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拍賣價格除以預定建筑樓層面積就是土拍樓面價。
拓展:樓面價:是單位建筑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筑面積。最大建筑面積受**批準的容積率控制。2.樓面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樓面地價,即單位建筑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3.拍賣價格:商品以拍賣交易方式形成的最高價格。拍賣是指由專門機構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一定的規則,通過公開競購,把貨物逐件逐批以擊槌成交方式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拍賣價格的形成有上增下減兩種形式。
樓面價一般指土地價格除以(土地面積*容積率)。比如600萬一畝,地塊容積率1.5,樓面價就是600/(667*1.5)=0.5997萬元,其中667是一畝有667平方米。
樓面地價是指1、樓面地價最簡單的意思就是單位建筑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 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 2、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 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筑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筑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筑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謝邀
樓面價指的是什么,如果計算,都是有一個明確定義的。
1、 定義:樓面價是單位建筑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
2、 如何計算樓面價: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筑面積。(最大建筑面積受**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3、 樓面價越高,售價越高。
4、 實例:石景山五里坨地塊,土地出讓價格(成交價)78億,最大建筑面積為346496平米,由此計算出樓面價為22511元每平米,售價為52024元每平米。
這是近期“限房價競地價”地塊的樓面價,根據公式計算無誤,但此前純商品房地塊,并非完全按此公式計算,實例如下:
2016年朝陽將臺地塊,樓面價為55000元每平米 ,但根據土地出讓價格處以建筑面積計算,應該為41416元每平米,這就出現了實際樓面價不等于應有樓面價的情況,因此對于此計算樓面價的公式,我們表示質疑。
通常售價要達到樓面價2倍開發商才能**,但是現在由于嚴格限價,開發商的售價很難達到樓面價的二倍,所以很多開發商都在控制成本上想辦法。
樓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
樓面價的計算公式為:
樓面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筑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筑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筑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樓面地價是指
1、樓面地價最簡單的意思就是單位建筑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 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
2、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
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筑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筑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筑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一畝地為666.6平方米,容積率2,也就是說可以建666.6*2=1333.3平方米的建筑,容積率沒有標注一般指地上容積率。400萬除以1333.3平方米得出的樓面價,或者叫樓板價是每平方米3000元。
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計算
樓面地價是指單位建筑面積的價格,樓面地價=土地價格/建筑基地面積之和。
地面價格是指單位土地面積的價格,地面價格=土地價格/土地面積。
這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樓面地價一般應用于土地出讓或者買賣時,而地面地價就是
我們通俗的理解價格除以面積,這兩者不可能相同。一塊土地無論是作為住宅、商業還是工業
都有一定的容積率限制,這就導致了土地并沒有全部用在建筑方面,所以建筑基底面積一定比
土地面積小。
樓面地價的具體計算公式為:樓面地價=土地總價格 / 建筑總面積,其中建筑總面積=土地總面積*容積率。
也可以這樣理解:樓面地價是指單位建筑面積所分攤的平均的土地價格,簡單地可以理解為在土地上蓋出房子后,每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地價最真實地反映了建筑單價中所包含的單位土地**格。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如下:樓面地價 = 土地價格 / 規劃建筑面積 = 土地單價 / 容積率備注:規劃建筑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首先,搞清楚,樓面價是什么?樓面價=土地價格/計容面積。換而言之,就是單位建筑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
其次,房價=樓面價*1.85,開發商賣房才不虧本。這個公式計算稍微復雜,且涉及各地各城具體情況,以實際情況為準。
最后,根據開發商拿地的樓面價大概可以推算出,未來該區域開發商所售房產均價。
公式簡單記:房價=樓面價*1.85
]]>謝邀
樓面價指的是什么,如果計算,都是有一個明確定義的。
1、 定義:樓面價是單位建筑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
2、 如何計算樓面價: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筑面積。(最大建筑面積受**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3、 樓面價越高,售價越高。
4、 實例:石景山五里坨地塊,土地出讓價格(成交價)78億,最大建筑面積為346496平米,由此計算出樓面價為22511元每平米,售價為52024元每平米。
這是近期“限房價競地價”地塊的樓面價,根據公式計算無誤,但此前純商品房地塊,并非完全按此公式計算,實例如下:
2016年朝陽將臺地塊,樓面價為55000元每平米 ,但根據土地出讓價格處以建筑面積計算,應該為41416元每平米,這就出現了實際樓面價不等于應有樓面價的情況,因此對于此計算樓面價的公式,我們表示質疑。
通常售價要達到樓面價2倍開發商才能**,但是現在由于嚴格限價,開發商的售價很難達到樓面價的二倍,所以很多開發商都在控制成本上想辦法。
樓面地價,即單位建筑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
樓面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的地價。樓面地價,即單位建筑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
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筑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樓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
樓面價的計算公式為:
樓面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筑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筑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容積率=地上建筑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樓面價是單位建筑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筑面積。最大建筑面積受**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土地價格是土地經濟作用的反映,也叫地價,是土地權利和預期收益的購買價格,即地租的資本化。我國的地價是以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為前提,一次性支付的多年地租的現值總和,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
樓面價是指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筑的最大面積。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