居民個人適用稅率表
來源:
《**、**關于非居民個人和無住所居民個人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公告2019年第35號)附件。
來源:國家**關于發(fā)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附件
計算方法: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依照《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
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后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guī)定辦理匯算清繳。
舉例14:
如上述趙某為**居民,即非居民納稅人,在深圳工作,居住在**,周五回港,周一來深圳上班,全年累計在**境內(nèi)居住未滿183天,每月從境內(nèi)任職單位取得工資30000萬,在境內(nèi)繳納社會保險5500元,專項附加扣除4000元,那么其取得的每月工資所得單位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為:
(30000-5000)*20%-1410=3590元。
注意:這里社保及專項附加扣除只有達到居民納稅人時才可以扣除,這里只能扣除5000元。
非居民個人趙某2019年作**,4月取得勞務報酬2000元,8月取得8000元,10月取得稿酬所得5000元,12月取得專利使用權所得20000元,計算如下:
4月:支付勞務報酬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000*(1-20%)*3%=48元
8月:支付勞務報酬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8000*(1-20%)*10%-210=430元
10月:支付稿酬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5000*(1-20%)*70%*3%=84元
12月:支付專利使用費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0000*(1-20%)*20%-1410=1790元
注意:與居民納稅人取得四項所得對比,非居民這四項所得均是代扣代繳,而不是預扣預繳,沒有年終匯算清繳的要求,只有達到居民納稅人時才需要匯算清繳,并才可以扣除社保及專項附加扣除。在計算收入額時沒有4000元以下減800,4000元以上減20%的處理,全部按減20%處理,適用的稅率表是月稅率表,而不是年稅率表。
六、經(jīng)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計算方法:年度應納稅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取得經(jīng)營所得的個人,沒有綜合所得的,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減除。
適用范圍及舉例:
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者、合伙企業(yè)個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經(jīng)營者個人以及其他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的個人取得經(jīng)營所得,包括以下情形:
(一)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人、合伙企業(yè)的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境內(nèi)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所得;
(二)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y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個人對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四)個人從事其他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納稅人取得經(jīng)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季度終了后15日內(nèi),向經(jīng)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預繳納稅申報,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向經(jīng)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從兩處以上取得經(jīng)營所得的,選擇向其中一處經(jīng)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匯總申報。
舉例15:
某個人獨資企業(yè)2019年度收入100萬,成本費用稅金等可扣除70萬元,該企業(yè)投資者馮某個人沒有其他綜合所得,自行繳納社保每月1500元,申報專項附加扣除為每月2000元,2020年2月,假設平時四個季度已預繳個人所得稅10000元,個人獨資企業(yè)代馮某申報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為:
2019年度應納稅所得額= 1000000-700000-60000-1500*12-2000*12=198000元
2019年度應納稅額=198000*20%-10500=29100元
匯算清繳時補繳稅款=29100-10000=19100元
七、其他四項所得適用比例稅率20%
1、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業(yè)務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146號)有關財產(chǎn)租賃所得個人所得稅前扣除稅費的扣除次序調(diào)整為:
(一)財產(chǎn)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二)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
(三)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chǎn)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
(四)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
舉例16:
陳某2019年2月20日將持有的商業(yè)用房出租,月租金3萬,租期2年,按季度收取租金9萬元,計算財產(chǎn)租賃所得個人所得稅如下:
其取得的租金收入月租金不到10萬元,免征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租賃合同印花稅為:3萬*24*1 ‰*50%=360元,出租商用房房產(chǎn)稅為:3萬*24*12 %*50%=43200元可以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扣除。
個人所得稅:
第一個季度收取9萬元租金時:
(90000-43200-360)*(1-20%)*20%=7430.40元
第二個季度用以后季度收取9萬元租金時:
90000*(1-20%)*20%=14400元
2、財產(chǎn)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chǎn)的收入額減除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舉例17:
偖某2019年4月轉讓2012年購入的住房,購買原價200萬元,售價800萬元,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印花稅為:800萬*5 ?*50%=2000元,交易費等衉,如果是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否則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800萬-200萬-0.2萬)*20%=119.96萬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舉例18:
魏某2019年3月從投資的有限公司取得分紅20萬元,應納個人所得稅:
20萬*20%=4萬元。
4、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舉例19:
蔣某2019年12月購賣**中獎200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
200000*20%=4000元。
由于新個人所得稅法取消了“其他所得”根據(jù)** **關于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 **公告2019年第74號)將部分原來按“其他所得”征稅的項目修改為“偶然所得”征稅。
(1)個人為單位或他人提供擔保獲得收入, 按偶然所得征稅。
舉例20:
沈某2019年為單位提供擔保取得20000元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
200000*20%=4000元。
(2)企業(yè)在業(yè)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包括網(wǎng)絡紅包,下同),以及企業(yè)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個人取得的禮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企業(yè)贈送的具有價格折扣或折讓性質(zhì)的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yōu)惠劵等禮品除外。
前款所稱禮品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 國家**關于企業(yè)促銷展業(yè)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三條規(guī)定計算:“企業(yè)贈送的禮品是自產(chǎn)產(chǎn)品(服務)的,按該產(chǎn)品(服務)的市場銷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是外購商品(服務)的,按該商品(服務)的實際購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
舉例21:
某單位為推廣產(chǎn)品,在做業(yè)務宣傳時隨機向參加活動的個人發(fā)放微信紅包,韓某取得紅包100元,同時取得單位贈送的外購禮品,購買價為50元,單位應代扣其個人所得稅:
(100+50)*20%=30元。
(3)房屋產(chǎn)權所有人將房屋產(chǎn)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 國家**關于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第一條規(guī)定,符合以下情形的,對當事雙方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一)房屋產(chǎn)權所有人將房屋產(chǎn)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產(chǎn)權所有人將房屋產(chǎn)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yǎng)或者贍養(yǎng)義務的撫養(yǎng)人或者贍養(yǎng)人;(三)房屋產(chǎn)權所有人**亡,依法取得房屋產(chǎn)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前款所稱受贈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 國家**關于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第四條規(guī)定計算:“對受贈人無償受贈房屋計征個人所得稅時,其應納稅所得額為房地產(chǎn)贈與合同上標明的贈與房屋價值減除贈與過程中受贈人支付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贈與合同標明的房屋價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或房地產(chǎn)贈與合同未標明贈與房屋價值的,稅務機關可依據(jù)受贈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或采取其他合理方式確定受贈人的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22:
楊某獲贈一套住房,受贈合同上未標明贈與價值,該套住房市場價格500萬,因受贈該住房,楊某繳納契稅15萬,印花稅2500元,楊某應納個人所得稅:
(500-15-0.25)*20%=96.95萬元
(4)個人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財稅〔2018〕22號)的規(guī)定,領取的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的養(yǎng)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由保險機構代扣代繳后,在個人購買稅延養(yǎng)老保險的機構所在地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舉例23:
朱某2019年12月一次性領取當年的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的養(yǎng)老金20000元,保險機構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代扣代繳其個人所得稅為:
20000*75%*10%=1500元。
八、2018年第四季度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間稅款計算適用稅率表
來源:《**、**關于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98號)附件1。
適用范圍及舉例:
對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12月31日(含)每月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5000元,按上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計算應納稅額。
舉例24:
沈某2018年10月10日取得單位發(fā)放的工資12000元,個人繳納社保及公積金為1600元,單位應代扣其個人所得稅為:
(12000-5000-1600)*10%-210=330元。
來源:《**、**關于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98號)附件2。
適用范圍及舉例:
適用2018年第四季度及2018年度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經(jīng)營者查賬征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
(一)對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經(jīng)營者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執(zhí)行,前三季度減除費用按照3500元/月執(zhí)行。
(二)對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經(jīng)營者2018年取得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分別計算應納前三季度稅額和應納第四季度稅額,其中應納前三季度稅額按照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和前三季度實際經(jīng)營月份的權重計算,應納第四季度稅額按照本通知所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以下稱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和第四季度實際經(jīng)營月份的權重計算。具體計算方法:
1.月(季)度預繳稅款的計算。
本期應繳稅額=累計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稅額
累計應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后稅額
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10月1日以前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累計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
應納10月1日以后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10月1日以后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累計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
2.年度匯算清繳稅款的計算。
匯繳應補退稅額=全年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稅額
全年應納稅額=應納前三季度稅額+應納第四季度稅額
應納前三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前三季度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全年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
應納第四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第四季度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全年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
過渡期間,查賬方式征收個體工商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一)月預繳稅額的計算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累計利潤總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合伙企業(yè)合伙人分配比例-投資者減除費用。
其中投資者減除費用=稅法修改前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3500+稅法修改后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5000+稅延養(yǎng)老保險等其他扣除費用;
月度預繳稅額=稅法修改前的經(jīng)營期應預繳稅額+稅法修改后的經(jīng)營期應預繳稅額-本年已預繳稅額。
其中:
稅法修改前的經(jīng)營期應預繳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適用稅率-稅法修改前適用的速算扣除數(shù))×稅法修改前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本年實際經(jīng)營總月份數(shù)。
稅法修改后的經(jīng)營期應預繳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適用稅率-稅法修改后適用的速算扣除數(shù))×稅法修改后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本年實際經(jīng)營總月份數(shù)
舉例如下:
某個體工商業(yè)戶1-10月生產(chǎn)經(jīng)營利潤86500元,其中:1-9月份生產(chǎn)經(jīng)營利潤76500元,預繳5250元,其10月份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
10月份應納稅款計稅如下:
(1)累計應納稅所得額=86500-3500×9-5000×1=50000元
(2)10月1日以前應納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10月1日以前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累計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50000×20%-3750)×9 ÷10 =5625元。
(3)10月1日以后應納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10月1日以后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累計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50000×10%-1500)×1 ÷10 =350元。
(4)則該戶10月份稅款所屬期應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后稅額-1至9月已納稅額=5625+350-5250=722元。
(二)2018年度匯算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納稅調(diào)整后所得-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合伙企業(yè)合伙人分配比例-允許扣除的其他費用-投資者減除費用。
其中投資者減除費用=稅法修改前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3500+稅法修改后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5000;
年度匯算應納稅額=稅法修改前的經(jīng)營期應繳稅額+稅法修改后的經(jīng)營期應繳稅額-本年已預繳稅額。
其中:
稅法修改前的經(jīng)營期應繳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適用稅率-稅法修改前適用的速算扣除數(shù))×稅法修改前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本年實際經(jīng)營總月份數(shù)。
稅法修改后的經(jīng)營期應繳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適用稅率-稅法修改后適用的速算扣除數(shù))×稅法修改后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本年實際經(jīng)營總月份數(shù)
上述稅率及速算扣除數(shù)與前述“通知”規(guī)定的稅率表一致。
舉例如下:
假設上述個體工商業(yè)戶2018年1-12月生產(chǎn)經(jīng)營利潤116500元,已預繳個人所得稅7500元,全年匯算清繳應繳多少個人所得稅(不考慮年度納稅調(diào)整因素)?
匯算清繳應納稅款計稅如下:
(1)年度累計應納稅所得額=116500-3500×9-5000×3=70000元
(2)應納前三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前三季度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全年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70000×30%-9750)×9÷12=8437.5元
(3)應納第四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shù))×第四季度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全年實際經(jīng)營月份數(shù)=(70000×10%-1500)×3÷12=1375元。
(4)匯算清繳補稅額=應納前三季度稅額+應納第四季度稅額-累計已繳稅額=8437.5+1375-7500=2312.5元。
作者何曉霞,系每日稅訊精選微信公眾號特約撰稿人
您好:個稅2021年稅率表在2021年個稅起征點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下面將進行解答:
新個稅法規(guī)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1.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稅率為30%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2.經(jīng)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5%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20%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3.非居民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稅率表
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稅率為30%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4.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20%稅率。
【法律依據(jù)】根據(j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jīng)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chǎn)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chǎn)的收入額減除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來源國家**、梅松講稅、貓叔說稅,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一、綜述
1、所得范圍
依據(j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jīng)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chǎn)租賃所得;
(8)財產(chǎn)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nèi)辦理匯算清繳。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不辦理匯算清繳。
2.適用稅率
(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2)經(jīng)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3.特殊情況
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匯算清繳補稅的,或者年度匯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免于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情形除外。
二、扣繳義務范圍
扣繳義務人,是指向個人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
(一)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下列所得時,應辦理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6、財產(chǎn)租賃所得;
7、財產(chǎn)轉讓所得;
8、偶然所得。
所得項目
扣繳方式
預扣/代扣稅率
工資薪金所得
綜合所得
預扣預繳
累計預扣法
3%-45%
勞務報酬所得
按月/按次
預扣預繳
20%-40%
稿酬所得
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20%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代扣代繳
按次
20%
財產(chǎn)租賃所得
財產(chǎn)轉讓所得
偶然所得
經(jīng)營所得
自行預繳
(二)特殊情況的扣繳義務人
1、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以被投資企業(yè)所在地稅務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2、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個人股東開戶的證券機構為扣繳義務人,以證券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3、個人領取年金時,由年金托管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4、個人財產(chǎn)拍賣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拍賣單位負責代扣代繳,并按規(guī)定向拍賣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三)扣繳義務人的義務
1.辦理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1)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
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nèi),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包括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shù)額、扣除事項和數(shù)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shù)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扣繳義務人應按照規(guī)定,在工資、薪金所得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依據(jù)居民個人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辦理稅前扣除。
納稅人在取得應稅所得時向扣繳義務人提出需要享受稅收協(xié)定待遇的,并提交相關信息、資料,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稅款時按照享受稅收協(xié)定待遇有關辦法辦理。
扣繳義務人對納稅人向其報告的相關基礎信息變化情況,應當于次月扣繳申報時向稅務機關報送。
扣繳義務人發(fā)現(xiàn)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可以要求納稅人修改。納稅人拒絕修改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報告稅務機關。
納稅人拒絕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繳義務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
(2)匯總申報
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紅,扣繳申報利息、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時,可以選擇匯總申報方式。
2.向納稅人提供扣繳信息
支付工資、薪金所得的扣繳義務人應當于年度終了后兩個月內(nèi),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納稅人年度中間需要提供上述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應當提供。
支付工資、薪金所得以外其他所得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在扣繳稅款后,及時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3.特殊扣繳
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nèi)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nèi)后續(xù)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guī)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注欄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字樣。
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比照上述規(guī)定執(zhí)行。
三、稅款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
1、居民納稅人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
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余額為負值時,暫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后余額仍為負值時,由納稅人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shù)計算。
(1)全年一次性獎金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關于調(diào)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5〕9號)規(guī)定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shù)額,按照《****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以下簡稱164號文)所附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4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企業(yè)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xiàn)收入和任期獎勵
**企業(yè)負責人取得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xiàn)收入和任期獎勵,符合《國家**關于**企業(yè)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xiàn)收入和任期獎勵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7〕118號)規(guī)定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參照全年一次性獎金執(zhí)行;2024年1月1日之后的政策另行明確。
(3)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以下簡稱股權激勵),符合《** 國家**關于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國家**關于股票增值權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號)、《** 國家**關于將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第四條、《**國家**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相關條件的,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取得兩次以上(含兩次)股權激勵的,應合并按上述規(guī)定計算納稅。
2023年1月1日之后的股權激勵政策另行明確。
(4)個人領取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
個人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符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關于企業(yè)年金 職業(yè)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guī)定的,不并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其中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余額,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對個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領取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余額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
(5)解除勞動關系的一次性補償收入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jīng)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以內(nèi)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shù)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6)提前退休的一次性補償收入
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shù)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shù))-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shù)
(7)內(nèi)部退養(yǎng)的一次性補償收入
個人在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并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后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余額為基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適用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8)關于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的政策
單位按低于購置或建造**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符合《** 國家**關于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3號)第二條規(guī)定的,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差價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shù)額,按照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職工實際支付的購房價款低于該房屋的購置或建造**格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9)關于外籍個人有關津補貼的政策
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選擇按照《**、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1994〕20號)、《國家**關于外籍個人取得有關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執(zhí)行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7〕54號)和《**、國家**關于外籍個人取得港澳地區(qū)住房等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2004〕29號)規(guī)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yōu)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外籍個人一經(jīng)選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不得變更。
自2024年1月1日起,外籍個人不再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津補貼免稅優(yōu)惠政策,應按規(guī)定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2、非居民納稅人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見附件)計算應納稅額。
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后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guī)定辦理匯算清繳。
(二)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1、居民納稅人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見附件),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當依法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并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特殊情況: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傭金收入計算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yè)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展業(yè)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扣繳義務人向保險營銷員、證券經(jīng)紀人支付傭金收入時,應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見居民納稅人工資、薪金所得計算方法)
【備注】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匯算清繳
上述三項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的計算方法和預扣預繳稅款的計算是有區(qū)別的。主要差別為:
一是收入額的計算方法不同。
年度匯算清繳時,收入額為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預扣預繳時收入額為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其中,“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二是可扣除的項目不同。
居民個人的上述三項所得和工資、薪金所得屬于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時以四項所得的合計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而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guī)定,上述三項所得日常預扣預繳稅款時暫不減除專項附加扣除。
三是適用的稅率/預扣率不同。
年度匯算清繳時,各項所得合并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預扣預繳時,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當在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信息,減除專項附加扣除。
2、非居民納稅人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見附件)計算應納稅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非居民個人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年度終了后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guī)定辦理匯算清繳。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扣繳義務人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或者偶然所得時,應當依法按次或者按月代扣代繳稅款。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扣繳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四)支付所得的計稅時間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xù)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nèi)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財產(chǎn)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nèi)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附個稅稅率表】
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率表
二、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1)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率表
(2)居民個人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三、綜合所得稅率表
綜合所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預扣率表見前述一、二)。
注: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lián)Q算后計算應納稅額。
四、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率表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五、經(jīng)營所得稅率表
經(jīng)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該稅率適用于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
七、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guī)定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可以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shù)額,按照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百度搜索后發(fā)現(xiàn)很多網(wǎng)友也在提問這個問題,下面回答的大部分都是不可以在同一證券公司的不同營業(yè)部開立多個證券賬戶,而且回答的很多還是證券從業(yè)人員。-
今天我以自己的真實經(jīng)驗告訴你,上面的回答都是錯的。用戶可以在同一證券公司的不同營業(yè)部開設證券賬戶,目前我已在廣發(fā)證券同一城市的兩個不同營業(yè)部開立了證券賬戶(資金賬號、滬A、深A賬戶均不相同)。另外我也了解到已有用戶在同一營業(yè)部開立了多個證券賬號,如感興趣可以嘗試。-
本文由孫偉轉載于網(wǎng)絡而成,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
]]>個人親測廣發(fā)證券已支持跨營業(yè)部辦理業(yè)務,其中就包括跨營業(yè)部銷戶及三方存管變更。-
–
跨營業(yè)部銷戶:在交易時間攜帶本人身份證在離你最近的任一廣發(fā)證券營業(yè)部即可辦理,辦理時間較長,需原營業(yè)部通過其內(nèi)部OA系統(tǒng)審批,辦理跨營業(yè)部銷戶前最好先與原營業(yè)部聯(lián)系。-
跨營業(yè)部辦理三方存管銀行變更:在交易時間攜帶本人身份證及準備變更到的銀行卡在離你最近的任一廣發(fā)證券營業(yè)部即可辦理,辦理時間較短。-
本文由汪淼轉載于網(wǎng)絡而成,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
]]>這是由于你在兩個營業(yè)部申請的深A股東賬號不一致造成的,深圳市場表示:如果T+2日沒有顯示打新額度,一般是深A股東賬號和原券商不一致,則需在新證券公司交易一筆深圳市場的股票,并使該賬戶至少有100股的深圳市場股票持倉,新股額度T+2日(T日為股票交易日)會在新證券公司顯示,后可購買新股。-
也就是說你沒必要將兩個證券的公司深A賬戶搞成一致,只需要在另一家購買一些深A的股票即可將打新資格同步過來。-
對于上海市場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在新證券公司開戶成功后,如本人身份證下的持股額度 滿足打新要求,指定交易成功后下一個交易日,就可以看到新股申購額度。-
新股申購條件:–
1。投資者必須持有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萬元以上和足額的資金,才能參與新股網(wǎng)上申購,且滬、深兩個市場市值不能合并計算,滬、深證券賬戶只能申購本市場新股,并需在申購前存入足額申購資金。投資者網(wǎng)上申購數(shù)量不得超過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持有市值,也不得超過主承銷商規(guī)定的申購上限,且必須足額繳款。-
–
2. 計算證券市值是指T -2日日終投資者持有的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包括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證券賬戶的市值和證券公司轉融通擔保證券明細賬戶的市值,不包括B股股份、ETF、基金、債券或其他限售A股股份的市值。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將合并計算賬戶市值。-
3.投資者參與網(wǎng)上公開發(fā)行股票的申購,以該投資者的第一筆申購為有效申購,一個投資者只能用一個證券賬戶進行一次申購,其余申購將被系統(tǒng)自動撤銷。新股一經(jīng)申報,不得撤單。同一天有多只股票發(fā)行的,該可申購市值額度對投資者申購每一只股票均適用。對于每只新股發(fā)行,有多個證券賬戶的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有市值的賬戶申購一次,如多次申購,僅第一筆申購有效。-
4.所持股票T-2日市值確定后,可以在T-1日或T日將T -2日持有的市值賣出,資金可用于T日申購新股。-
本文由雷志成轉載于網(wǎng)絡而成,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
]]>東方財富網(wǎng)旗下的東方財富證券(原**同信證券),近日推出了“預約打新”功能,開通此功能后,東方財富證券會每日自動幫你按照最大額度申購新股。-
東方財富證券“預約打新”功能開啟方法:-
進入手機東方財富APP,登陸東方財富證券賬號,在新股申購頁面點擊“預約打新”:-
–
開啟預約打新功能,并選擇預約期限(可選一年有效或者三個月有效)。-
–
東方財富證券預約打新使用注意事項:-
1、交易盤中或者盤后開啟服務,最晚第二天生效;-
2、如果沒有開通創(chuàng)業(yè)板將無法申購創(chuàng)業(yè)板新股;-
3、如新股自動申購是失敗,東方財富證券會發(fā)短信提醒;-
4、實際申購結果以交易所最終申購結果為準;-
**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財富證券,前身是**自治區(qū)信托投資公司證券部。公司注冊資本4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陳宏,注冊地**,總部辦公地設在上海,員工總數(shù)超過1000人,2015年12月8日,**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財富”,證券代碼300059)。2016年5月,經(jīng)過新一輪增資擴股,東方財富股權占比99.87%,東方財富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公司第二大股東,股權占比0.13%。-
**同信證券被東方財富收購后,依托東方財富的平臺,用戶數(shù)越來越多,一躍成為國內(nèi)數(shù)一說二的大券商,再加上近端時間推出的一系列差異化、人性化服務及功能,相信越來越多的股民會轉向東方財富證券平臺。-
2017年10月12日更新:–
東方財富證券預約打新功能涉嫌違規(guī),已被暫停。已簽約了預約打新功能的客戶可正常使用,若有需要切記別主動關閉,關閉后將再也無法開啟預約打新功能。-
本文由羅輯轉載于網(wǎng)絡而成,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
]]>外觀方面:更適合上午場景的折疊屏旗艦
vivo X Fold在外觀方面更加具有商務風格,其外屏的比例相對更符合傳統(tǒng)“直屏”手機的常規(guī)比例。而在手機背部的設計方面,其在攝像頭模組方面也更加有著商務風格的設計,獨特的“方圓天階”設計理念更具備美好意象和哲學底蘊,并且攝像頭模組右側留出大量留白,給出豐富的層次空間感,讓設計更加顯得大氣。
vivo X Fold的側面,也加入了vivo首次搭載的物理靜音按鍵,并且做出了紅色的跳色設計,功能對于商務的會議辦公和生活娛樂之間更加兼顧,方便快捷。中框方面采用了金屬噴砂工藝,帶來了磨砂效果,讓手感更好,不容易留下指紋。配色方面,vivo X Fold有著晴山藍和梧桐灰兩種配色,其中梧桐灰配色有著獨特的雙拼色處理工藝。
鉸鏈設計:水滴型鉸鏈高強度合金更好用
作為折疊屏手機,鉸鏈設計是人們關注的重點,vivo X Fold鉸鏈經(jīng)過了萊茵三十萬次折疊無憂認證,耐用性上無須擔心,每日折疊80次可使用約10年,無須擔心其耐用性。而在用料上,vivo X Fold采用了六重航天材料,重量輕的同時強度也更高。不過人們更關心的折痕問題,vivo X Fold在鉸鏈**有著一條一體式的鋯合金龍骨,為鉸鏈提供支撐,并且有著一體式鋯合金浮動中板,打開屏幕的時候上升,托起屏幕**使得其更平整,手機合起時,中板下降,保護屏幕。
同時,vivo X Fold采用了UTG超韌玻璃,該材料玻璃已經(jīng)在部分折疊屏上有所使用,在折痕問題上都有所體驗,并且該玻璃結構更加可靠,vivo X Fold還采用了水滴型鉸鏈,使得折疊就夠更加復雜,但是折痕相對更淺,并且vivo X Fold還有著行業(yè)中左右彎折最小的彎折半徑,僅為2.3mm。
屏幕方面:內(nèi)外雙旗艦頂級屏幕3D超聲波指紋
vivo X Fold非常注重屏幕,其內(nèi)外均采用了雙旗艦級的屏幕設計,其中內(nèi)屏采用了8英寸大小,4:3.55的長寬比,分辨率則達到了2160×1916的細膩程度,其內(nèi)屏尺寸是目前行業(yè)最大的之一,帶來更好的觀看和**作體驗。
而在外屏方面,vivo X Fold采用了6.53英寸屏幕,2520×1080的分辨率,屏幕比例21:9,與如今一些“直屏”手機比例近似,更加貼合用戶的正常使用習慣,同時在尺寸上也做到了行業(yè)最大。并且vivo X Fold內(nèi)外屏均支持120Hz高刷新率,減少使用的割裂感,讓整體使用更加舒適。
并且在屏幕方面,均采用了E5級別的發(fā)光材料,采用三星鉆石材料,支持全場景HDR色彩,vivo X Fold內(nèi)屏支持LTPO自適應刷新率,并且屏幕達成了全球首款19項Display Mate表現(xiàn)記錄,整體獲得·了A+級別認證,可以說是目前折疊屏的頂尖水準。
在使用方面也沒有落下,vivo X Fold采用了3D超聲波雙屏幕指紋,打破了目前折疊屏千篇一律的側邊指紋識別,提升使用便捷性和觀感。
性能&續(xù)航:高通驍龍8移動平臺和66W雙電池閃充
而在性能方面,vivo X Fold采用了全新一代驍龍8 Gen1 SPU定制芯片,采用了先進的4nm MEP制程工藝,并且搭載Kryo 780 CPU,集成Adreno730 GPU和驍龍X65 5G基帶等,性能上無需擔心,而SPU方面采用了高通全新一代驍龍8旗艦新品的內(nèi)置安全處理單元,提升安全性,更加商務。
其他配置方面,搭載了超頻版的UFS 3.1儲存芯片和增強版LPDDR5內(nèi)存芯片,全面提升讀寫速度,vivo還加入了自研三重全時域性能引擎,讓其運行更加流暢穩(wěn)定節(jié)能,**Hi-Fi芯片和對稱式雙揚聲器都有搭載,這一次還加入了氣壓計,為用戶提供海拔等信息。
續(xù)航方面,其采用了4600mAh大電池,在纖薄的雞身上加入了兩塊串聯(lián)的**電池,能夠提供較為不錯的續(xù)航表現(xiàn),而在充電方面,其搭載了66W雙電池閃充技術,5分鐘即可充至24%,40分鐘可充滿。并且vivo X Fold也是折疊屏產(chǎn)品中首次加入50W**閃充,53分鐘即可充滿,還支持10W**反向閃充。另外,vivo X Fold標配了一個80W PD雙Type-C口氮化鎵充電器,
軟件&安全:硬件級安全守護大屏適配更好
既然**商務,vivo X Fold在安全性方面也進行了軟硬件優(yōu)化,其采用了高通驍龍8 Gen1 SPU定制芯片,內(nèi)置安全處理單元,擁有**硬件以及**的OS,從而提升安全性能,并且在硬件端采用了全功能安全架構設計,深度適配與挖掘。有基于SPU定制開發(fā)的密碼保險箱功能,可以享受SPU密碼保護。
結合SPU的硬件能力,構建了全鏈路全場景安全保護,更安全的交互,源自隱私系統(tǒng)一坨與Origin OS的能力提供本地儲存、無痕瀏覽、數(shù)據(jù)隔離等各類功能,在軟件方面,輸入法、瀏覽器、攝像頭監(jiān)測等多個方面都針對安全隱私進行了改進,保護用戶隱私安全。
而在對于折疊屏的適配方面,vivo X Fold在軟硬件層面也驚喜了優(yōu)化,其鉸鏈支持多角度旋停,并且雙陀螺儀和霍爾傳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手感和多角度旋停功能,支持旋停視頻通話、觀影等多種**作,同時還支持旋停閱讀和輸入等,無需APP單獨適配,就可以解放雙手更好的進行文字輸入,vivo X Fold還與股票類應用深度合作助力用戶獲取信息。
而在多任務處理方面,應用分屏、分身、小窗模式以及應用協(xié)作等適合折疊屏的功能都有搭載,并且微信支持平板模式登錄,這樣可以進行多端登錄,提升使用體驗。而針對辦公體驗,vivo實現(xiàn)了跨設備辦公量子套件,能夠進行跨設備的文件傳輸、編輯等。
影像體驗:蔡司專業(yè)影像全焦段四攝
在影像方面,vivo X Fold采用了蔡司光學鏡頭和T*鍍膜,早影像方面,vivo X Fold聯(lián)合蔡司對光學鏡頭做了一系列優(yōu)化,使得其在光學性能上得到了提升,并且搭載了蔡司T*鍍膜提升抗眩光能力,還原物體色彩。
而在硬件方面,vivo X Fold采用了5000萬像素超大底主攝,并且配備了OIS光學防抖,4800萬像素超廣角主攝、1200萬像素專業(yè)人像攝像頭和5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并且配備了OIS。
軟件方面,其搭載了蔡司超級夜景模式,能夠提供超逆光純凈夜景,減少雜光、眩光,還原純凈夜色,并且得益于芯片的強大算力,vivo X Fold在黑光夜視的基礎上進行了提升,讓創(chuàng)作更自由,蔡司質(zhì)感人像功能也有搭載,首發(fā)質(zhì)感人像大合影功能,能夠對人臉面部進行優(yōu)化,大合照模式下一任能夠拍攝出清晰的人像。同時還有專業(yè)視頻模式、運動抓拍、60倍超級變焦等功能。
而針對折疊屏,vivo X Fold還有著外屏預覽功能,幫助拍攝者更好的預覽畫面,也能讓被拍攝者即使調(diào)整姿勢,同時vivo X Fold半折疊狀態(tài)可以作為腰平取景器,拍攝更方便。
售價方面,vivo X Fold有著12GB+256GB版本和12GB+512GB版本,其中12GB+256GB版本售價8999元;12GB+512GB版本售價9999元。
本文章由就不的網(wǎng)絡轉載而成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