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逐漸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專利創新。其中,獨享專利所得免稅政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政策。該政策適用于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申請專利并獲取專利所得后,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用繳納所得稅。
得益于該政策,創新型人才更容易得到資金支持和激勵,也能夠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
另外,獨享專利所得相較于一般的薪資收入還有一些獨特的優勢。首先,專利所得不同于勞動所得,無需納入年終獎的計算。其次,個人如果能夠創造出專利所得,說明其技術能力和貢獻都比較突出,因此獨享專利所得可視為一種榮譽。
因此,獨享專利所得為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激勵機制和聲譽獎勵,有助于提升他們在行業內的地位和影響力。
個稅也是創新型人才很關心的問題。雖然經過不斷調整,最新的個稅起征點已經提到了5萬元/年,但對于高收入人群仍然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因此,有一些嘗試試圖減輕創新型人才的個稅負擔。
例如,局部地區曾試行對專利所得減免稅的政策,這就為專利創新者提供了更多實實在在的優惠。雖然這些嘗試并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卻釋放出了**對于人才的重視和支持,也為未來的政策調整提供了借鑒。
總而言之,獨享專利所得以及個稅小負擔是給創新型人才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的相關政策,無疑為這些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激勵,也能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落實也需要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參與,讓獨享專利所得真正地落地生根,助力人才發展。
]]>話費補貼是一種員工福利,但涉稅問題卻備受關注。根據稅法規定,企業只有為員工提供合理的福利才能不納稅。
對于話費補貼,如果企業在員工花費的電話費用上加以控制,達到了合理開支的要求,則不需要納稅。如果企業沒有加以控制,或補貼金額過高,則需要納稅。
為企業規避涉稅風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管理,嚴格控制補貼金額,根據員工使用情況限定補貼范圍,確保企業合理支出。
二是及時申報,企業要按照稅務部門的規定及時向稅務部門提交有關話費補貼的申報材料,并繳納相應的稅款。
三是咨詢稅務機構,企業應該積極咨詢稅務機構,了解有關規定和政策,并遵守稅法規定,自覺維護稅務部門和企業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關系。
為了規避涉稅風險,企業在實行話費報銷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憑證管理,企業需要嚴格管理話費報銷憑證,確保材料真實、可信。
二是報銷流程,企業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話費報銷流程,防范風險和漏洞。
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企業需要加強管理,完善制度,防范風險。
話費補貼是否涉稅,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能夠合理開支。為規避涉稅風險,企業需要嚴格控制補貼金額,及時申報,并積極咨詢稅務機構。此外,在話費報銷方面,企業也需要注意憑證管理、報銷流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自行申報都是次年才能享受扣除,所以選擇的年度都是次年的(例如今年是2021年,扣除年度則需要選2022年)。個人能所得稅扣除年度一年只能選擇一次,一個納稅年度內無法更改關于專項扣除比例之類的信息。個人所得稅扣除可以在個稅手機APP里面**作完成。
拓展資料:
納稅人在**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盡攻犯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符合本辦法規定扣除條件的,可以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扣除。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案培級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示標準定額扣除。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蛋斯強相船棉風針交木團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啦。納稅人可以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進行修改、確認。
2022年個人所得稅
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
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需要納稅人每年提交一次。2022年需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要在今年12月對信息進行確認或修改,若信息無變動,只需在2021年基礎上確認即可。
特別提醒,即使你的信息沒有變化,建議最好還是核對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寫正確。那如何具體**作呢?這里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
首先請先下載好“個人所得稅”app。
手機端確認情形**作
情形一:2022年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若無變動,只需在2021年基礎上確認即可。
①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首頁,選擇了解一下或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一鍵帶入,再選擇扣除年度2022。如下圖——
②依據提示“將帶入2021年度信息,確認是否繼續?”或者“您在2022年度已存在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繼續確認,將覆蓋已存在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后點擊確定。如下圖——
③打開待確認狀態的專項附加扣除,核對信息:如有修改可以點擊修改,信息確認后點擊一鍵確認。(注意:如有“已失效”狀態的信息,則需先刪除之后才能點擊“一鍵確認”)
④點擊一鍵確認后,信息則提交成功。不需要重復確認,否則之前確認的信息會顯示已作廢,系統會以最新確認的信息為準。
用戶可以在確認之后在APP中點擊首頁,選擇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扣除年度2022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變動可以選擇作廢或修改。
情形二:2022年需要對已填寫的信息進行修改。
①如:需要修改申報方式、扣除比例、相關信息等,則需點擊待確認之后進入相關修改頁面進行修改。注:此方式只能修改部分信息。
②如:需要修改基本信息,先進入2021年的信息頁面。修改后再重新確認。在APP中點擊首頁,選擇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2021年,修改之后再確認2022年的信息。
以下幾種情況需要修改專項扣除信息:
①想修改2022年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②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請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③夫妻一方不再申請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在2022年由另一方申報;
④房租和房貸需要替換扣除的情況,即:2022年不再申報住房租金,改為申報住房貸款利息,或2022不再申報住房貸款利息,改為申報住房租金。
情形三:2022年需要作廢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比如2022年不再申請贍養老年人專項附加扣除。
點擊待確認狀態的贍養老人信息,點擊刪除,點擊一鍵確認。
情形四:2022年需要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比如2022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報填寫。
先按情形一步驟確認之前申報的其它不需要修改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后,點擊APP首頁,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如下圖——
情形五:2022年首次填寫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直接選擇首頁的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即可填寫信息。
六項扣除的申報條件
子女教育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3歲-博士(學前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
(2)扣除標準: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
2、扣除方式
(1)選擇父母一方扣除;
(2)父母雙方各扣50%;
注意:扣除方式確定后,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3、扣除起止時間
(1)學前教育:子女滿3周歲的當月至小學人學前一月:
(2)全日制學歷教育: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學當月至教育結束當月。
繼續教育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扣除3600元;
(2)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扣除3600元;
(3)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在學歷繼續教育期間每年扣除4800元(每月扣除400元)。
注意:職業資格證書需參照《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2、扣除方式
(1)由納稅人自己扣除;
(2)大學本科及以下的學歷繼續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也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選擇按子女教育扣除,為1000元/月,選擇按繼續教育扣除,為400元/月。
注意:對于同一教育事項不得重復扣除。
3、扣除起止時間
學歷(學位)繼續教育:人學的當月至教育結束的當月。
注意: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長不能超過48個月。
住房租金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沒有自住房;
(2)已經實際發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納稅年度內,沒有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注意:”住房租金”與“住房貸款利息”這兩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項,不能同時享受。
2、扣除標準
(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碑定的其它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1100元;
(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含)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800元。
3、扣除方式
(1)納稅人未婚的:由本人扣除;
(2)納稅人已婚且
①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承租人扣除;
②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按規定分別扣除。
4、扣除起止時間
(1)租賃合同(協議)約定的房屋租賃開始的當月至租賃期結束的當月;
(2)提前終止合同(協議)的,以實際租賃行為終止的月份為準。
住房貸款利息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配偶購買**境內住房而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2)扣除標準:每年12000元(1000元/月)。
注意:“住房貸款利息”與“住房租金”這兩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項,不能同時享受。
2、扣除方式
(1)單獨或者共同購買: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
(2)婚前各自購買:婚后可以選擇一方的住房,由貸款人按照每月1000元扣除;或者由夫妻雙方分別按照每月500元對各自發生的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扣除;
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
注意: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0個月。
贍養老人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年滿60周歲(含)父母(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扣除標準:
①獨生子女:每月2000元;
②非獨生子女:可以和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但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2、扣除方式
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可以采用均攤、約定分攤、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等方式。
注意:
(1)約定分攤與指定分攤必須簽訂書面協議;
(2)約定分攤與指定分攤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攤為準;
(3)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3、扣除起止時間
被贍養人年滿60周歲的當月至贍養義務終止的年末。
大病醫療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醫保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用支出,醫保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
(2)扣除標準:在一個納稅年度內,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是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2、扣除方式
(1)可以選擇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3、扣除起止時間
為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記錄的醫藥費用實際支出的當年。
注意:大病醫療支出在次年3-6月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時享受扣除。
奮斗了一年年終獎就要來了!
但今年納稅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如下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從2022年1月1日起,年終獎就要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一并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簡單來說就是:今年年底前,繳納個稅有兩種計稅方式,即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計稅一種方式了。
這兩種計稅方式,到手獎金可能差上萬元!舉兩個例子告訴你:
例子1A公司小王,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后,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年終獎3萬元。按單獨計稅,小王共需繳納900元個稅,年終獎到手29100元;按合并計稅,相當于年終獎扣稅6000元,到手24000元。對小王來說,兩種計稅方式下,到手的年終獎差了5100元。
例子2B公司小李,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年終獎27萬元。按單獨計稅,小李年終獎共需繳稅52590元,工資繳稅900元,合計53490元;按合并計稅,則共需繳納個稅43080元。對小李來說,兩種計稅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總結一下,單獨計稅適用于工資高于年終獎的員工,合并計稅則適用于年終獎較多的員工。
以上信息都說完了,可別忘了在12月31日前,填報你的信息。
(河南日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 河南發布
2021年職工社保一個月需要交1253元左右,自費社保一年需要交15036元左右,個人交靈活就業的社保的話,每月總共:948.73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標準為280-290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準為300-6000元不等,社保費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調整,那么2021年,個人交社保每月多少錢呢?
每個城市每年的最低繳納基數(繳納基數就是月收入)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都是按照比例繳納的,其實每個人也是一樣的,收入不同,就看您單位是按照您正常月收入給您定繳納基數還是按照每年城市最低的繳納基數給您繳納社保。
由于不同城市的經濟水平不同,社保繳費比例也是不一樣的,一般繳費標準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2%,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繳納10%,個人繳納2%3元;失業保險:單位繳納1%,個人繳納0.2%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0.8%,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8%,個人不繳納;社保繳費的上下限:社保繳費的上限是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而下限則是平均工資的60%。
社保最低可以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繳納;最高不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
各地最低工資標準不同,最低繳納的社保也不一樣。
不過,社保繳納的基數不同直接影響將來退休后養老金的數額。
2020年度(2020年7月-2021年6月)石河子社保繳費基數范圍
月繳費基數上限為17214元,月繳費基數下限為3235元。
七月剛調整繳費基數(以實際文件為準)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每月交的金額就是3800*0.2=760元。
]]>1、個人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來繳納社會保險,這里的社會保險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的條件就是個人擁有城鎮戶口或者是農轉非的戶口,只要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就可以在當地的社會保障部門來繳納個人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2、如果想要繳納社保的話,需要到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者是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來辦理相關的業務。
3、在社保局或者市勞動保障局繳納社會保險時,需要提供的基本資料,包括個人的戶口本,身份證,身份證復印件,一寸照片若干等等。
4、個人的繳費標準是以上一年本地社保平均工資為基礎的,其中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20%,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9%。
1、養老保險
去你戶口所在區的社保局辦理,帶上本人身份證,免冠一寸照片,申請書等即可,每月交多少錢在辦理的時候工作人員會給你算好,是根據去年社平工資計算,個體工商戶或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養老保險時,將按照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交基本養老保險費。
2、醫療保險
如果是城鎮居民的話,購買城居醫療保險,帶身份證、戶口本原件以及復印件、一寸彩照到社區居委會或者社保所交費登記。農村居民可以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一般村委會會通知你什么時候交,會統一辦理。如果你是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統籌基金,不建個人帳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交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交,建立個人帳戶!
個人交社保,只能交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這兩部分。具體流程如下:
1、個人如何交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
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4、個人如何交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5、交費標準: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交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第一種:個人通過工作單位繳納社保
如果你有企業單位,你的企業單位就有義務幫助我們員工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繳納社保,社保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
第二種:通過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社保
這個主要針對本地戶籍的一些沒有在企業單位工作的人員辦理社保的方式,個人可以到社保局進行社保繳納,只能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個人無法繳納。
如果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之外,還想要購買其他險種以及住房公積金,你就一定要找第三方社保代繳公司進行代繳了,通過把你的勞務關系掛靠到社保**公司的方法,實現社保代繳。
第三種:找第三方社保代繳機構進行社保代繳
一般來說剛剛從企業離職,又沒有找到新工作,不想個人社保中斷就會使用這種方法,具體繳納流程:
1、個人與第三方社保**機構簽訂代繳社保協議;
2、個人確定繳納社保基數、繳納社保標準;
3、個人提供相關參保資料,比如個人身份證、社保**等;
4、個人將社保費用和服務費用一并打給第三方社保代繳機構,機構收到相關款項之后,幫助個人繳納社保。
展
辦理個人社保的流程
養老保險流程
所需材料:
1.
身份證
2.
用本人
18
位身份證辦理的社保繳費存折
辦理流程:
選擇繳納保險基數標準,填寫《社會保險個人信息登記表》,提
交個人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一張
簽署《存檔人員繳納社會保險協議書》,并核對《社會保險個人
信息登記表》
注意事項:
簽訂《存檔人員繳納社會保險協議書》后,由于余額不足或其他
原因造成當月劃款失敗,應及時登記申請補繳未扣社會保險。
如連續三個月劃款失敗,則視為自動終止繳納社會保險協議
新參醫療保險:
所需材料:身份證、個人一寸彩色免冠照一張
用本人
18
位身份證辦理的社保繳費存折
辦理流程:
填寫《參加社會保險人員情況登記表》并選擇三所定點醫療機構
(
包括一個社區醫院
)
簽署《存檔人員繳納醫療保險協議書》并提交照片用于辦理《醫
療保險手冊》
(
即醫療藍本
)
注意事項:
辦理新參醫療保險后的
180
天后醫療藍本
一、如個人繳納社保
(1)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辦理個人社保的繳納;
(2)一般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免冠照、保費、申請書等相關材料;
(3)辦理社保的工作人員會對您每月要繳納的社保數額規定,一般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時,是按照在工作期間平均工資的20%進行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一般養老保險要繳納15年,到退休之后才能每月領取養老金;
(4)對于辦理醫療保險的居民,城鎮居民只需要帶好以上的相關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居委會或社保局繳納;對于農村居民可以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居委會會按期的通知您繳納;
(5)繳納醫療保險的標準,要按照當地上一個年度每月的平均工資標準的規定繳納;一般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也可以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建立個人帳戶。
]]>一、個體戶納稅標準
1、銷售商品的繳納3%增值稅,提供服務的繳納5%營業稅。
2、同時按繳納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之和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3、還有就是繳納2%左右的個人所得稅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稅或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也免征。
二、個體戶的定期定額納稅
稅務部門對個體戶一般都實行定期定額辦法執行,也就是按區域、地段、面積、設備等核定給你一個月應繳納稅款的額度。開具**金額小于定額的,按定額繳納稅收,開具**超過定額的,超過部分按規定補繳稅款。如果達不到增值稅起征點的(月銷售額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分為查賬征收和定額核定征收:月收入5000元以下免征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繳納2%;增值稅繳納3%;營業稅繳納5%。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體工商戶的實際營業額高于稅務機關核定定額的20%,應如實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調整定額。超出部分=實際經營額-核定定額超出比率=超出部分/核定定額 否則根據國家家**關于印發《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和《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7]101號 )第十五條規定:定期定額戶在核定期內的實際經營額高于稅務機關核定定額20%至30%(具體幅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根據本地情況確定)而不及時如實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調整定額的,按偷稅處理。
個體戶一般實行定期定額征收,一般是按區域、地段、面積、設備等核定一個月應繳納稅款的額度。月收入核定30000元以下的,免征稅款,不需要申報;**超過定額的,超過部分按規定補繳稅款。 依據:根據《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征收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定期定額戶當期發生的經營額、所得額超過定額一定幅度的,應當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并繳清稅款。
小規模納稅人每月需要繳納的基本稅種:
1、增值稅按銷售收入3%繳納;
2、城建稅按繳納的增值稅的7%繳納;
3、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3%繳納;
4、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2繳納%;
5、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6、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7、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8、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9、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后的利潤)繳納: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以內的適用18%,在3萬元至10萬元(含)的適用27%,在10萬元以上的適用33%(注:2008年起稅率為25%); 10、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
述稅種中除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資源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等,只要業務涉及就需要繳納,是否屬于小規模納稅人,與繳納哪種稅沒有太大的關
系,要繳納什么稅,要看你企業經營什么業務,涉及什么稅。
交納增值稅(每月15日前國稅局申報,按銷售金額的3%企業所得稅(季度過后的15日內地稅申報,按利潤總額的25%申報)
城市建設稅金(按交納增值稅的1%每月向地稅申報)
教育費附加(按交納增值稅的3%每月向地稅申報)
車船使用稅,按當地規定向地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每月15日前向地稅申報,超過1600元的部分申報)
基
本上就這些,如果房屋是自己的需要交納房屋方面的稅金,具體什么名稱不太記得了
小規模納稅人經營的業務,在流轉稅方面屬于國稅范疇的需要交納增值稅(涉及生產消費稅業務的還要交納消費稅),屬于地稅范疇的需要交納營業稅。因此要看企
業經營什么業務,才能知道交什么稅。
另外,企業有利潤的還要交納所得稅。其他還涉及流轉稅的附加: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其他地方附加,以及印花稅、車船稅、房產稅、個人所得稅等等。
那就要看你說的定額稅里到底包不包含所得稅了。一般來說定額稅是指增值稅,但不清楚你的情況,所得稅也有定額征收的,具體你要看國稅局給你的定稅通知單上注明的是哪些稅了,也可以查你交稅的稅票上開了些什么稅就知道了哈。
定額稅率的稅種有消費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
如**現行消費稅中對汽油、柴油,直接規定每升消費稅稅額。土地使用稅按使用土地面積,規定每平方米稅額。車船使用稅對車輛從量規定幅度稅額、對船舶按凈噸位或載重噸位統一規定分類分級的固定稅額。
又如**的資源稅對各稅目(如原油、煤炭、鹽等)均規定按噸(或立方米)征收一個固定稅額。又如車船使用牌照稅規定按噸或按輛征收一個固定稅額。
1、定額稅,也稱“定額稅率”,是指對單位課稅對象按固定稅額征收的稅。定額稅計算簡便,適用于從量計征的稅種,一般對那些價格穩定,質量和規格標準較統一的產品課征。
2、消費稅Excise tax(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向消費品征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征收。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消費稅實行價內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以后的批發、零售等環節,因為價款中已包含消費稅,因此不用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3、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征收的一種稅。因采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4、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征收的一種稅賦。由于土地使用稅只在縣城以上城市征收,因此也稱城鎮土地使用稅。
5、車船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應依法到**、交通、農業、漁業、軍事等管理部門辦理登記的車輛、船舶,根據其種類,按照規定的計稅依據和年稅額標準計算征收的一種財產稅。從2007年7月1日開始,有車族需要在投保交強險時繳納車船稅。
]]>2018年新的稅法已經于本月正式生效,根據新的個稅法,除了提升免稅額之外,另外對于六項專項扣除,大大減輕了個人的納稅負擔。為了便于說明,本文以一個小例子進行解釋,新新政實施后,個人如何納稅的。
舉個例子
本文以月收入1.2萬元為例(該金額可以覆蓋我國90%以上的個人收入了),如果在良心企業里,很多1.2萬的月收入的個人均無需再繳納個稅了,但是在坑爹的企業里,稅收照樣需要繳納。
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系稅前可以扣除的項目,具體的繳納比例如下圖所示,當然這個是你遇到良心雇主的時候繳納的比例,遇到黑心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繳納比例降低就算了,部分甚至違規直接未給予繳納(不過這類一般存在于小作坊及小企業之中),我們暫時以最高的規定的標準進行計算(可以根據自身繳納的比例,把自己的工資收入帶入計算)。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比例為8%,即繳納額:12000*8%=960元;
醫療保險:個人繳納的比例為2%+3元,即繳納額:12000*2%+3=243元;
失業保險:個人繳納的比例為1%,即繳納額:12000*1%=120元;
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個人無需承擔。
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的比例為12%,即繳納額:12000*12%=1440元;
扣除五險一金后,剩余的工資為:12000-960-243-120-1440=9237元;
再扣法定的5000元免稅額度,此時需納稅金額為:9237-5000=4237元。
專項扣除
根據新的稅法規定,在以下六項專項費用中,可以扣除免稅額度:
1.首套房房貸利息:結婚前夫妻雙方分別抵扣1000元,如果是結婚的,一方扣1000或者雙方各扣500元。
2.住房租金:住房租金的抵扣前提條件是沒房,也就是說和首套房貸利息抵扣只能二選一,目前住房抵扣的標準分為三個檔次:1500元(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1000元(市區人口大于100萬人)、800元(市區人口小于100萬人)。
3.贍養老人:獨生子女2000元,多個子女互相協商分配,最多抵扣就是2000元,且父母必須年滿60周歲以上。
4.子女教育:最多1000元,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享受。
5.繼續教育:繼續教育,最多只能享受48個月,且每個月最高400元;
6.大病醫療:一年最高8萬元,且抵扣的系超過1.5萬的醫療費用(即你看病在1.5萬元以內的沒得抵扣,超過1.5萬的才可以抵扣)。
扣除5/6這兩個發生幾率極小的情況,一般而言,個人最高每月可抵扣4500元:1500(住房租金)+2000元(獨生子女)+1000元(子女教育),最差1466.67元:800元(房租)+666.67元(三個子女)。至于六項專項扣除所需要的材料,大家可以詳看下圖。
如果是最高的扣除,已超過上述計算的4237元,完全可以免稅;如果是最低的,那還要納一點點稅(大概幾十元)。
總結
由于每個人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扣除數不一樣,五險一金繳納的比例也不一樣,故而最終繳納的稅費也不一樣,大家可以參考上述分析,把自己的情況帶入計算。
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試點范圍由住宿業,鑒證咨詢業,建筑業,工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擴大至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上述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的,可以自愿使用增值稅**管理系統自行開具。
法律依據:《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一)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二)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四)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五)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一十二條 企業可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交易原則與其關聯方分攤共同發生的成本,達成成本分攤協議。 企業與其關聯方分攤成本時,應當按照成本與預期收益相配比的原則進行分攤,并在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內,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報送有關資料。 企業與其關聯方分攤成本時違反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其自行分攤的成本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第四十二條 企業可以向稅務機關提出與其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稅務機關與企業協商、確認后,達成預約定價安排。
前提:這里我們僅討論與銷售收入有關的部分;
一,業務招待費:所得稅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二,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新稅法及條例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稅制改?原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四個統?”即統?內外資企業稅制;統?并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統?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統?優惠政策,并強化反個人所得稅管理措施。同時把原來以?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件為載體的政策,分別上升到法律和?政法規的層次,增強了企業所得稅法的權威性、嚴肅性和約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