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科迪亞克gt不錯,價格也適中,值得購買。
價格:18.19-26.84萬。
作為斯柯達旗下的最大的SUV柯迪亞克的空間毫無疑問是最大的亮點,也是我買這款車最滿意的地方,您絲毫不必懷疑這款車的空間和裝載能力,只有想不到沒有裝不下,七座的設計最后排的作為是可以完全放平的平時是可以隨意切換乘坐人數。
獨特的車門雨傘槽是這款車的優勢性設計,跟奔馳相得益彰。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挨淋了,雨傘說有就有,隱藏的殺氣。內飾方面還是遜色于美系和國產車,過于簡單,塑料質感很強!雖然在中控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門子兩側的塑料材質讓人多少覺得有些掉分。
總體外觀繼承了斯柯達最新的直瀑式前臉,車身流線型設計也極具水晶切割的質感,后尾燈獨有的刀鋒C型也具有很高的辨識度,低速時,轉向輕盈,高速時,轉向變沉比較好控制方向。高速巡航時底盤還是比較穩的,不發飄。油耗還在磨合期,一度油耗突破10L大關徘徊,這與我經常在市區較擁堵的地方開車也有一定關系。
座椅方面還是比較偏運動一些,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到太累,這款車的隔音效果還可以,胎噪中規中矩,乘坐總體舒適度有點偏硬朗,或許迎和SUV越野的性能而打造,這款車的視野是相當不錯的,坐在車里觀景。
斯柯達柯迪亞克新款提價無疑為「自掘墳墓」
指導價對比:
2021款,330TSI 17.79-20.39萬,380TSI四驅 24.79萬2022款,380TSI 18.69-20.39萬,380TSI四驅 24.39萬
這是柯迪亞克新老款的價格對比,漲價了。
漲價后的柯迪亞克值得選擇嗎?
先不講其存在的問題,看參數吧,137kw/320N·m的動力儲備著實是一般,不過這臺發動機采用的是米勒循環技術,弱一些倒是也能接受;只不過用這種普通的發動機配合DSG變速器,再加上前置前驅,配合其4701*1883*1676、軸距2791mm的車身,它的實際價值似乎從哪都看不出來有20萬左右那么高。
要知道同樣使用米勒循環技術的2.0T&7DCT 哈弗H6 AWD,四驅版的價格也只是15萬左右,大狗帶有后橋差速鎖的四驅版本也只是相當的定價而已;所以兩驅版的柯迪亞克沒有一點競爭力可言,品牌價值也不是斯柯達可以討論的話題,即便是大眾汽車等合資品牌的影響力也在直線下跌。
380TSI四驅版柯迪亞克的動力還不錯,只不過在這個價格區間段里,似乎已經有一系列的輕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驅SUV可選,而且基本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型或中大型SUV,不論動力、油耗還是空間都不是柯迪亞克可比——燃油車過時了。
即便還對燃油車有特別的情懷,紅旗HS5的月銷量最高突破2.4萬輛,此車是20~25萬區間燃油車的最佳選項;傳祺GS8燃油動力四驅旗艦版也就是20萬,綜合實力要強得多,這輛車也可以作為備選項。
兩個問題:
A.330TSI顆粒物捕捉器堵塞嚴重!探岳存在的問題,途觀L和柯迪亞克同樣存在,這仨車除了殼子不一樣就沒有什么不一樣的了。而探岳因為捕捉器堵塞導致動力嚴重衰減,耗油量飆升值超過30L/100km,重點是還沒有解決方案;除了定期到4S清理顆粒物以外,只有定期拉高速才能防止積碳,這樣的車已經不適合作為代步車使用了。
B.柯迪亞克同樣進行過正面偏置25%的碰撞測試,途觀L、邁騰、帕薩特都測試過,結果當然是A柱嚴重變形;柯迪亞克的成績也不理想,而且側面碰撞測試的B柱侵入程度也偏大,大眾汽車與其旗下品牌車輛的表現真的是不好評價。
所以柯迪亞克在沒有漲價之前,2021年的年銷量已經低至1545輛,平均月銷量128.75輛;2022年倒是有些反彈了,1~2月分別售出582、417輛,累計同比大漲588.97%,只是看銷量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那么在這個節點提高柯迪亞克的起售價,等于什么呢?毫無疑問等于“拔管”了。
還會選擇柯迪亞克和斯柯達嗎?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關注哦
TSI330 5座兩驅標準版。柯迪亞克是斯柯達第一款由MQB平臺打造的中型SUV,與上汽大眾途觀L屬于同一平臺,雖然他們在外觀設計上,有些許不同,但在動力系統、車身尺寸、軸距等方面兩者幾乎一致,甚至在部分配置上,柯迪亞克還要更勝一籌,且售價也要便宜不少。
日產樓蘭,指導價23.88-37.58萬;斯柯達柯迪亞克,指導價18.69-26.84萬。嚴格說它們并不算同一預算等級的產品,如果非要將其捆綁對比,唯一能夠畫等號的就是中型SUV的相同**。
柯迪亞克在同級中的性價比優勢是公認的,它與途觀L基于相同的MQB平臺,一樣搭載大眾集團技術力最先進的第三代EA888 2.0T動力總成。嚴格說它與途觀L的中級**完全依托加長至2791mm的軸距,雖然底子和用料上依舊維持在緊湊級的標準,但尺寸的加大也為其空間帶來一定量的提升,甚至柯迪亞克還能帶來途觀L所沒有的7座布局,實用性和功能性大大增加,舒適性兩說。三大件對標途觀L的柯迪亞克僅需要一輛緊湊級的價格就能擁有,性價比不可謂不高。
相比之下樓蘭比柯迪亞克長200mm的車長,1908mm的寬度以及2830mm的軸距才是一輛中型SUV該有的身形。更寬、更大的尺寸下加之5座的布局,樓蘭的豪華路線徹底與柯迪亞克的實用性拉開差距。動力總成的差異再一次突顯它們產品訴求的差異,樓蘭的2.5+CVT的平順度更好,而且無論是車廂靜謐性還是乘坐舒適型,樓蘭都遠勝柯迪亞克,不過技術力的差距也充分體現在油耗上。
7座、四驅以及更實用的空間表現都是相較于樓蘭的柯迪亞克優勢,而樓蘭的優勢大多體現在主觀感受層面上,例如安靜、舒適的駕乘體驗等等,當然還有品牌優勢。從家用考慮,低配的柯迪亞克充滿性價比,而高配則實現功能全滿足,樓蘭的劣勢還是寄希望于換代吧。(zj)
2022款的阿迪雅斯特五座的怎么選?
這個車我確實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車,他是什么國產車呀?
國產車也基本上都也就十多萬塊錢左右,怎么選五座的積分?
選個高配的唄,高配的能好看一些,在里面坐著舒服一些,買低配的啥都沒有,基本上就是個凱買**的,比較不錯
]]>